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洱海水环境保护

2017-03-29余沛泽

文理导航 2017年6期
关键词:洱海经验挑战

余沛泽

【摘 要】洱海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泊和旅游景区,水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洱海水环境保护既已取得显著成效和经验,也还面临突出问题与挑战,自觉调整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部门结构和技术结构,加快推进流域新型城镇化、经济轻型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够为洱海水环境保护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洱海;水环境保护;经验;挑战;建议

洱海位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西依苍山、东邻大理市,南北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因形状似耳而得名。洱海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城郊湖泊,不仅是苍山-洱海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还是大理市饮用水源地,被称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长期以来,大理人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洱海水环境保护卓有成效,被国家环保部树立为我国湖泊治理的一面旗帜。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流域发展与湖泊保护的矛盾凸显,保持良好的洱海水环境面临风险考验。2015年新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洱海时明确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要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洱海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典型示范价值。

1.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成效和经验

1.1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成效

洱海是我国典型的高原湖泊,湖泊换水周期较长、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洱海又是我国著名的城郊湖泊,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环境保护压力巨大,但目前洱海水环境质量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全国共有开展水质监测的重点湖泊(水库)62个,其中重要湖泊32个,洱海是4个水质为“优”等级的重要湖泊之一;与“十一五”末期(2010年)相比,洱海水质类别由III类好转为II类,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唯一水质趋于好转的湖泊。考虑到“十二五”期间洱海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空间背景,洱海水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1.2洱海水环境保护的经验

洱海水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就凝聚着大理人民的辛勤汗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晶。(1)政府主导,推动洱海水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历史上,洱海流域具有深厚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生态文化传统,新时期,“洱海清、大理兴”已经成为大理人民的主流意识形态,地方政府的洱海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文明创建活动能够获得流域城乡居民的广泛呼应。(2)依法治水,形成洱海水环境保护的制度约束。大理州先后颁布实施了《洱海保护管理条例》、《洱海海西保护条例》和《大理州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编制实施了《大理州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理生态州建设规划》和《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等重大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制度体系。(3)兼收并蓄,强化洱海水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通过匹配国家政策,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积极与国内外水环境保護领域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科技引入推动洱海水环境保护。洱海水环境保护是国家水专项“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连续实施对象,洱海流域现已成为国内湖泊水污染治理试验区和水环境保护示范区。(4)与时俱进,创新洱海水环境保护的实施路径。注重研究国家政策导向的新变化和地方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和推出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新举措。近年来,先后率先实践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河长制”和“网格化管理”等政策措施,相关经验及成效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等栏目数次报道。

2.洱海水环境保护的问题及挑战

2.1洱海水环境保护的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洱海水环境质量明显表现出北部低于南部、西部低于东部的空间特征,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TN和TP,污染物主要来源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两类合计各占入湖TN和TP的60%,其中,洱海北部和西部地区是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的主要来源地,两地合计占比约80%;与此同时,洱海环湖旅游污染增长迅速。事实上,从湖泊污染物类型看,洱海水质正处在II类与III类的临界点,而且水生态也已从贫营养化向中营养化过渡。由于洱海北部和西部是流域主要农业种植区和农村人口聚集地,因此短期内洱海水污染格局难以发生重大改变。

2.2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挑战

2015年,洱海流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2.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2:44.5:45.3;年末总人口84.43万人,流域城镇化水平40%。据此判断,洱海流域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未来一段时期的洱海流域仍然将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剧烈的时期,洱海水环境保护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是流域污染结构的稳定性压力。自2012年开始,洱海流域农村人口已开始绝对减少,但由于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2015年仍有农村人口50.66万人,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均污染物产生量可能还会有所提高;城镇化发展在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也将有利于农村耕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未来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可能增加农业地均污染物产生量,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仍将是洱海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二是环湖旅游污染的超常规增长。洱海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风花雪月”驰名中外。“十二五”时期,由于受国家引导旅游发展的政策激励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拉动,洱海环湖周边旅游客栈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由于没有超前规划,旅游业的粗放发展使得旅游污染急剧增加。2010-2015年,环湖旅游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N增长136.96%、TP增长101.35%。三是污染治理工程的持续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5-2015年,洱海流域共计开展环境保护骨干工程78项、合计完成投资429024万元。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洱海水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工程设施大多分散布局于田间地头和村舍路边,一直遭遇运营和维护等困扰,并已暴露出利用不足的尴尬。

3.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3.1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思考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暴露的诸多环境问题表明,人类社会的不当行为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根源;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挑战也概莫能外。摈弃传统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自觉调节人类行为、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洱海水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看,人类活动的区位、内容和方式不同,均可能对一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带来不同的影响,调整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部门结构和技术结构能够为洱海水环境保护提供系统路径。

3.2洱海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这是调整洱海流域空间结构、减少农村生活污染的治本之策。首先,应继续坚持“两开发、两保护”的空间引导政策,加快培育下关-海东-凤仪“金三角”、打造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增长极;其次,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重点激励洱海北部和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口向城镇转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使城镇之于农民“进得来、留得住”,真正能够安居乐业,通过减少农村人口,为调整农业技术结构、减控农业面源污染创造条件;最后,以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以村落“两污”设施的规范化建设对接城镇环境保护网络,减少农村和农业污染的无序排放。

——加快推进经济轻型化发展。这是调整洱海流域部门结构、减少城镇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经济轻型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粗放型企业,严格落实企业清洁生产认证制度,切实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应充分发挥洱海旅游的品牌效应,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流域产业体系,积极致力洱海环湖旅游规范化发展,切实治理产业乱象,着力推动绿色餐饮、清洁住宿和低碳交通,有效遏制洱海环湖旅游污染的超常规增长。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这是调整洱海流域技术结构、减少农業面源污染的根本途径。应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契机,以市场机制推动农业耕地流转、支持农业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以政策激励家庭农场和种田大户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通过生物技术替代切实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积极发展节水农业,通过机械技术替代切实减少化肥和农药流失。此外,创新畜禽养殖模式,扩大工厂化养殖规模、限制分散式养殖数量,力避畜禽粪便无序排放,并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p27-28),2016-5-20,http://www.mep.gov.cn/hjzl/

[2]云南省环境保护厅.2015年云南省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p03-04),2016-6-3,http://www.7c.gov.cn/xxgk/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理州洱海湖泊研究中心,《洱海生态环境保护基线调查报告(2013-2015)》,2016年9月

猜你喜欢

洱海经验挑战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乐淘淘“先进”经验
走到洱海
诗意洱海
乐淘淘“先进”经验
洱海太湖石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