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讲坛
2017-03-29
乡村·乡贤·乡愁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中国乡土村落景象,如今正渐行渐远。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乡土中国的原貌正在改变,乡土文化受到各种冲击,在乡村伦理生活中,能起到身教言传之效的乡贤群体愈加模糊。新时期如何重塑乡村文明,让广大农村不仅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更留得住一份乡愁,成为一个令人期待和关注的话题。
近期,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尹传垠教授,走进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大型公益性学术讲座“荆楚讲坛”,解构乡村,解读乡贤,解析乡愁,并探讨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透视乡村
傳统村落多“逐水而居”,这是自古至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规则。随着经济发展变化,道路交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传统村落以祖堂、道路交叉点、水口或寺院为中心的团状布局形态逐步瓦解,新建房屋呈现出以道路交通为导向的线性布局形态,整个村落整体排列于道路两侧,形成一种追逐单一功能性的“逐路而居”的村落新形态。
中国传统城镇建筑以土石砖木结构为主,其组群形式、框架结构、空间布局及局部装饰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的意境之美,呈现出古朴、雅致、诗情画意和以人为本的东方审美情趣。近年来城镇化的进程速度惊人,各种新式楼房遍地林立,建筑风格形形色色。但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美学内涵的建筑并不多见。
民风民俗的改变也是乡村发生变化的重要方面。岁时节日的淡化,祭祀礼仪的落寞,婚丧嫁娶的转变,民间文艺的失传,都是民风民俗变化的真实写照。
重拾乡贤
乡贤是一个久违的称谓,是一个熟悉的背影。古时乡贤,主要由科举及第或落第读书人、当地较有文化、告老还乡或长期赋闲居乡的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热心公益的人物构成。进入新时代后,虽有政府机构的触角为乡村运转提供服务,民间热心的乡贤人士仍是当代农村治理环节的润滑剂与推动力。今天,人们把心系桑梓,带领乡亲们一起打拼,传授知识、教化道德、勤劳致富、温暖故土、促进和谐的带头人,定义为新乡贤。“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解释材料”中这样解释:“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借助传统的‘乡贤文化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领,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有利于延续农耕文明、培育新型农民、涵育文明乡风、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重构传统乡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贤。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记住乡愁
建设“美丽乡村”要因地制宜,突出各地的特色和优势,不能搞“一刀切”。此类成功案例不在少数,如商业开发性保护的宏村、婺源模式;设计主导,文化先行的浙江富阳文村模式;设计主导,特色商业经营的桂林云庐模式;商业旅游观光的黄陂大余湾模式等等。
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立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对乡村特别是古村落的建设,切忌拆旧造假,应修旧如旧。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支点杂志2017年3月刊)
(湖北省社科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