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高校学分互换实施模式及规范问题研究
——以新余为例
2017-03-28周淑芬
周淑芬
(新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新余338000)
高校学分互换,主要指学生除了完成本身的学习课程之外,还学习其他专业或到其他院校修读相关课程,所得学分都可以得到本校的认可。也就是说,各个院校之间互相认可对方的学分,使得学生可以顺利实现学分互换,从而实现校与校之间的学生流动学习。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分互认模式,主要有辅修专业培养合作、跨校选课、课程免修、学生交流等模式。新余是江西省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新余的本科有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等,专科有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等。新余推行高职本科为表率、高职大专占主导地位、中职为补充的职业化教育格局的构建,从而呈现出较为完善的既含大中、本专教育、又有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不同类型职业教育体系。为了加快职业教育集约发展,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迫切需要在各校实施学分制基础上构建不同类型高校的学分转换互认机制。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及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和工作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新余市教委和高校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新余多所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高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合作精神,正积极组建教学协作组推行跨校的合作办学。
一、高教学分互认的实施模式
高教领域学分互认的实施模式主要包括跨校选课、开设辅修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学生交流以及课程免修等几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
(一)辅修专业培养合作
辅修专业合作课程是我国目前比较高级的学分互认的学生培养实践形式,主要基于联盟内合作院校所提供的跨校选修课程,开展共同合作的辅修专业课程,为联盟内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课程的学历学位证书由合作机构共同签发。辅修专业的开设是基于专业规划的要求而进行设计,课程的设计并不局限于几门独立的课程,而是联盟内的院校通过共同研究,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从整体的专业规划出发,进行专业课程的重新设置,并共同进行设计与开发,形成更具吸引力的辅修专业。
目前的辅修专业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一个学校独自开设课程,其他合作院校的学生可以申请学习,所修学分得到本校的认可;二是由多所学校合作,共同开设辅修专业课程,供联盟内所有院校的学生学习,所修学分得到联盟内院校的共同认可。前者类似于跨院校的专业共享,后者则更趋于高等院校的专业共建。
(二)跨校选课
跨校选课是我国目前高校跨院校学分互认的主要形式。学生由所在学校派到合作院校进行选修课程学习,所得学习得到两所学校的认可。跨校选课的课程往往是合作高校的特色课程,是一种资源共享式的学习方式,由此充分发挥高校特色资源的价值。相对于辅修专业合作来说,跨校选课是一种更容易实施的学分互认方式。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联盟的学分互认,大都是从跨校选课开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网上选课系统逐渐成为跨校选课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学生的跨校选课学习提供了便利。
(三)课程免修
课程免修主要指学生经修习取得相关专业的合格证书,所得学分得到学校认可,因此,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不必再进行该课程的学习。课程免修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成人教育领域,学习者的一些课程学习活动得到继续教育机构的学分认可,因此,免除了对该课程的重复学习,一方面节约了学习时间,一方面节省了教育机构以及学习者的经费支出。例如,一些已经获得国民教育学历的毕业生,其原有的课程学分,在6年内都有效,在参加第二专业学习时,在新专业中,如有与原所学课程重复的,则可认可其原有的学分,对该课程予以免修免考。公共基础课程的学分,在15年内都有效。
(三)校际学生交流
校际学生交流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学分互认形式,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及发展水平,将学生选派到合作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同样,也接受对方选派学生到本校交流学习,双方相互认可课程成绩与学分。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合作学校之间进行全面的教学资源共享,还有全面的学术交流,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国内的校际交流,同样,也适用于国际间的高等院校的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校际学生交流的学习时间,一般分为一学期和一学年。校际交流的形式,合作学校通过签订交流与合作协议,达成学分互认的共识,确保学生的学分能够获得双方的认可。校际学生交流有利于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变,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出新的途径。目前我国的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普通高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如在校生可以通过申请,获准成为“交换生”,在合作联盟内的其他学校中进行为期一学期或多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所修学分得到合作联盟高校的共同认可。这种教育模式既有利于发挥各个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更有利于学生拓展学习视野,丰富学习阅历,提高高校的人才素质。校际学生交流与跨校选课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前者要求交流的学生在交流学习期间必须驻留在非在籍校中进行学习,学习一般以时间来计量,如交流学习半年或一年;后者主要是学生选修了非在籍校中的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习不必驻留在非在籍校,学习一般以课程的完成来计量,如选修一门课程,或选修多门课程。
二、新余课题互选、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课程的互选,大都得到政府或政府属下相关机构的协调与指导,并处于法律的约束与规范之下。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互选以及学分互认,基本都是各高等院校出于合作目的而自发发起的合作活动,缺乏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在规模上还不成系统。由于在国家层面上就缺乏政策支撑,省级层面更没有强有力的约束与指导,以致已经实施的校际合作与交流大都无法深入进行。
(二)新余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范围有限
当前,新余高校开展的校际选修课合作,主要集中在空间距离相对较近的相邻学校之间进行,学生跨校选修的范围较小。此外,校际学生交流也局限于互相签订了合作协议的高校之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教学资源共享与学习交流,使学生流动比较困难。
(三)可供选择的课程类型相对单一
目前已经开展的学分互认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公共选修课方面,在专业课方面的课程互选,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课程范围比较窄,选择性还很低。
(四)尚未形成完善的硬性选择、认可机制
目前虽然各高校基于合作协议,在开设校际选修课、跨校学生交流等方面都不断进行探索,并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以及规范机制的约束,合作相对比较松散,缺乏硬性约束力,对于课程学分认可标准、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等,都尚未形成规范性的认证机制。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课程互选发展还很不成熟,需要对操作细节进行深入的探讨。
三、解决方案
(一)努力拓展校际学分互换的广度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事关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与发展,关系到未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构,更关系着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大计,因此,应从国家层面进行法律体系建设,以确保高等教育资源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地进行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保证大范围的学习交流与人才流动有序进行。新余高等教育系统可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则,通过积极的合作,深入探索教育资源共享的最佳方式,保障课程互选更具操作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与支持高校间的学分互换合作活动,协助高校总结经验,通过推广成功经验,适时扩大高校学分互换的系统建设。主导并组织相关专家对高校的学分互换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广泛收集广大师生对学分互换的反馈意见,为高校提供积极的建议与意见,加强对高校学分互换的动态管理。
(二)完善高校学分制,提高高校对学分标准的认识
目前新余高校的学分制还没形成统一的机制,各高校之间还普遍存在学分不能沟通的情况。在教学管理上,各高校既有实行学年制的,也有实行学年学分制以及完全学分制的。在学分设置上,标准与要求更是千差万别,这些都成为实施高校学分互换的障碍。为此,可以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以国家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为主导,对各高校的学分标准与要求进行商榷,以最广泛的适应性为基础,制定出统一、规范的学分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模块设计与课程设置。如建立统一的普通教育模块、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课程模块等。
(三)要建立高效的教育信息服务系统
规范统一的学分互换制度,将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信息交流,为高校的广大师生以及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现代化的区域性高校学分互换管理系统,将有助于实施区域高校之间的学分互换以及信息交流。系统内容主要包括:学分互换的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学分互换的管理制度;学分互换课程的选课指南;区域合作院校的互选课程简介以及任课教师的介绍;各高校学分互换管理机构以及负责人介绍。以上相关数据,都能通过平台数据库查询与使用。从国际高等教育的经验来看,通过校际选课,给学生提供更多跟专家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在这方面,新余的高校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各高校的优势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同时,通过完善网络平台的选课系统,扩大选修课程的范围,建立系统为联合体内高校的教学信息共享、科研信息以及校际信息交流提供快捷的通道。尤其为跨校选修第二专业和跨校选课的学生提供网上报名、自主选课、师生网上交流的高效、优质服务,使各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修读学生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共享同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使新余各高校实现真正的自由流动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面共享,使学分互换惠及更多学生,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
[1]陈龙根,陈世瑛.高等教育学分内涵新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96-98.
[2]赵卫平,李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从单一功能到双重功能的转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0):31-34.
[3]李娜.校际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王留栓.墨西哥高等教育评估概述[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1):46-47.
[5]薛天祥.WTO与中国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96.
[6]S.拉塞克.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7.
[7]顾玲玲.高校学分互换规范问题研究——以上海市的几所高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8]吴宏元,郑晓齐.学分互换:高校教学联盟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
[9]成寒.留学美国求生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