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如何在实践中培养新闻敏感度
2017-03-28王婧雅
文/王婧雅
谈到作为一名一线记者如何培养新闻敏感,首先不得不说的是什么叫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其实就是记者发现和判别新闻的敏锐能力。具体来说,包括能否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政治敏感);能否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能否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能否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能否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遇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在西方,新闻敏感又被称为“新闻眼”和“新闻鼻”,这一深刻的借喻也说明了记者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要靠锐利的眼光和灵敏的嗅觉。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见到有些记者总是源源不断的拥有着新闻线索,他们的线索好像总也采不完、稿子总也写不完;还有些记者却整日“闹稿荒”,为找报道题材而苦恼。即便是同样一个新闻事件,有的记者写出的报道不仅信息量大,且内容深刻,让受众过目不忘;还有的记者则写的寡淡如水,甚至无法吸引受众读完。这两类记者间的差异其实就在于新闻敏感的强弱。
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千千万万,可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新闻。那么,该如何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新近事情中,挑选出具有较高新闻价值,能够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吸引更多受众关注的事件来报道呢?接下来,本文也将从4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论述。
首先,政治敏感应该是记者新闻敏感的第一来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件建设事业的舆论阵地。作为一线新闻记者,如果没有足够敏感的政治意思,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够熟悉,领悟不够透彻,就无法在新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性是新闻的重要特性。
因此,记者首先得是一名“政治家”,只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及时准确地抓住社会中的亮点、焦点、热点、难点和疑点,写出来的报道才能摸得准时代的脉搏,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次,要想培养新闻敏感要常保一颗好奇心。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也必须是一个立于时代潮头,善于在事物初露端倪时就见微知著,发现新苗头和新动向的消息灵通人士。
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常保好奇心。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好奇心不代表猎奇心,好奇心是作为一名一线记者,在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时,要用脑思考、用心探索,敢于怀疑、敢于批判,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并寻根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研究和分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现象,积累到多种多样的知识和素材。诚然,通过观察、研究、分析和积累,也会使思路更为开阔,头脑更为敏捷,这样对于新闻的捕捉能力自然也会变强。
第三,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深入一线,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好新闻是用双脚跑出来的,不是在家闭门造车想出来的。”我们国家的新闻事业一直强调群众路线,强调为人民服务,这要求记者必须深入群众中,写他们的事,写他们爱看的事。记者只有了解人民群众,才能迅速、及时和准确地采写到群众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新闻,以及他们所需要的新闻。在新闻实践中,记者要深入各行各业,与群众交朋友,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写出喜闻乐见,贴近性、服务性强的报道来。
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穆青也曾说过,“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一天也不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实际和群众是新闻的源泉,没有了源泉,新闻工作的生命就要终止。”这不仅说明了,一线记者想要采写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报道,就要深入社会实践中去,向群众学习,只有双脚沾满泥土气息的报道才是好报道。更深刻印证了,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基层也是最能培养和锻炼记者新闻敏感的地方。
最后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是要学会画龙点睛,直白的说就是学会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一个优秀的记者,绝不是一个单纯只会发现一般性新闻,报道常规性新闻的从业者,而应该是一个要探寻和挖掘那些往往深藏不露但含金量高的事实,追求并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然而,捕捉新闻背后的新闻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有的记者情况掌握得不老少,线索和事例也了解的很详细,但就是找不到“兴奋点”,一下笔就落入俗套,写出来的报道表面上看起来面面俱到,但实际上更像流水账,毫无亮点和新意。这种只会“画龙”,不会“点睛”的记者,其实就只领悟了培养新闻敏感的基本功,但没有学会更深层次的筛选和比较法。
培养新闻敏感、发现新闻线索不单是去搜罗情况,还应是一个有着缜密思考的过程,并不断创新思维、变换视角,分析归纳哪个报道角度最新颖,也最受受众欢迎,而这一思考其实就是一个“淘金”的过程,能帮助记者透过现象看本质,剥开新闻背后的新闻。
[1]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J].华夏出版社,2004-1.
[2]徐列.在追问中逼近真实[J].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6.
[3]康文久.新闻敏感系列谈[J].新华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