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影响
2017-03-29雷小刚李晓涵
雷小刚+李晓涵
摘 要:服饰搭配在我们生活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同的服饰色彩搭配传达不同的语言和情感。同时,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越来越注重服饰搭配对自身形象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服饰搭配对大学生自身形象的影响。
关键词:服饰搭配;大学生;影响
一、就业压力的影响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一些热门的职业,仅一个岗位就能吸引成百上千的应聘者。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的面试不可能做到对求职者进行全面考察。因此,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左右其判断的重要因素。在第一印象中,着装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面试中,首先进入招聘者眼帘的是应聘者的外观形象---着装,面试着装随随便便以突出自己的“个性和实力”。最后,在面试中多次惨败而归。反而感慨为什么那些学习成绩不如自己,没得过那么多奖学金的同学反而很快就找到工作呢?
在招聘者眼里工作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反而良好的形象公司可能一时很难改变。在现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公司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公司的职工形象代表着公司的实力和形象。因此,现在的公司,甚至学校等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着装、形象问题。我们无法阻止别人以貌取人,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服装和外貌修饰来避免遭遇这种尴尬或者被淘汰出局。个人的形象设计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
二、周围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形象是美丽生活的代言人,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既是尊重自己,更是尊重别人。个人形象是个人面向社会全方位表达自我而形成的一个综合印象。追求潮流个性的艺术生体现出一种对时尚、潮流的高关注度,他们掌控着时尚的最前沿。在校园实地调查中,他们大多是声乐、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校教育里本身就有美学、色彩这类相关的课程。流行色对大学生们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艺术生们主张发展个性,这是学科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大部分的艺术生穿着个性、时尚,对流行的把握也比较准确。因此,对于款式的总体搭配、色彩的选择,他们运用起来也更加大胆,更加多样化。而在服装款式上,他们更偏好于英伦风、学院风、运动风等,棒球服、马丁靴等也是常用服饰。大部分学生的服装色彩选择以个人喜好、流行前沿等为主,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适合的或者喜欢的色彩,他们喜欢可以彰显自我个性的服装,所以选择也各有不同。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服饰色彩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象。
三、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专业学习中,专业知识的学习会使艺术生对流行时尚了解很多。处理好色彩之间的关系,要先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如关于色相、明度、纯度等,还要了解色彩的性格。色彩是表达大学生自身性格的完美诠释,喜欢红色的大学生行事果敢、个性爽快;喜欢黑色的多数是深思熟虑、沉稳安静;喜欢蓝色或者绿色的是比较客观的、安逸的。不同性格对流行色的态度也有不同的看法,内向型性格的大学生对服装的款式比較注重,对时下的流行色彩并不特别感兴趣,她们多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为主,注重自己的感觉,也相对比较理性,所以当流行色与适合自己的颜色相冲突的时候,她们多数会坚持选择适合自己的颜色。而外向型性格大学生属于社交型人群,容易融入集体,因此服装与他人的一致性和流行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比较重视别人的看法,对于流行色来说,即使时下的流行色不是她们自身所喜欢的颜色也敢于尝试购买,以达到和其他时尚人群同步的目的,她们也相对比较容易接受色彩的变化。
大学生对自身性格的了解,不仅方便了解适合自己的色彩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同时可以通过对穿着色彩的改变抒发心情,让其他人更直观、快速的对个人进行了解,这是作为融入群体和社交手段的一种。大学生通过服饰搭配来表现自我意识,每个人又都可以通过服装来促进和提高自我形象。服装具有直观性和差异性,能很好地表现个人的性格、爱好、价值观等特征。对于着装心理,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深刻的情绪体验,每个着装者都会产生或多或少、或肤浅或深刻的,试图通过自身所穿服饰来更完美地塑造自我形象的心理活动。虽然服饰是一种物质,只是由具象的面料和抽象的色彩、造型所构成,根本谈不上语言和动作的表现力,但是在一个人选择着装的整个心理过程中,却可以囊括所有的个人意识,并通过服饰与人构成的着装形象而将其较为准确地表现出来。
总而言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日趋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年轻,有知识,富有朝气,而且即将踏入社会,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而服装是人衣食住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拥有较高学历和较高眼界的大学生来说,着装打扮也是他们非常重视的方面。服装是覆盖在人身体上的遮蔽物,是人体第二皮肤,可以强化身体的优点同时弥补不足,可以象征社会地位,显示经济财富,而那些通过服装的修饰达到的具有美感的身体形态被认为是身体的一部分,也具有直接的吸引力。恰当的服饰搭配能够彰显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传达大学生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服装态度与购买行为研究》,刘国联,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6).
[2]吴鹏.《色彩心理效应浅析》音体美.
[3]王丽华.《浅谈服装色彩搭配》大众文艺.
(指导老师: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