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举措探析
——以重庆市为例
2017-03-28王晓萍
王晓萍,刘 茜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北碚400715)
基础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举措探析
——以重庆市为例
王晓萍,刘 茜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北碚4007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有助于基础教育焕发新活力。本文分析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着重阐述重庆市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基础教育的具体举措,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的意义。
基础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文化剧烈变迁,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在一点点被侵蚀。随着文化生态的变化,我国几千年以来口传身授的传统民族民间活态文化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消失或变迁、演化的现状和趋势,我国众多“非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巨大挑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基础教育是否应该承担起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非遗”地区的基础教育,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基础教育双方生命力的勃发。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重庆市基础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渐渐发展为双赢局面。
一、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基础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珍贵的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产生于保护的需要,并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群体或团体随着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①。
根据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授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人类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过程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从历史角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包含了更多随时代变迁而容易淹没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1]。
(二)重庆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自治县)。户籍人口3 371万人,常住人口3 017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总人口数的6%。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重庆域内水系丰富,流经的重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②。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11项③,以及数量众多的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重庆历史文化的发展,展现了当地人民真实而多彩的生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意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学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可以让广大中小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阵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同时,让广大师生了解与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丰厚的土壤。
对基础教育而言,一方面现存的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道德观念,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以重庆走马镇民间故事为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镇民间故事流传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已有四五百年历史。这些民间故事主要包括动植物传说、民俗传说、生活故事等。这些故事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数量巨大,讲述者众多。其中,不少传说和故事折射出人性美,宣扬了勤劳、善良、孝顺、公正等优秀品质。如《是相不是相,难过走马岗》传说,宣传儒家“仁爱”的思想,阐释了人间自有真情、做人要懂得感恩的道理。因此,学生通过认识和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能够在这些作品蕴含的道德取向指引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体现了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保留了民族特有的心理模式、意识形态等,极富精神传承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可以让民族精神通过后天教育、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小学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重庆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举措
(一)传承教育基地建设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携手重庆市中小学建成了一批传承教育基地。例如:(1)2012年10月29日,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金桥小学被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桥吹打传承教育基地”。(2)2013年11月28日,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五小学校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涪陵御锣传承教育基地。(3)2014年2月10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柱土家啰儿调传承教育基地在枫木小学正式命名挂牌成立。(4)重庆梁平县教委与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培育并命名了西苑小学、来宝小学、双桂中学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非物质文化作为民族(社群)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主体的实际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一种立体、复合式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些活动,其生命便无法实现。”[2]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承载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角色。然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却不容乐观。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数较少,群体高龄化严重。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人共441人,60岁以上约216人,约占总数的49%④。随着大批传承教育基地的建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学校指导,向学校师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让任何一名教师和学生都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可能,大大壮大了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队伍,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传承人的困境。
(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场所,师生依据学校的条件在课内外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等。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3]。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越来越多地走进重庆中小学校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包括智力文化、道德文化、个性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或活动成果。比如:(1)在重庆大足区万古小学,鲤鱼灯舞成为文体活动的必备节目,鲤鱼图案在万古小学的校园随处可见,鲤鱼灯舞演出中蕴含的协作、创新等理念也成为万古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重心;(2)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小学以特色大课堂的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并连续开展了第1、2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庙会活动;(3)重庆市梁平县中小学积极拓展思路,用“非遗”文化扮靓校园文化,并培育了知德文化、礼让文化、凤凰文化、大禹文化、蓼叶文化等有品位的校园文化。重庆梁平县实验小学则用梁平年画制作名言警句、文明礼仪规范等;(4)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开展了“走马古镇民间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作用是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了解、认识世界的窗口。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提高辨别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可以获得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了解工农群众,了解国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4]。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建设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不仅能使校园文化更有内涵、更具特色,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基础教育发展大有裨益。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课程与教学
1.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从来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重庆市中小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课程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美术、体育、语文、历史、社会等课程中进行渗透。如重庆市万盛区丛林学校将面塑学习融入美术课程中,并在每周设置三节面塑学习课程;重庆市铜梁二中将“铜梁龙舞”融入体育课程中,每个班、每个年级都有一支舞龙队。(2)开发校本课程。所谓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5]。近年来,重庆各中小学纷纷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如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小学校开发了楹联校本课程,传承楹联文化;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五小学校开发了“涪陵御锣”校本课程,传承涪陵御锣;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开发了泥塑校本课程,并建成了泥塑操作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课程使学校课程学习的范畴扩展到更广的领域,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点,增进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材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重庆各中小学积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教材。(1)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语文、美术、音乐等教材。如重庆铜梁龙舞被西南大学出版社编入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民族民间歌舞瑰丽多姿》。(2)编写地方教材。如重庆市铜梁县教育局组织专家编写了《铜梁龙舞艺术》简装本,作为地方教材纳入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学。(3)编写校本教材。如重庆市梁平县实验小学编写了《梁平年画》校本教材,用于梁平年画教学;重庆市巴川中学组织专家编写了一套适合初中教学的《铜梁龙灯》校本教材在本校试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教材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也让非物质文化知识普及更加生动活泼。
四、结语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重庆市中小学基础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果,让年轻一代在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中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使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基础教育实现互利共赢。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重庆市中小学基础教育仍有很大空间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挖掘。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必将呈现出更广阔的前景。
注释:
①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概念及所包括的范围做了详细界定。
②见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重庆概况.网址为:http://www.cq.gov.cn.
③数据通过查阅重庆市文化委员会网站和相关报道进行统计。截止到2014年12月,重庆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44个(将金桥吹打和接龙吹打算为两项)。2016年6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至此重庆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511项(第一批62项,第二批97项,第三批119项,第四批110项,第五批123项)。
④数据由重庆市文化委员会网站2014年11月20日发布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人名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人年龄统计得来。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3]谢文平.论校园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发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23-25.
[4]杨新起,吴一平.校园文化建设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穆刚
Analysis on the Measures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Basic Education——Taking the City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WANG Xiaoping,LIU Qian
(Fa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 Chongqing 400715,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basic education is ongoing.The comb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basic education,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new vitality of basic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Chongqing,focuses on the practice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u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Chongqing,and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basic education.
basic education;inheri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122
A
1673-8004(2017)02-0019-05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04
2016-03-17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础项目“巴渝非物质文化传承之教育机制研究”(13SKB001)。
王晓萍(1992—),女,四川达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刘茜(1963—),女,重庆市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