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执纪监督“生力军”
——湖北省宜昌市开展“前置监督”筑牢廉洁安全线侧记
2017-03-28通讯员田以洲刘先华向腾蛟
●通讯员 田以洲 刘先华 向腾蛟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执纪监督“生力军”
——湖北省宜昌市开展“前置监督”筑牢廉洁安全线侧记
●通讯员 田以洲 刘先华 向腾蛟
与钱打交道的财政人,怎么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总也不湿鞋”?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摸索出财政内控监督模式,改“最后一公里”问题监督为“事前一公里”的未病检查,把不合规的小问题扼杀在监督的摇篮里,筑牢了廉洁财政的安全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财政形象。
宜昌财政将局机关纪委、各支部纪委、局内部风险控制小组与财政监督局力量整合起来,实现人力资源共享,检查线索互通,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战斗力强的纪检监察队伍。2016年,全局参与纪检监察事项人员达到80%,形成了人人是监督员、事事是监督岗、笔笔资金是风险点的财政监督体系。
同年,宜昌市财政局先后获得全国财政“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等5项省部级荣誉称号,在人大专项工作评议和全面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均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念好常态化检查的“紧箍咒”
宜昌财政机关纪委认真梳理查找财政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的薄弱环节,全方位摸清工作岗位存在的廉洁风险点,组建队伍对重点岗位、易发风险点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提示工作,超前谋划,未雨绸缪,有效防范各类财政风险事件的发生,为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加把“安全锁”。
定期开展内审。抽调局内各科室工作人员成立内审小组,对局内财政收支情况进行独立检查审计,且作出每年不少于两次的规定。内审检查面涵盖局机关各科室和所有二级单位,检查重点为票据反映的业务内容是否真实、是否符合财经纪律、报销手续是否齐全等。检查结束后,向局党组提交检查报告,向全局县级干部、各科室及二级单位负责人通报审计结果,约谈相关责任人,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踪督促抓落实,防止干部在“微小权力”上“栽跟头”。通过这些措施的强力实施,2015年全局内审问题较上年下降了80%,也有效防范了各类财务风险事件的发生。
实行存款对账制度。为避免出现挪用、截留、转移财政资金的现象,宜昌财政在全省率先推行财政专户资金存款余额核对工作,实行独立监督机制,既加强财政资金日常监督,又有效保护了重点风险岗位财政干部。由机关纪委牵头,组织财政监督局对财政资金在银行的存款进行定期集中核对,核对账证、账表、账实是否相符,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严格的制度执行产生了良好的检查结果,自2012年存款对账工作开展以来,宜昌财政没有发生一起财政专户资金被挪用、截留、转移的事件。
重点监督职能科室。机关纪委每年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对具有预算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进行重点抽查,确保财政资金安排到哪里,监督检查就延伸到哪里;财政资金使用到哪里,跟踪问效就落实到哪里。由机关纪委和监督局年初下达检查计划,全年跟踪检查,检查内容涵盖科室的内控制度建设、履行职能以及科室所管理专项资金的计划与执行情况等方面,全力督促业务职能科室尽职尽责,防止权力滥用。
注入日常监管的“防腐剂”
坚持从具体问题管起,强化日常监督,见物见人见细节,抓早抓小抓长远,切实增强财政干部防腐拒变能力,治腐败于“未病”之时。
把握春节、“五一”等关键节点,坚持明察暗访,以强有力的威慑力叫停“节庆腐败”。紧盯中上层干部等重点人群,构筑单位、家庭、社会并行的廉政文化网络廉政体系。实行副科级以上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正科级以上干部实绩月报制,按月填报实绩表,每半年进行一次民主评测;纪委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任前廉政谈话和新任命干部集中向宪法宣誓仪式等工作。
健全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公开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流程清单,开通“宜昌财政”官方微信、微博和预算执行查询窗口,立体发布财政政策、财政数据、财会资讯等重要信息,开辟多个进行信息公开的渠道,便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截至目前,宜昌财政共在两公开网和中国宜昌门户网站上公开省定公开的财政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32项110515万元,公开财政政务信息168条,向社会发布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各种政务信息39条。建立市民网上诉求答复机制,2016年办理群众来信来访100多件,获得社会和群众的好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群众满意率达100%。
出台内控制度,铲除腐败土壤。2016年印发《宜昌市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出台8大专项风险管理办法,建立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节点预警防控机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财政管理责任体系,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水平,有效防控财政业务风险、廉政风险和外部风险,推动财政管理创新,确保干部清正廉洁。如国库收付局在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依照制度规定,收到预算科传送的预算指标后,必须于5个工作日内接收、审核;根据业务科室或国库部门内各相关岗位传递的文件、单据、表格等纸质资料,及时、准确地录入、审核实拨或总会拨款指标;定期对岗位履职及风险防控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对岗位工作进行重点抽查;建立轮岗机制,促进岗位交流沟通,避免个人谋取不当利益,影响指标审核结果。同时监督局对各个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不按规定程序接收、录入、审核预算指标,或审核把关不严等行为,及时发现纠正。
奏响财政改革护航的“进行曲”
纪检监督工作为财政改革保驾护航,有力地推动了宜昌财政改革的发展。湖北宜昌财政打造供给侧改革“五大供给端”等5项财政改革成果受到财政部的重视和肯定。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制定实施《宜昌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财政行动方案》,提出了30条高“含金量”和“附加值”的财政政策措施,整体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方案出台后,成为全省财政系统唯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也是市直部门中唯一的部门行动方案。
争取资金推进大城建设。2016年全市财政部门先后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各类资金突破400亿元。争取外贷资金6亿美元,占全省资金总量的50%以上。多方筹措城市建设资金393亿元,支持100多个城市基础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设立50亿元城市建设基金、50亿元民生PPP基金,用于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的资金需求。八大财政金融产品累计撬动银行贷款140亿元,惠及近800家企业,有力地支持了产业发展,极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
“放缓财政”撑起“快进民生”。坚持民生是为政之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2016年,全市民生支出达到42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78.9%,支出总额和占比再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财政有“力度”、民生有“温度”、幸福有“质感”。为保障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市财政局先后筹措资金2.1亿元,保障308台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按时投入使用,“高颜值”的公交车已成为宜昌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绿色低碳、舒适安全、美观大气、承载量大,新能源公交车改变了人们对宜昌公交车的固有看法,乘坐公交车出行也成了大多数市民的优先选择。同时,宜昌财政又争取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公共交通运行油价补贴,降低公共交通运行成本,间接让利于市民。
化被动为主动、化事后为事前,完善、畅通、清晰、高效、快捷的“前置监督”机制,规范了财政干部行为,保障了重大财税改革政策的落实,“财务报销问题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整治”、“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作风建设专项检查”等工作稳步推进。在各项举措的实施下,宜昌财政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深受社会各界好评,2016年,宜昌市财政局荣获“全省财政监督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应急管理政务信息和公众诉求办理工作先进单位”,激励宜昌财政人在新的工作征程中勇往直前、再立新功。■
(本栏目责任编辑:范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