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文学作品中的“乡土”情怀
2017-03-29张晓晓
张晓晓
摘 要: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1911-1942),她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意识,着重于对乡土文化的批判,突出表现乡村的自然环境和荒凉,还原了北国小城的生存状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本文主在分析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情怀,以了解萧红作品的创作环境背景。
关键词:萧红;乡土意识;乡土情怀
萧红以其作品中独特的乡土意识记录下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方最自然的民间生存环境和社会状态。
一、自然环境
萧红的作品多是建立在北国的风光之中,因而有着独特的粗狂与分明的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萧红作为这一片黑土地的儿女更多的是建立在自己的家乡的自然环境基础上进行的文学创作。尤其其作品《呼兰河传》,是萧红对自己家乡的一个全面的记录,以自己童年的生活为主要线索,揭露小城中的封建陋习。这些社会毒瘤不仅仅残害了自己,也侵蚀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呼兰河传》中描写了北方的酷寒,严冬封锁着大地,大地遍布着裂口,人的手也亦被冻裂,连夜的风雪竟能把人的房子封住,门都推不开,因这酷寒人烟稀少。这是极具特色的黑土地上的自然现象,这种自然描写将自然融入到社会,严冬不仅仅是北方的酷寒的体现,也是民众所受到的社会的压迫与伤害。民众忍受的皮肉之苦更加突出了人民的命运之不由自主与悲惨。虽然文中没有直呼社会之现实,命运之惨淡,生存之冷峻,但这种“残忍”,这种“荒凉”,这种“无望”,正是透过自然景象,渗透在萧红的乡土文学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呼兰河传》的寒冬不同,《小城三月》则有着自然苏醒之感,唤醒着人的内心,书中描写春天的到来似吹拂着人的心坎。小城的春天似乎是带着希望和解放那被冬天冻住的万物,使人民充满着期待,一切似乎都将要重新开始,但也有着重重心事。故事描写了翠姨对于爱情和生活的向往,但是迫于自己的处境和命运的束缚,无法打破枷锁,最终以生命殉葬了自己的“春天”。尽管季节不同,但是这种自然环境的衬托,使得萧红作品的中心思想更为鲜明,那就是揭露社会的劣根性,人民群众的麻木不仁,封建陋习的万恶。
二、东北特色
萧红作品中东北民间地域色彩之浓是其最鲜明的标签。作为女性作家,她有着细腻的观察来描写人民疾苦,但她也有东北的豁达和果敢,勇于直面社会最尖锐的问题,向社会黑暗举起挑战的大旗,这与东北这方水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萧红的故乡黑龙江更是有着更为鲜明的中国北方特色,这里开发落后,经济与文化也远不如南方开化,同时又长时间受到旧社会的封建思想束缚,各种社会压迫与矛盾都集中于此。此处的人民不仅有着地理自然的约束,也有来自各种势力的压迫与剥削,因此人们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只得逆来顺受。但是也因为这样的环境,使得东北人民不畏艰苦,勇于劳作。东北的女人同南方的女子不同,有着刚烈的性格,她们既要生儿育女,辛勤劳作还要伺候男人,挑着十分沉重的生活重担,虽无可奈何却无法从这样的环境中逃离出去。
萧红通过黑土地上的恶劣环境,突出了东北人民顽强坚韧的性格特色,他们虽然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一直在追求自由。萧红通过东北的人文,希望能够表达出这种朴实和原始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民之悲惨。因而萧红作品中的东北特色既倔强又细腻,这同她自己本人的性格也有着很大的联系。萧红受过新文化运动和民主思想的影响,又得到过鲁迅先生等人的扶持,这使得她的东北特色既保证了东北地域特点的原汁原味又有着文明开化的迹象。
三、文化习俗
关于乡土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各个地方所独有的风俗,这种风俗同地理有关系,更同当地的历史以及社会环境有关。萧红的乡土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在细节的乡土习俗上,也悉心雕琢,这样才使得一幅完整的乡土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
名以食为天,在地处高纬度的东北大地,这里多以玉米、高粱、谷物为主,也有各类家禽和畜牧,但是由于这里的生产落后以及社会不公,穷人和富人之间过着全然不同的生活。因此作品中描写人民的生活景象时,常常能看到穷苦人民辛勤劳作,最终好的食物全被送去了地主家里,而穷人只能吃一些残羹烂食。那些富人常能吃到的好东西,穷人常常根本吃不到,偶尔吃到一回所露出的欣喜使读者更能体会到其生活之艰辛,使人心酸。
穿戴上也十分具有东北特色。北方受满族服饰文化影响,绫罗绸缎棉裘皮为主要衣料,《呼兰河传》中的富人,常常形容穿的是这类材料做的衣服和马褂,而平民则是朴素的布衣,那些贫苦人民则常年衣衫褴褛,从衣着都可以看出不同人的階级层次和贫富差距之大。这种社会不公,在萧红的乡土文学中处处都可以看到。
四、结束语
在萧红的乡土文学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浓重的乡土气息,这种特色表现出了萧红从一个地域整观社会现实,突出民间疾苦,关心人民命运,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压迫剥削。萧红的作品能够通过这样的乡土环境,通过各种乡土所具有的微小细节,以“显微镜”似的视角,剖析整个社会面貌,这样的描写使得细腻与粗犷相结合,正是其作品最大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萧红.呼兰河传[M].译林出版社,2012.
[2]萧红.小城三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赵越.从东北地域文化解读萧红小说的多重内蕴[J].北方文学,200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