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文科精品课程教研产发展模式探究

2017-03-29崔娅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文科教研

崔娅辉

摘 要 如何将地方高师文科精品课程教研产一体化,将精品课程真正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是地方院校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对地方高师文科精品课程的教研产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师等院校;文科精品课程;教研产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04-03

1 地方高师文科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重形式,轻视内涵 在很多文科精品课程中,教学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材等都是一流的,这种示范性的课程大多在高校内是重视度较高的,为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高师文科精品课程建设应该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教育思想,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实践性人才,逐渐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并且值得推广的精品课程,这样做也能提高资源共享率,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明显的。

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可知,高校文科精品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价值,同时辐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在实际中,很多高师文科精品课程建设脱离了这一主旨。文科精品课程申报需要对精品课程进行一定的量化分析,但是高师在申报过程中大多注重课程建设的形式,对于其内涵却不予以重视,精品课程申报和建设成为对高校的一种奖励。这种走过场的精品课程建设仅仅是为了精品而精品,达不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共享,对于高校文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没有太大作用。

精品课程定位不准确 现阶段,大众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良性的。在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层次性逐渐显现出来,每所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不同,相应的培养标准也有差别。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根据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进行区分,在课程设置上满足人才培养的标准。但是从目前高师文科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来看,出现很多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标准不适合的现象发生,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也无法培养真正的人才。

很多高校对这一事实关注度较低,仅仅是从技术的角度对精品课程评审标准进行解读,过于注重信息化和知识化,教学方式也流于形式。这样的精品课程难以达到精英人才的培养标准,教育模式逐渐进入应用型和技术性教育的误区,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消极影响。

精品课程内容更新缓慢 先进性和趣味性是精品课程内容建设的首要目的,必须保证其知识走在时代前沿,这也是精品课程科学性和发展性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内容中应该体现一些本学科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時需要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除此之外,还应该定期对高师文科精品课程进行更新,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完善程度。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更新缓慢,阻碍了高校文科精品课程建设。总体而言,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精品教学课件及一些更新及时的练习题。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但是在高校文科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在最初制定之后几乎未曾更新,不利于人才的养,课程时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师资队伍设置不合理 文科精品课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师资队伍设置的影响,在很多成功的院校中,国家级精品课程由一流的教师来对课程进行设置和讲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及时的信息能帮助精品课建设得更加完善。作为精品课建设的教师,应该具有活跃的思维、优良的素质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多高师精品课程的建设刚刚起步,文科精品课建设更是如此。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在师资队伍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文科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文科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精品课程教师不足,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尤其是缺少双师型教师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尤其是注重一些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工作年龄较小的人员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增长经验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要求,从而提高高师文科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灵活 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从目前的文科精品课程来看,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通过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通常精品课程与多媒体课件相关联,在文科精品课程教学中,教学主要还是采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自我创造思维的开发。久而久之,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是时代的趋势,学生需要更多自由的空间来进行思考,让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科精品课建设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 地方高师文科精品课程教研产融合的重要性

文科精品课程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企业中的资源在高校教育中也得到发挥,这样对双方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科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到企业亲身实践,让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黏结到一起,从未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高师文科精品课程教研产融合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是教研产一体化实现教学任务的共同承担,对原来的师资队伍、结构、资源等进行重新优化,让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到一

起;第三是教研产的教学模式让文科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更加突出,对文学产品中的一些精品和新成果进行研究和总结,更是将文学与社会经济有效结合到一起,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得到拓展,思维得到开阔,为以后的发展和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教研产融合让文科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学以致用,在以后的工作和实践中能真正体现所学知识。

3 地方高师精品课程教研产发展的基本要素

在地方高师精品课程教研产发展过程中,基本要素和涉及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1)教研产融合是教育合作中的必然要求,需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教学,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机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教研产合作教育是为企业岗位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该模式不是简单的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而是在教育资源和科研上的合作与进步;

3)教研产合作模式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文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实际能力有了接触和提高,对于文科经济有了了解之后,能更好地将文科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4 地方高师精品课程教研产发展模式建设

以专业建设为基础,提高文科教研产融合的质量和能力 对文科专业的教研产融合需要从专业基础建设做起,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将专业建设细化,加强教研产结合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在实际教育结合过程中注意教研产的内在联系,科学进行组织和运作,同时结合文科专业特色,将一些学术研究结合到专业建设中去,让其成为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从目前的教育发展来看,像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英语、行政管理、影视动画、物流管理等文科专业建设中,需要对教研产进行统筹发展,从多个方面发展和促进教产研教育模式,强化服务企业的意识和应用研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科教研产融合的质量和能力。

建设持续发展的创新学术团队 地方高师等院校的基础研究能力本来就是教研产结合中的薄弱环节,从团队力量上来看,每个专业的团队力量都是不同的,高校应该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整合,建立相关的学术创新制度,这样才能为高校创造一个优良的学术氛围,为交叉学科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壮大自身教研实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在进行创新学术团队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团队的结构、专业、职称、能力、年龄等。与此同时,应该对其他高校和地方相关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利用,比如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一些资深专家等成为创新学术团队中的稳定成员,对团队中的成员进行指导,这样就能保证团队的研究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创新团队研究机构的运行保障、实施条件、运行环境等,團队的经费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应该制定一套针对创新学术团队的科研绩效考评制度,以推进高校教研产结合为主要目的,平时加强学术交流,面向企业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应用研究。

引导学校、企业、政府的联合,推动教研产结合模式 从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教研产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缺少动力的支持,也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因此,必须引导学校、企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联合。

首先是建立教研产结合的动力机制,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该出台相关文件,支持高校进行教研产结合,同时通过对制度的深化改革,拉动地方经济,推动教研产结合模式的发展。

其次是根据市场对文科专业的需求,高校建立一种调控机制,可以对市场中出现的经济变化和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对办学方向、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做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方高师文科教研产结合模式能继续进行。

最后是对地方高师教研产结合模式的保障机制,明确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权责关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摩擦,保证教研产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保障机制也能够及时发现教研产结合模式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教研产结合模式的正常运行。

教研产结合方式多样化 在文科教育中,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有着相互不同的特色,因此,教研产结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教研产结合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不能将一种教研产的方式运用于不同的专业和企业中,应该根据企业项目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研产的结合。在文科教研产结合过程中有订单培养、咨询服务、技术合作、科技推广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到当地企业深入实习,对其用人要求和标准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在地方高师文科专业中,企业往往会因为对文科专业的不了解而放弃教研产合作的机会,因此,高校应该对企业信息进行广泛收集,采取多样灵活的教研产结合方式,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对文科师生的认同感,从而推动文科精品课程教研产结合的进行。

5 结束语

文科精品课程教研产发展模式是高等教育时代进步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时间较短,教研产发展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应该对文科精品课程教研产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亚莉,杜焱.翻译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95-99.

[2]高国忠.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30).

[3]刘德华,刘志森.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与问题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6-9.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文科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