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捷咏花词浅析

2017-03-28卞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蒋捷词作词人

卞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蒋捷咏花词浅析

卞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南宋遗民词人蒋捷的咏物词是其词作中的重要部分,而其咏物词又以咏花词最为有名。蒋捷的咏花词分为纯粹咏花和咏花寄托两大类,蒋捷在咏花词中常常以花自喻,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作为一个漂泊词人,蒋捷咏花词中经常流露出一种黍离之悲和对故国深深的思念之情。蒋捷在创作咏花词时善用典故,使用今昔对比、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遣词造句上也很有讲究,注重字词和语句的运用。

蒋捷;咏花词;思想文化;语言特色;审美意蕴

陆机《文赋》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①感时叹物一直是宋词中不变的主题。咏物词通常寄托深远,而花又是历代词人十分喜爱的吟咏之物。在《全宋词》及其补辑所录的宋词中,咏花词共有两千多首。宋代词作中有许多歌咏花木的脍炙人口的词句,例如辛弃疾咏牡丹之“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苏轼咏荷花之“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李清照咏菊花之“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为“宋末四大家”之一的蒋捷,同样喜欢填咏花词。

一、蒋捷咏花词的类别

蒋捷《竹山词》现存93首又一阕,咏花词共11首。其中咏梅花2首,咏荷花3首,咏木芙蓉1首,咏牡丹花1首,咏菊花1首,咏桂花1首,咏黄葵1首,所咏不明1首。蒋捷的咏花词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纯粹咏花,另一种是咏花寄托。无论有没有寄托之意,咏花词都是词人对审美对象的思考。纯粹咏花的咏花词是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赞美。而在有所寄托的咏花词中,咏花不单单只是赞美美好的事物,而且是词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②蒋捷更多借咏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据统计,《全宋词》中最受词人宠爱的花是梅花。断桥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洁傲岸,小园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娴静淡雅,白雪下“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的玉洁冰清,梅花具有令人着迷的特质。蒋捷亦被梅花吸引,留下了2首咏梅佳作。一首《水龙吟》是为落梅招魂而作,杨慎《词品》评之:“其词幽秀古艳,迥出纤冶秾华之外,可爱也。”另一首《翠羽吟》以残雪淡月下的悠悠梅韵,牵出一丝缥缈之感。这首咏梅词改编自《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树下》,故事情节丰富,用语灵动自然,意境优美。

除梅花外常咏之花还有莲花。蒋捷咏花词中咏荷花的词作最多,共3首。《昼锦堂·荷花》用词别致,风格特殊。《燕梁归·风莲》意颇深隐,结构亦新,《蝶恋花·风莲》纯粹咏物,相对俚俗。3首词各有千秋,但就意境而言,《蝶恋花》相对差了些。《蝶恋花·风莲》这首词单纯描绘风莲的娇态,虽文笔细腻但无深意,着实浅薄。《昼锦堂·荷花》写法奇特,直接把荷花誉为仙女玉妃,通过写和仙女邂逅的故事表现花和人高雅忠贞、无邪清正的高尚品德,颇有《楚辞》人神交接之风。《燕归梁·风莲》一词怀古伤今,想唐朝歌舞升平后发生安史之乱,看今朝宋朝重娱偏安现国破家亡。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评此词:“然则‘见荷花被风吹’者,原为起兴闲笔,这里倒装在后,改成以景结情,并不是真的题目。词中用风莲喻舞态,而不是用舞态喻风莲。文虽明快,意颇深隐,结构亦新。”③

二、蒋捷咏花词的艺术特色

蒋捷的咏花词在遣词造句上很有讲究,《昼锦堂》“鲜风支尽蝉粮”,用“鲜”字形容风,表现清爽新鲜的感觉。因蝉以露为食,所以用“蝉粮”代表露水,词作不用庸词,语句新鲜易懂值得品味。这里的“支”义为支付,用透支蝉粮代替吹干露珠,更加活泼生动,韵味无穷。“驻媚景、别有仙葩,遍琼甃小台,翠油疏箔”,此处“甃”与“油”两字用得很精妙,名词作动词用,将小台的垒砌之音和竹簾的流丽之色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高阳台·芙蓉》中“霞铄帘珠,云蒸篆玉”八字诠释了芙蓉花色彩艳丽,用词精练准确,丰富生动,被冯煦《篙庵论词》指为“字雕句琢,荒艳炫目”。这样字雕句琢使得蒋捷的咏花词更加细腻精致,富有魅力。

《蝶恋花》中有“红低欲蘸凉波浅”句。红色的莲花在风中摇摇欲坠,快要触及水面却又还未触及水面。微风吹过,水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水色轻轻浅浅。七字涵盖了如此多的内容,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再如《步蟾宫·木犀》“绿华剪碎娇云瘦,剩妆点、菊前蓉后”,用“娇”和“瘦”来形容物,使云彩和桂花有了人的姿态,拟人化的形容让诗句变得形象生动。“娟娟月也染成香,又何况、纤罗襟袖”句中“染”字用得极好,有种逐渐渲染的感觉,十分自然。卓人月《词统》中赞道:“刘叔安词‘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簾花碎’,‘吹’字不如‘染’字。”④由此可见蒋捷在遣词时自有一番思量,笔触细腻精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蒋捷的咏花词善用今昔对比,用昔日的繁荣昌盛和如今的萧条冷落作对比,突出词人内心的茫然无措和愁绪别恨。词作《解连环》中,天津桥依旧但故国不再,往昔繁盛热闹的洛阳牡丹花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永久的记忆。也许不曾失去就不会知道拥有的珍贵,过去国家如此繁盛,而今却国破家亡,所到之处一片萧条寂寥。今昔对比,落差巨大,更加凸显出词人茫然无奈、悲痛愁苦的心境。昔与今,盛与衰,喜与悲,这多种因素的交织让词作更有内涵。

蒋捷的咏花词善于用典,这一点很有稼轩之风。如咏梅时用罗浮山偶遇梅仙的典故,咏木芙蓉时用芙蓉城的典故,咏牡丹时用长安牡丹和杨贵妃的典故。词作中运用典故,简明精练,既显示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又让词作充满内涵。浅显易懂的典故使得整首词意蕴丰富,表达精练自然。

蒋捷的咏花词还善于以景结情。借景抒情,也就是言情却不直接抒情,含蓄蕴藉的意味通过这样的手法表达出来。如《翠羽吟》中:“绀露浓,映素空,楼观峭玲珑。粉冻霁英,冷光摇荡古青松。半规黄昏淡月,梅气山影溟濛。”这里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幽然清冷的气氛,赞美梅花冰清玉洁,超凡脱俗。再如:

冷淡是秋花。更比秋花冷淡些。(《南乡子·黄葵》)

翠吟悄,似有人黄裳,孤伫埃表。(《探芳信·菊》)

这两句对秋花的描述传达出词人凄苦寂寞的心境,秋花的寂寥暗含着词人的离愁别绪。在经历过国破家亡、羁旅漂泊后,秋景已经被人赋予特定的情感,悲伤困苦的心情似已融入景色中,情景交融。这种抒情方式更加委婉含蓄,比直接表达愁苦的心情更加动人。

词人咏花,多以自况。正如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所说,“昔人词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矣”⑤。这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有我之境”不谋而合。他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⑥词人经常以花自喻,咏花大多是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蒋捷的咏花词情感调动充分,感情色彩丰富,作品十分情绪化。如《南乡子》:“到处芙蓉供醉赏,从他。自有幽人处士夸。寂寞两三葩。昼日无风也带斜。一片西窗残照里,谁家。卷却湘裙薄薄纱。”黄葵本没有情感,因为看花之人有情感,所以人眼中的花便也有了情感。词人眼中花色清浅的黄葵是高尚淡漠的。这种以景结情的抒情方式委婉而含蓄,富有深意和韵味。

蒋捷的咏花词所咏之花种类繁多,所寄托的深意常常令人深思。蒋捷收各家之所长,在宋末词坛上卓然成家,其咏花词别开生面,极富个性,兼融豪放派词流畅清奇和婉约派词含蓄蕴藉的风格特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毛晋竹山词跋》说其“语语纤巧,字字妍倩”,刘熙载《艺概》则称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并誉竹山词为“长短句之长城”。

三、蒋捷咏花词的审美意蕴

《题竹山词》云:“竹山先生出义兴巨族,宋南渡后,有名璨字宣卿者,善书,仕亦通显。子孙俊秀,所居擅溪山之胜。故先生貌不扬,长于乐府。此稿得之于唐士牧家藏本,虽无诊次,庶几无遗逸云。”⑦可见蒋捷出身世家,少时过着“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虞美人》)的浮华生活,不知愁滋味。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让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尽忠朝廷的思想抱负。咸淳十年(1274年)蒋捷高中进士,当时朝廷为避免内乱,政策上重文轻武,导致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但军事实力薄弱,难以抵御侵略。在蒋捷准备一展身手之时,南宋因难以抵御侵略灭亡了。南宋灭亡之后,蒋捷坚决拒仕元朝,从此隐居竹山,开始了“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虞美人》)的流浪羁旅生活。

蒋捷的咏花词基本写在南宋国破之后,在动乱纷繁的时代背景下,抒写他对故国的思念、对自身遭遇的伤感。漫长的羁旅生活丰富了蒋捷词作的内涵,黍离之悲是他词作中最为常见的感情,几乎贯穿其所有咏花词。壮志难酬的愤懑、思念故国的哀伤和国破家亡的悲愤多重情感交织在一起。

《小重山》词,寄托人世寓意。蒋捷年轻时曾高中进士,国破后四处颠沛流离,与词中花儿从天堂坠入地狱的遭遇无二致,对花的感慨也可以看作是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词人写花的命运其实就是诉说自己的遭遇,世事无常,凄哀愁苦的情绪尽显。“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高阳台·芙蓉》)暗示了繁华不再,国家灭亡,流露出词人凄苦惆怅的怀念之情。“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高阳台·芙蓉》),这一梦境的描写恰恰体现了宋亡之后词人恍惚不定的心态,表现国破后的凄苦之情,以哀调配怨情,凸显亡国后的愤慨。每一句看似平常实则暗含深意,流露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凉。

再如《解连环·岳园牡丹》:

……自长安路远,腻紫肥黄,但谱东洛。 天津霁虹似昨,听鹃声度月,春又寥寞。散艳魄、飞入江南,转湖渺山茫,梦境难托。万叠花愁,正困倚、钩栏斜角。……

词人感叹北宋洛阳牡丹繁盛之景,隐喻北宋亡国后纷繁复杂的心情。

第一句描摹牡丹在风中尽态极妍,寄托繁华易逝之感和词人的故国之思。后三句抒发物是人非之感,听闻杜鹃啼鸣,春天又在寂寥中过去了,暗喻北宋亡国,词人备感寂寞。上阕写亡国后的悲愤和无奈,表达故国不再的愁苦心情。下阕以梦境之难以寄托写现实生活的凄惨,表达词人茫然无奈和悲痛愁苦的心境。“万叠花愁”更是寄托了词人的万千思愁。句句景语皆情语,通篇融情入景,含蓄委婉地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再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燕梁归·风莲》)风起之日即花落之时,将花景与国运联系在一起,用莲花在风中舞动来表现动荡无助的感觉,暗含词人宋朝覆灭后无可依托的惶恐感,反映了词人经历了惨痛遭遇后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花品系人品,从词中不难看出蒋捷的品性。蒋捷坚决拒绝入仕元朝,如此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的个性在其咏芙蓉、黄葵和菊花词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如《高阳台·芙蓉》:“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以“臞翁”自称,过清贫的生活,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表明作者与芙蓉城主石曼卿志趣相投,再次强调此人“清寒”的本性。《南乡子·黄葵》中写到“更比秋花冷淡些”,黄葵淡漠,不与俗花为伍,正如词人淡泊名利,不屈服于元朝统治。《探芳信·菊》中菊花凌寒傲霜的身姿让人联想到陶潜的傲世情怀。对菊花和陶渊明精神的赞同正是词人淡泊清傲的体现。

歌咏迷醉的桂花和娇嫩的荷花则表现出蒋捷不流世俗的高洁品性和忠贞美好的人格精神。“人间富贵总腥膻,且和露、攀花三嗅”,不直言桂香,而是用世间他物的臭来衬托桂花的香,以俗世凸显高洁忠贞。“腥膻”除了指世间污浊外,还兼喻对元廷的蔑视。莲花本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昼锦堂·荷花》中,花与人“试酌清觞”,亲近有佳,暗示词人拥有荷花般高雅正直的个性。梅,岁寒三友中傲骨铮铮的代表。《翠羽吟》中展现了梅不畏寒、忍孤独、颜纯洁、散暗香的独特魅力。梅映衬人,词人高洁孤傲的品性由此体现。

蒋捷咏花而不凝滞于花,他对花的吟咏不仅表达对花的喜爱,更是托物言志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吴梅在《词学通论》中说:“咏物之作,最要在寄托。所谓寄托者,盖借物言志,以抒其忠爱绸缪之旨。”⑧花只是一个美的意象,词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是花所寄托的高洁品质。从美学角度看,蒋捷的咏花词已经超越了寻找美的事物,重点在追求美的本身。梅花寄托着高洁傲岸的品性,芙蓉寄托着忠贞正直的品格,菊花寄托着淡泊超俗的心性。

细品这些词,作者抒发的内涵已超出了狭隘的故国之思和身世之哀。人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到蒋捷对人生、理想、价值等问题的思考。例如“待携尊、醉歌醉舞,劝花自乐”(《解连环·岳园牡丹》),万千的愁绪如何发泄?就醉饮花间,自娱自乐吧。此处借酒消愁也是对故国之思的排解,虽是无可奈何之举但也可以看出词人豁达的人生态度。活在世上必会有忧愁之时,人们不应当一味烦闷消极,而应该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排解发泄。再如“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高阳台·芙蓉》),因为爱花,干脆自己建造一个小花城。这是一种出世避世的道家思想。一般人爱花会选择去繁花遍地之处赏花,而词人爱花却选择独自栽种欣赏。无意追寻众人的脚步或追赶潮流,自己喜欢,心有乐土就足够了。对待世事,蒋捷有时又过于消极,“劝花休苦恨天天。从来道,薄命是朱颜”(《小重山》),不与上天争辩,透露出宿命论的意味。自古红颜多薄命,命定如此无法反抗,与其痛苦挣扎不如顺其自然,接受现实。

注释:

①张怀瑾:《文赋译注》,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20页。

②沈祥龙:《论词随笔》,中华书局,1986年,第23页。

③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73页。

④⑦杨景龙:《蒋捷词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236页,第351页。

⑤王气中:《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47卷。

⑥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页。

⑧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7页。

责任编辑:赵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3.006

2016-11-14

卞瑄(1992— ),女,硕士研究生。

I207.23

A

1673-0887(2017)03-0025-04

猜你喜欢

蒋捷词作词人
《北京测绘》编委蒋捷教授当选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秘书长
清代中后期词坛对蒋捷及其《竹山词》的接受——以常州词派为核心
词人的职业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蒋捷·虞美人 听雨》
林逋梅妻鹤子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