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的课堂教学应用与探究

2017-03-29孙达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样板房展望任务驱动

孙达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学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近几年,随着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任务驱动法不断完善着中职课堂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个性培训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本文通过绘制“样板房”的构造详图,完成“样板房”构造部分的验收这一任务,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入下,学生对任务的实施,使用任务驱动法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和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得出任务驱动法在绘制建筑详图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关键词】样板房 任务驱动 应用 反思 展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08-02

一、前言

任务驱动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解决问题动机的驱使下,通过对学习资源和知识点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自主学习实践的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的满足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人才为教学中心,以高就业率为教学目标,使得中职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且不断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以及探索中,也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引入任务驱动,通过实践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1]。任務驱动法不仅促使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且促使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2]。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仅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合作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能爆发出知识的力量。

二、应用

《建筑识图》课程的建筑构造详图部分属于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能够实现技能和知识一体化,学生在基本理论指导的掌握上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识图技能。由于建筑专业实践性强,在建筑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培养起创新思维的能力。以绘制“样板房”的建筑构造详图为例学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课堂教学,具体详见图1。“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学生在绘制“样板房”的建筑构造详图过程中通过任务,进行实践操作,“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图1 绘制“样板房”建筑详图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绘制“样板房”建筑构造详图这个教学情境,告知学生“样板房”已经竣工,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样板房”的各构造进行验收,来检验施工单位在建房的过程中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学生将利用所学的知识通查、看、量、测、画等方式对“样板房”各构造进行绘制,帮助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实现对“样板房”的验收,这样把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方案设计,布置任务

学生根据验收“样板房”的情境,通过设计任务一探索绘制“样板房”基本构造的详图,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标注构造位置,查一查、看一看来完成任务。通过设计任务二探索绘制“样板房”细部构造的详图,借助测量工具和绘图工具,学生通过量一量、测一测,画一画实现验收任务。两次任务由易变难、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知识点的逐步掌握,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逐渐加强。

3.自主学习,探索合作

学生通过对建筑构造详图的知识点(见表1)的应用,借助观看“样板房”各构造验收的微课或微视频(见表2)实施任务,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实践,学生通过“做”完成“学”,在“学”的过程中完成“做”,理论实践一体化,自主学习,探索合作,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完成对“样板房”的验收任务,而教师在此扮演指导者或引导者的身份(见图2和图3)。

4.评价总结、答疑解惑

教师解答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疑问,解答疑惑,拓展并巩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提问,结合多媒体课件和自制微课和微视频,准备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教师探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提高,而教师对知识点的解读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反思

通过绘制“样板房”建筑构造详图的课堂教学发现,任务驱动法教学的重点是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特性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然后进行讨论和探索。在分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他们合理分配,从而使得小组之间的差距不至于太大,而且要有差异性,这样可以达到互补的效果,从而在探讨过程中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在分组探讨过程中,学生要在课前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使得他们更容易解决探讨中遇到的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虽然是课堂的主体,但教师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指导者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倾听学生的观点,这样可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学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也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因为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探究性学习法的课堂更为“活”了,这也导致个别学生干扰他人。对此还要采取些措施在行动上约束学生,最好能使学生都“忙”起来。

四、结论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实践问题、思考问题、运用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显而易见。

1.教学目标容易顺利完成。任务驱动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围绕这个任务来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

2.学生个体性得到有效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和学习基础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新型教育观念相违背。而随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可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而学生也可以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成长。

3.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任务驱动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布置的任务,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个任务与学习过程是融为一体的,这样既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工具仪器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赵颖.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2]朱秋艳.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高职物理教学探析[J].职业教育,2013(11)

猜你喜欢

样板房展望任务驱动
蓝光·雍锦湾中式雅奢样板房
广州工商学院中式现代样板房设计作品选登
珠海仁恒滨海中心复式样板房
昭山印象别墅样板房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