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高校育人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2017-03-28焦连志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焦连志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0)

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高校育人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焦连志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0)

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是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协力协同,实现“全课程育人、全员育人”,也是肩负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使命的需要,也有助于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的高度出发,提出了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育人这一主渠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他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是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新提法、新的指导方针,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一个重大发展,对今后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它是在有限的课程与课程时间中展开的,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困境,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限性;而且这种有限的效果的保证也有赖于高校其他方面包括其他课程的协力协同,倘若缺少其他课程的协同,甚至是其他课程传递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立的信息就有可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降低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具体来说,其必要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协力协同,实现“全课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需要

2014年11月13日辽宁日报一篇报道——《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关注,报道中引用学生的留言“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该报道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对于这种“呲必中国”的现象,报道总结了部分教师存在“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缺乏情感认同”这三个主要的原因。尽管数据的可靠性有待验证,部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并不代表整体,但的确反映了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专业课教学中存在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同思想政治教育唱反调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固定的,教学时数也是固定的,在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涯的总学时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相对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课程本身就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为人的思想的改造和改变,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更不是短短几百个课时就可以改变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久久为功,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仅仅寄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是不完全现实的;而且退一步讲,即使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达成了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但是高校阶段的学生思想处于易变求变的过程中,求新求异、追逐时髦的思想与思潮本身就涌动在青年人的思想脉动里,因而,有很多时候一件事情、一篇文字、一段谈话、一段辩论就容易让大学生在某些事情上呈现态度转变,甚至发生价值观念上的大转变,这是由学生的思想成长特点和价值成长特点决定的,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毕竟只是大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涯中也会学习其他课程,因而也就会接受到其他课程、其他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由此可以想象,如果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结论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传递的某些信息影响,但是在高校其他课程的课堂上,却听到了其他课程的老师发表的不同的价值立场与价值判断,可能是基于同一事实判断,却得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或者价值结论,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思想困惑,甚或是直接导致学生推翻自己原来所接受的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结论,改变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更甚至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及课程产生不信任感、疏离感,而一旦这种不信任感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就陷入了某种“塔西陀陷阱”,即无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如何苦口婆心,引经据典地说服教育,他们都倾向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抵制和作对抗式解读,由此甚至导致“意识形态漂浮”,“所谓‘意识形态漂浮’,是指大众传媒可以铺天盖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可是,这种意识形态仍不能深入人心,甚至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而漂浮在表面。”[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保障。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在探讨树立“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时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孤岛”困境:“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在队伍建设上,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待提升;在人才培养上,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管理机制上,多部门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归根到底是‘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3]尽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再强调“大思政”的理念,强调“全员育人”的理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一定的“孤岛”困境,要克服这种“孤岛”困境,就需要打破学科藩篱,就需要其他课程也要树立“课程育人”的理念,自觉在课程教学中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的职责,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道协同共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肩负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使命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是对中国高校的基本定位,高校是社会的知识高地,是知识传承的圣地,是科学创新的源泉,也是传承民族精神价值、守护社会精神价值的庙堂,也是涵养精神价值的殿堂,因而,高校不仅仅要传承知识,培育科学的精神、求真求实创新的精神,同时也涉及到到底要为社会传承怎样的精神价值,守护什么样的精神价值以及以什么样的精神价值来涵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问题。

由此看来,高校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只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要进行一定的思想精神教育的问题。所谓教书育人,就是不仅要知识“育人”,也要精神“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幻想高校只有知识“育人”,秉持价值中立,不预设价值立场,鼓吹大学自由精神只能是一厢情愿,甚至是自欺欺人。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领域阵地的重要性,如果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不去占领,就会把这一领域的阵地拱手让人,就会危及社会主义的思想大厦。如果我们不去在高校积极展开思想政治工作,不注重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任由学生自发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价值观,只会将大学生思想领域的阵地拱手让人。

列宁在论及对工人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时曾深刻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4]同样,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经过系统学习、实践才能逐渐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并内化产生信念。”[5]如果我们不对大学生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虽然大学生知识层次较高,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也会认识到其理论的科学性,并为其真理性所感召而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动建构起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的整体,对于大学生整体而言,他们未必都会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去占领大学生的头脑,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高校,通过一定的课程体系进行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思想灌输都是存在的。即使是标榜自由主义的西方国家,其在高校教育中同样也渗透着西方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那么中国高校既然属于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也应当坚持以符合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精神价值进行思想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理直气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是今后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高校的育人工作应该要有这样高屋建瓴的理念。高校在知识“育人”工作之外,也要自觉肩负起精神“育人”的责任,提高精神育人工作的自觉性。中国的高校姓“党”,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后备军的重任。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毛泽东曾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标准,“专”是指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术能力,而“红”则是对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我们不是在为资本主义培养人才,也不是为西方国家培养人才,而是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培养人才,因而,我们的人才标准应当坚持“又红又专”的标准,在这里面,“红”是起统帅作用的,它统帅着“专”,是人才素质结构中的灵魂,起着引导作用,引导这个“专”到底为谁去服务。邓小平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提倡知识分子又红又专,鼓励大家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6]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红”的标准,它决定着知识分子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性价值立场和阶级立场。“又红又专”的标准也应当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应当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因此,高校其它课程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道,肩负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自觉树立课程育人的理念,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要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价值观念,让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学生的专业成长,引导学生将来报效社会、报效国家。

三、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全球化与信息化趋势可谓浩浩荡荡,是推动当代社会发展变革的两大强劲推动力量。全球化的发展将世界各国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使整个世界日益变成了“地球村”,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碰撞日益加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浪潮。当今的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西方国家同时也努力地将西方的思想文化借助于各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全球化带有浓厚的美国烙印,某种程度上来说,全球化就是美国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向世界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反映本国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包装成代表人类共同利益和普遍价值观念的“普世价值”,极力向世界各国推销西方版的“普世价值”,并借助于信息传播的优势形成话语霸权,给广大非西方国家包括中国构成着严重的“文化殖民”的压力,中国的文化主权、文化安全、文化自信、价值自信以及意识形态安全都因此经历着严重的冲击。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空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维护我国文化主权、文化安全、文化自信的重任,更是捍卫价值自信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渠道。面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强势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发生着许多新的变化,突出流行、时尚、快感、娱乐等元素的西方文化对年轻人产生着很大的吸引力,增强了不少年轻人对西方文化的文化亲近感,而对西方文化的文化亲近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化的疏离。这些变化反映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也反映了西方思想观念对中国年轻人思想的影响,也严重影响着青年人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这些思想领域的新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严重的冲击,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此迫切需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空间和教育空间。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革命正推动着当代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使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特别是价值观的形成。信息技术革命也深刻地重塑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网络信息技术便利了西方思想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播,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西方思想文化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大肆传播,使得青年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社会思潮、价值观的影响;而年轻人求新求变、追求时髦的心理特征很容易使其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其所传递的信息的权威性。借助于无所不能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那里所获取的信息只是其吸纳信息的一部分,他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立场相反、价值对立的信息,同时也削弱了教师的知识权威性,这些都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当然,信息技术发展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毋庸置疑的是,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是严重的,这一系列的挑战使得“单兵作战”的思想政治教育捉襟见肘,迫切需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在课程数量和课时都比较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也不能让其他课程“袖手旁观”,更不能容许其他课程“唱反调”,我们需要其他课程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来,肩负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育人工作中来,让所有课程及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道,协同努力,同向同行,来共同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工作。

总之,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是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是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对今后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教育者应当突破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在育人方面“两张皮”的现象,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化”困境,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路径,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的育德资源,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自觉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育才与育德的统一,从而培养有着丰厚知识储备和信仰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左鹏,厉彦龙.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漂浮”[J].思想理论教育,2013,(10)(上):59-63.

[3]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5]戴冰.为大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N].光明日报,2017-04-24(11).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2.

G410

A

1671-6469(2017)-06-0001-05

2017-08-01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网络化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161004);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择优资助项目“文化自觉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szkzy2016003);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课题“‘中国梦’融入高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专题式教学研究”(2015-GX-046);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时代研究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为例”(yjg153106);上海市高教学会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协同机制研究”(GJSL1659)阶段性研究成果。

焦连志(1979-),男,山东诸城人,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