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017-03-28赫盛杰
■/赫盛杰
新常态下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赫盛杰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延续“积极+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既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在实际内容、实施重点和操作手段上有新的用意和变化。准确理解新常态下稳中求进、辩证施策的主基调基础上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新用意、新取向,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新常态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这表明,我国实施“积极+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连续进入第7个年头。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延续该政策组合,既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在实际内容、实施重点和操作手段上有新的用意和变化。准确理解新常态下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依据: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视角
关于宏观调控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理论与实践,是基于宏观经济学展开的。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在经典教科书《经济学》中写道:“对于最适宜赤字规模发生影响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合乎需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宏观经济政策有两种主要武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也认为,“财政政策工具或货币政策工具并不能完全符合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需要:充分就业、高增长和物价稳定。选择最优的政策工具组合因此成为政策制定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当我国政府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任务来实施时,致力于研究导致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机制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能给我们很多启发。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只有在假设外生给定的技术进步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稳定的经济增长,但它没有说明技术进步的源泉在哪里。以保罗·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为代表的贡献经济增长理论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强调技术的内生性和有效的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认为要想获得更多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政府就必须鼓励技术进步、鼓励资本积累,同时有效增加劳动供给。因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社会生产领域中注重技术创新和新增生产资本的技术水平,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在社会经济领域强调外溢性强的公共资本积累。在此背景下,政府干预的很大部分是供给方面的政策,即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应当从以往重总量短期平衡为重点,转为以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重点,尽可能减少经济波动对社会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注重在加强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改善经济结构、保护环境资源等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因素方面加大政策力度。对于短期经济波动问题,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可应用财政政策进行总量调控。对于宏观经济的短期总量波动,应更多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在此过程中,应注重财政政策包括国债发行、赤字规模等的稳定性,为货币政策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增加可控性,减少不可控性和风险。如:通过减少预算赤字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提供税收激励来增加投资,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为研究与开发支出提供税收激励等。
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近年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步发展,这是得益于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我国稳定经济增长任务虽然繁重和艰巨,但新常态下潜力十分巨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逐步改善,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等,这些都为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因此,在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人口红利式微、资本积累的低效率困境、创新能力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以及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换句话说,适应放缓了的经济增长速度,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挤压、排解过剩和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和产业升级换代,重构适应新常态要求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的同时,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切实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与此同时,政府“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在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激发新增长点的潜力和活力,做好新兴产业的加法和乘法,创造更多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和制度环境。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赋予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新的内涵和深意。“加大力度”的主要表现是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以及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的多种情形下,有理、有为、有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显得尤其重要。新常态下多个领域都需财政政策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发挥更积极、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多方面效应:通过“营改增”改革,减轻服务业税负水平,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借助资源税、环保税的定点调控,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满足公众对良好生态的需求;通过调整完善税费政策,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在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创业就业、做好扶贫工作等社会政策托底方面,亦需要财政支持、精准发力。
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灵活适度。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显而易见,2017年货币政策虽然将延续以往的基本基调,但政策内涵将发生重大调整。总体而言,货币政策将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在“微刺激”常态化的作用下采取相对宽松的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措施,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及时性。一方面,由于我国面临货币存量大、杠杆率高、负债率高等问题,因此货币政策还需要保持稳健基调,需要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另一方面,在当前融资依然“难且贵”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需要下大力气消除经济运行中的“梗阻”,让“金融血液”源源不断流入实体经济,让广大企业获得更充足的发展动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鼓励民营银行积极发展,加大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力度来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提供更多“量身定制”的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必须把防控财政金融风险放到更加显著的位置,主动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不能因为严重过剩产业、影子银行、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的风险累积影响经济全局稳定,要按照严格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
三、优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政策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当务之急,是合理确定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分工模式,在全面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中推进一系列配套改革的逐步落实。
(一)合理确定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分工模式
总体来说,货币政策在总量调控方面较为有效,而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更加有效。因此,在出现短期经济波动时,一般较多运用货币政策手段,但如果经济波动的根源主要来自结构性因素包括总需求结构和总供给结构,那么单纯运用货币政策将难以奏效,而需要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作用正在由“熨平短期经济波动”向“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方向转变。一味地“反通货膨胀”或一味地“促进经济增长、熨平经济周期”都不可取,也就是说,囿于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来进行宏观调控可能有误。根据罗默和卢卡斯等提出的新增长理论,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持续长久的源泉和动力。一国要想取得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就必须尽可能增加自己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获取这些要素产生的递增收益。因此,政府必须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进行更多地投资,采取适当的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政策保障,使企业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不仅要促进供求总量上的平衡,更要对经济结构做出合理优化,为经济长期增长做出贡献。简言之,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要通过促进货币环境包括货币供应、信贷供应和利率水平的稳定,为解决各种主要来自供给面和其它领域与渠道的问题创造有利条件。通常对短期的需求总量波动,才可以更多地采取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应主要依靠财政政策。
(二)在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宏观调控政策
一方面,扩大投资仍是防止我国经济进一步下滑的主要手段,同时兼顾刺激国内消费。因为消费增长依赖国民收入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短期内无法出现本质性改善,而扩大内需、提升消费也难以主动控制,而只能被动接受。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应当将扩大消费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上,尤其是要增加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努力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净出口的依赖。同时,还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唯有如此,才有可能避免“过热——过冷”的不断循环的局面,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引导城乡居民扩大即期消费。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当进一步改善消费者的融资环境,注重利率与信贷的调整对消费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显著的特点,决定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变动因素特别强烈,问题十分突出。看似总量不平衡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却很可能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包括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多个方面,而且开放经济背景下,这些结构性问题更容易传递总量问题。
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必须把改善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作为主要目标,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财政货币政策要努力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部门所得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低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第二,财政货币政策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改善生活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各种自然生态空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第三,财政货币政策要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构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政投融资体制,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加快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第四,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区域经济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发展。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主要抓手,紧盯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第五,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降低我国经济的贸易依存度,减轻国际收支对国内流动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压力。
(三)推进财税、金融体制相关配套改革,优化宏观调控政策环境
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指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要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掌握认识发展趋势和准确分析经济形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发现和使用经济人才、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就财税改革而言,既要推出预算绩效提升、转移支付、地方债务、税种改革,又要深度谋划预算管理改革、税制改革和中央地方体制关系等有利于长远安排的改革举措,这不仅是增强财政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的现实需要,而且还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机制保障。就金融领域改革而言,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存款保险制度、“人民币”走出去、汇率机制优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金融领域的改革亦须统筹推进、稳步实施。总之,只有更加注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国际收支等相关政策的综合协调和合力效应,才能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满足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N〕.光明日报,2016-12-17.
[2][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3]王旭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理论与中国经验〔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11.
◇作者信息:兰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
◇责任编辑:哈明晖
◇责任校对:哈明晖
F8
:A
:1004-6070(2017)04-0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