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体融资春来回暖

2017-03-29连平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性信贷货币政策

连平

货币政策在稳健方面将更加中性,有利于实体企业的“三去一降一补”。

3月9日,央行发布我国2月份金融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环比减少但同比多增4391亿元。由此可见,信贷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数次提及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性,并提出货币政策在稳健方面将更加中性,有利于实体企业的“三去一降一补”。

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在回暖金融数据在逐渐支撑其他经济指标所反映出来的经济企稳特征。

周小川认为,尽管近年来货币市场利率上行传导至实体经济,加剧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但目前贷款余额已实现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分天下”的局面,一改大型企业信贷占比一半以上的既有格局。并且,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也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还将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前两个月信贷对非金融企业的大量投放,使得企业活期存款可能大幅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2月的M1增速。而M2增速的回落主要是受到春节提前的影响以及财政存款与过去两年同期形成反差(不减反增)的拖累。

社会融资方面,直接融资受到近期市场利率上升影响较大,企业债融资呈收缩状。而表外的委托、信托贷款之和同比多增,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当前整个融资层面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提升。并且,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增量中占比显著上升,可能说明监管层在推动融资回表、压缩通道层次方面的政策见到效果,也显示了在市场利率提高的情况下贷款在成本、速度和可得性方面的优势。

支持实体政策显效

总体来看,实体所获得的支持力度和便利,逐步提升。

其一,信贷增速保持平稳,积压居民房贷需求消化缓慢。

今年2月,我国的人民币贷款一定程度上高于市场平均预期水平,达1.17万亿元。一方面,是由于信贷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另一方面则是前期火爆楼市所积压的居民中长期贷款释放较为缓慢。

其中,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多增5596亿元,可以理解为中性货币政策下为支持实体经济而进行的中长期信贷投放。同时,两个月的票据融资大幅减少6939亿元,这也为满足逐渐企稳的实体经济信贷融资需求,腾挪了投放空间。并且,13.0%的信贷余额增速表现也较为平稳。

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3月还将面临季末MPA评估考核,信贷增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考虑到3月地方债务置换再次启动,实际信贷增速稳定的情况下,统计数据所显示的信贷增速可能会有小幅的回落。

其二,表外融资占比下滑,利率上升背景下信贷融资优势凸显。

2月数据显示,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较前月大幅回落,但同比仍小幅增加。可见,信贷将持续保持支持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力度,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在回暖,金融数据在逐渐支撑其他经济指标所反映出来的经济企稳特征。

考虑到银行未承兑汇票2月大幅减少1718亿元,2月表外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大幅下降,而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增量中占比显著上升。

企业债融资的负增长,可能说明监管层在推动融资回表、压缩通道层次方面见到了效果,也显示了在市场利率提高的情况下,贷款在成本、速度和可得性方面的优势。

既要防风险,又要控货币增速

需要注意的是,财政存款不减反增小幅拖累M2,M1增速受信贷扰动影响大幅反弹。

2月,M2增速保持相对平稳的原因,在于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导向下,M2受到的深度扰动因素较少。

外部环境方面,美元近期虽有所升值,但人民币汇率运行也还算平稳。从外汇储备数据转向反弹来看,2月人民币汇率相对平稳的运行也并非央行市场干预的结果,而是实实在在的外部压力有所缓解。由此可见,M2受到来自外汇占款方面的冲击相对较小。

再则,央行一段时间以来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始终保持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态度,进而基础货币受到来自流动性调控方面的影响也较小。

但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却不容忽视。3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月非农就业指数好于预期,为3月加息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如若美联储在今年大幅加快其货币政策的收紧步伐,兑现其去年12月提出加息3次的“承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本币或将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

我国2月份的金融数据中,唯一跟前两年同期有显著差异的是财政存款这一项。2015年和2016年同期,财政存款都有一定幅度的减少,而今年2月财政存款不减反增,对于M2有一定程度的拖累。同时,M1增速受1、2月对公信贷投放回暖影响较大,企业获得的中长期信贷资金在尚未转化为实际投资时,大量停留于企业活期账户,进而一定程度上推高了M1增速。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7年M2增速目标下调至12%,这并非是货币政策偏紧的信号。2017年货币政策导向依然会是稳健中性,按照近一段时间M2运行态势来看,12%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3月10日,周小川在两会期间“金融改革与发展”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明确的说法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的工具比较多,其作用是引导市场价格、引导市场预期以及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市场不应该对每次操作的数量、价格作出过度解读。

当下,货币当局必须考量货币增速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相匹配的关系,既要控泡沫和防风险,货币增速又不能过快。预计未来M2增速和信贷增速都会较为平稳,市场流動性出现大幅宽松或紧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由此,整个市场或逐步回归相对理性。

猜你喜欢

中性信贷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女绅士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