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情缘(外一篇)
2017-03-29周光彩
周光彩
三十年前,年幼的郭喜兵第一次跟随父亲上山采草药,在人迹罕至的潮湿森林里中寻觅了好几天仍无所获,最终在一个阴面的崖缝间,发现了一株根不入土的兰科植物。如获至宝的父亲兴奋地告诉他,这棵看似不起眼的草药,却有“软黄金”之称,它可以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是我们农村人的“救命仙草”。这是郭喜兵第一次见到野生石斛,连他也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不经意的接触,翻开了他醉心研究石斛种植事业的第一页。郭喜兵说,这是他所热爱的事业,他的这一生,注定是要和石斛打交道的。
初试身手
郭喜兵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很小就承担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了。他所在的下金厂乡云岭村委会大锡厂村,森林覆盖率高,温润多雨。潮湿多雾的自然环境,让周边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多种名贵的中草药材。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农闲时,郭喜兵就到森林里寻找药材到集市上去卖,其中以野生石斛的价格最高。在补贴了家用的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孕育而生,“能不能把野生的石斛进行移栽呢?”
2002年,郭喜兵将在野外采摘到的野生石斛进行小面积仿野生试种植,虽然只是一亩多的地,但是投入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时家里人并不支持,石斛价虽高,但是还没有听说谁能将野生石斛种植成功的,家人常数落他:“整天想着种石斛,种石斛,又不能当饭吃!”老实憨厚的他听了总是笑笑,不反驳、不辩解。他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并看好了石斛种植行业,并执着地坚持着,信念像压在磐石下的一粒种子,在拼搏中萌芽、生长。
崭露头角
郭喜兵说自己选择种植石斛,是因为自己热爱这个行业,这位淳朴的农民,就像一棵乡野大树,既向广阔的天空伸展,又充满着对无垠热土的热爱。为了种植出高品质的仿野生石斛,他不断地探索尝试,十年如一日与青山为伴,与石斛为友,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始终坚守在偏僻的山间。
了解郭喜兵的人都开玩笑的说,他对石斛比对媳妇还上心。从2010年开始,郭喜兵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坚持记录天气情况,以便观察日照、气温、湿度等因素对石斛生长的影响,六年时间从未间断过,在他的研究室里,厚厚六本全是他做的气象分析笔记。合作社四个种植基地共2000余亩,每一寸土地都有他的足迹,基地种有103个石斛品种,他能说出适合每种石斛的生长环境,以及经度和纬度。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林地资源,他根据不同种类石斛的需光性和生长条件,充分利用空间、光照、温差的差别,有效地提高仿野生石斛種植的成活率。
石斛种子极小,无胚乳,自然条件下需要与某些真菌共生才能萌发,自然繁殖力极低。为了促进石斛的开发利用,郭喜兵与高校师生相互配合,采用现代生物组织培养技术,对石斛开展人工授粉、杂交育种的研究实验,大大提高了石斛的繁殖力和成活率。
随着种植基地的不断扩大,郭喜兵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许多专家、中草药材商慕名而来,大锡厂这个寂静的小山村也变得热闹起来,就连前来造访他的博士生导师都尊称他为“土专家”、仿野生石斛种植行业的“土状元”。北京中科院植物园、云南省林业厅林业科学院、广东华南农业大学等7所大专院校和深圳市野生兰科保护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所合作将他的种植基地作为科研基地,先后有100多位博士、硕士、大学本科生在他的基地里从事研究,通过郭喜兵的协助,完成了学术论文第一手石斛研究资料数据的提取。
2012年,郭喜兵的仿野生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先后被县、州科学技术协会授予 “全县、全州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2013年5月被文山州农科院生物研究所命名为“名贵野生药用植物种保护还原试验示范基地 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下金厂工作站”。同年 9月,云岭野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现有社员68户,郭喜兵任合作社理事长。10月,经批准,麻栗坡县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育协会成立,郭喜兵再次当选为会长。目前,协会会员达115人,基地示范种植户203户,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实现中药材种植年收入5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行业领军
郭喜兵在他的仿野生石斛种植实验成功后,积极宣传动员和带领本村和周边群众发展林下石斛种植,亲自给种植户传授经验,上门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自己筹集资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科技培训,同时采取以会代训、板报宣传、科普讲座、科技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向群众传授石斛种植知识,使科学种植理念深入每位种植户心中。近年来,已投入科普工作经费10余万元,开展技术培训34期培训1560人次,开展科普讲座20次,参加培训人数达835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450册,为提高石斛种植户科技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喜兵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主动承担本村9户贫困户36人的挂钩帮扶任务,让他们以山林、土地等入股,并在合作社务工,每户每年获得分红和劳务收入2万元以上,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周边群众纷纷加入合作社,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小康道路。现在说起郭喜兵,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富裕了还不忘帮扶大家!”
十几年来,郭喜兵不断扩大野生石斛的种植规模,形成研发、种植、销售、养护一条龙的“绿色”产业链。他探索的“原生态育种+仿生态种植”这一回归自然的中药材种植模式,不仅充分结合了当地森林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温润多雨、潮湿多雾和石漠化等特点,保护了部分野生濒危中药材物种,成为中药材种植推广的全新模式,还有效利用了石漠化地区的荒山荒坡,为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边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开辟了道路。他采取的“以林保药,以林促药,林药并举”的林药立体培育方式,走出了一条“大专院校+基地+协会+科技+农户”的全新发展模式,为协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群众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霜弥茂
正当一切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时,2015年底寒流来袭,合作社遭受损失,石斛大多被冻死,每当回想起来,这个沉默的中年男人仍然会忍不住流下眼泪,他说,他不是心疼钱,而是不忍心看着一棵棵石斛就这么冻死了。在他眼里,石斛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对于石斛的满腔热爱让他无法放弃,大病一场,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郭喜兵又重新忙碌了起来,引进种苗、培土、壅根、剪枝、压条,事无巨细,凡事他都要亲力亲为。在郭喜兵的悉心看护下,不少枯死的茎秆又发出了新芽,移栽的种苗绝大多数都已存活。再次踏访郭喜兵的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大片林地内风景如画,一枝枝石斛花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放眼望去,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机。
这就是郭喜兵,一位用半辈子辛勤的汗水,不断在自己热爱的石斛种植事业上刷出新坐标的农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了石斛种植带来的实惠和成果。2015年2月,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2016年7月,郭喜兵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决心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不断做大做强生态石斛产业,惠及更多的群众。如今,郭喜兵完全沉浸在他充满无限发展空间的石斛领域里,为石斛生态产业做强做大而不懈地努力着。
库区移民贴心人
当群众需要时,他放弃了在外打拼十余年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了返乡,带领库区移民群众找出路、谋发展。从一名普通群众,到优秀党员,再到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路走来,他以真诚、尊重之心善待每一位群众,对待工作他尽职尽责,一心为民,争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党总支书记。 他,就是麻栗坡县天保镇南温河街道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时云珠。
助力搬迁
上世纪90年代,时云珠毕业于云南省财贸学院金融专业,在外打拼十余年,他挣得了资金更学会了技术,在村民眼里是个大能人。
2007年底,时云珠回家过年,恰逢马鹿塘水电站建设的启动,头脑灵活的他,敏锐地发现这里蕴含的发展机遇。他当即决定留下来,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发展致富的大路。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搬迁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群众因为思想不开放,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对“失去土地之后,靠什么来谋生”的担忧,让更多的群众不愿意离开祖辈生存的地方,一些村民甚至对驻村工作队产生了敌对情绪。
村民陆明安,因为家境贫寒,年过五十尚未娶妻,家里老人年迈多病,对待搬迁就是两个字:抵触。时云珠自己都记不清往他家跑了多少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嘴皮都快磨破了,但陆明安还是不同意搬。深夜,结束了一天工作的时云珠躺在床上反思:是不是换一种工作方法?第二天一早,他与驻村工作队商量,能不能先筹资把搬迁点的房子建起来,没有了后顾之忧,陆明安或许愿意搬迁?他的想法得到了工作队的支持和配合。工作队负责向上多争取搬迁补偿资金,时云珠负责联系施工队,并向农村信用社申请了3万元的建房贷款。多方努力下,陆明安很快拿到17万多的补偿款。当一栋整洁明亮的三层楼房即将完工,陆明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位曾经的搬迁困难户,早已按捺不住搬进新房的冲动,成为了第一家搬进安置点的库区移民户。
像陆明安这样开始不愿意、后来积极配合的群众还有很多,时云珠说:“乡亲们都是淳朴的,只要切实了解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一定会感激党委政府,支持库区建设的。”坚持不懈,以真诚感化人,经过时云珠和工作队一年多的努力,涉及搬迁的移民户思想都做通了,大家陆续搬迁。半年后,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积极入党
与工作队的朝夕相处,让时云珠有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意愿,2010年,时云珠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与此同时,他感到了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他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务必要扎根群众、服务群众,要用行动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除了注重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时云珠对社区党员们的学习也抓得很紧,“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很严。在支委班子会上,时云珠一再强调:“如果班子成员自己不先学先懂,怎么组织社区党员学习、怎么开展群众工作呢?”南温河街道社区虽是新成立的社区,但在时云珠的带领下,社区党总支已成为了全镇学习抓得较好的党组织之一。
综治维稳
新建成的城子上村,街道宽阔、整洁,一栋栋楼房鳞次栉比,超市、宾馆、KTV一应俱全。但是,来自不同村寨的村民、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本地群众与外来人口之间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个体之间的冲突、甚至小规模的集体械斗不时发生。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库区移民群众, 2012年4月,县委政府决定在城子上街道集镇成立南温河街道社区。时云珠由于工作出色,便高票当选为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上任后的时云珠,对综治维稳下了狠功夫,与派出所密切配合,组建治安联防队对集镇街道进行防控,短短几个月时间,治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群体性事件得到了遏制。为了解决社区多民族杂居,群众生活和风俗习惯不同等问题,时云珠把来自于不同村寨的文艺愛好者们召集在一起,组建了南温河街道社区文艺队,闲时排练,逢节日义务为群众演出。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更是拉近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距离。
街道因为缺乏规范管理,没多久就出现了 “脏、乱、差”现象,时云珠主动与县级多个部门沟通协调,累计争取资金80余万元,新建了一个规模化屠宰场,并对街道集镇道路进行了划线规范、安装减速带,对排污管道进行疏通修复。他还动员社区老年人成立了老年协会,请老同志们对街道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并鼓励社区居民自发加入这支特别的队伍,共同管理好社区。
2012年底,社区对多年来一直享受低保政策的农户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共排查出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18人,尽管有5人是时云珠亲戚,但是按规定全部停保。家人和亲戚们都不理解,时云珠却坚定地说:“要想管理好这个社区,就必须先从自己及亲属做起”。
致富天地
社区才刚刚成立、经济基础薄弱,移民群众没有了土地,所有的粮食、蔬菜都需要购买。人闲了,收入却减少了。面对这种情况,时云珠带领社区党员走家串户,针对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建议,能外出务工的,社区党员们通过各种渠道帮忙联系用工单位;能做些小本生意的,尽全力帮忙协调;门面适合出租的,帮忙招租。扎实有效的工作,不仅帮助移民户们发挥特长,解决了生计,而且确保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天保镇分水岭村委会分水岭村小组村民王光元,在社区党组织的协助下,将他家一楼的两个门面租给了一位做生意的老板,收入租金1.8万元。王光元高兴地说,以前住在老集镇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几千元,想不到现在不但住进了宽敞的新房子,每年还有近2万元的租金收入,全家人一年的吃喝也不用愁了。与王光元一同把房子租出去的还有村民王兴亮。王兴亮常对邻里们说,想起当初政府做工作叫搬迁,自己还不大愿意,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要感谢党委政府、感谢社区党组织啊!
随着社区群众们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时云珠也开始谋划带领乡亲们开创一番事业了。国家对库区移民有一系列的后期扶持优惠政策,时云珠决定结合自己的所学,经过多方调研、考察,2014年,他注册了麻栗坡鑫兴养殖专业合作社,配套引进2000亩辣木种植项目,预计总投资480余万元。目前,该养殖场已完成2255平方米的场地建设,引进野猪种200头,完成辣木种植700亩,现已经与上海一家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预计到2018年,两个项目将累计实现年收入350万元以上,就地解决群众就业1000余人,带动群众增收1000余万元。此外,他还充分利用马鹿塘库区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指导移民发展网箱养鱼,网箱养鱼和入股网箱养殖合作社的居民已累计达30户140人,实现年收入150万元以上,就地解决移民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群众增收60余万元。时云珠已成为南温河街道社区移民创业致富名副其实的带头人。
从一名普通的百姓,到优秀党员,再到人民群众满意的党总支书记、主任,七、八年过去了,时云珠没有真正轻松休息过一天。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要说不累是假话,但再苦再累也得挺着,既然挑起这个担子,就得承担责任。”正因为他这种认真细致、务实肯干的作风,南温河街道社区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的前列。因工作成绩突出,时云珠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2016年荣获“全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面对荣誉,时云珠说,这是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们脚踏实地、共同努力的成绩。他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把南温河街道社区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