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网站重大主题报道比较研究
——以“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网络新闻专题为例

2017-03-28邹凯欣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长征专题报道人民网

文/邹凯欣

长征是历久弥新的红色故事,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全国各大新闻网站吹响了专题报道的“集结号”。

一、网络新闻专题

网络新闻专题是围绕某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事实,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运用新闻各种题材及背景资料,调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连续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和展示新闻主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新闻报道形式,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的特点。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环境下,网络新闻专题能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媒体的报道手段,集纳整合相关的新闻信息片段,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新闻事件展开立体化报道,满足人们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信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网络新闻碎片化的问题。2016年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江西网对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进行了专题报道,文章以四大网站为分析对象,比较不同定位新闻网站报道的侧重点,探究网络新闻专题的整体特点。

二、专题版面设计

四家新闻网站在专题的整体设计上有共同之处,直观感觉主题突出,版式设计既有轻妆淡抹,亦有浓墨重彩。在主图的选取上,多融入“红军长征雕塑”及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以代表性的符号突出红军长征的重要历史意义,有的辅以红旗、五角星等元素,使画面更加饱满,体现长征的庄严性;在网页背景色的运用上,以白色和红色为主,红色是国旗的象征,各个专题在分栏之间通过色彩的相互配合,使整个网页更加协调统一;在版面布局上,四家网站均采取了“日”式结构,其中人民网和新华网的纵向两栏划分更具层次感,架构简捷明快,板块与板块间条块分割横平竖直、棱角分明。

三、专题内容分析

(一)人民网

人民网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侧重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对“新长征”的理解。

2016年8月2日,人民网刊登评论员随笔《拿出点长征“吃苦”的劲头来》,在回顾80年前红军长征艰苦的基础上,激励人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新长征持续接力,走向伟大复兴》总结习近平提出的“新长征”概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新长征”,强调长征精神浓缩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理想与信念,应继续发扬下去,在新时期创造新价值。10月22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召开后,人民网发表评论《火炬永不熄灭,长征永远在路上》,指出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从未改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人民网的专题报道分为“重走长征路”“长征后来人”“精神万古存”“重温长征事”“微言大义”“我的长征路”六个板块,“长征后来人”板块对朱德之孙朱和平、贺龙之女贺晓明、红军烈士墓守墓人马全民等进行视频采访,以第一人称讲述身边的长征故事;“重温长征事”板块以首都大学生记者团的报道为主,记者团从遵义出发,分别参观了遵义师范学院、红军烈士陵园、遵义会议会址和娄山关,在《红军山上埋忠骨:那些不该遗忘的脸庞》《长征路上的“纪念碑”和“活化石”》等报道中表达对红军烈士的追思和缅怀,在《泛娱乐化当行,红色教育亟待加强》等报道中阐述参观遵义师范学院后对红色人才培养重要性的思考;“微言大义”“我的长征路”板块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知识问答、在人民微博上发布微话题“我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等形式,将与长征有关的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播给读者,增加受众的参与度。

(二)新华网

新华社统一集中播发文字、图片、音视频重点稿件,在建军节、国庆节和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形成报道高潮。新华网分为“最新播报”“要闻聚焦”“长征记忆”“解读评论”“各地纪念”“高清大图”六个板块,强调“重走不凡的道路,发扬伟大的精神”。

新华网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开辟了三个分栏:“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VR视角:全景展馆看长征”和“高清大图”,对两河口会议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展馆进行全景展示,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更生动地呈现出来,给受众更直观的印象。

(三)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是国家的经济门户,网站的主办是《经济日报》,它针对“长征胜利80周年”的报道侧重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今昔变化。

1984年,《经济日报》记者曾独自徒步重走长征路,并发表了长达一年的《来自长征路上的报道》;2016年8月,《经济日报》组成“接力走长征,共筑中国梦”大型记者团,采访路线涵盖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江西、福建、湖南等15个省份。中国经济网刊发的报道中《昔日长征路,今朝换新颜》总结了红色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条件在改善、生态发展理念已生根、发展后劲在集聚、全面小康在推进。《全面小康的崭新征程》讲述以湖南桑植为代表的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新故事,为响应“奔小康的新长征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号召,群众在干部的带领下实施新举措,例如大力发展红色、绿色和金色产业。

(四)中国江西网

红军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中国江西网以“长征从这里出发——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聚焦江西省内红色基因的传承和革命老区的建设。

中国江西网的专题网站分“新闻资讯”“长征大事记”“路线”“影像”“重要会议”“长征组歌”“论坛热议”“网友互动”九个板块。网页的头条新闻是《从长征中汲取智慧力量,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努力奋斗》,该报道在概括长征经过和意义的基础上,强调江西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改革创新,紧紧依靠全省4500万人民,共创江西美好的明天。

中国江西网自7月底起先后派记者赴江西省瑞金、兴国、于都等地进行采访,刊发的报道中,《接力长征续新章,瑞金市“红色印记”焕发新魅力》选取曾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瑞金市叶坪村谢氏宗祠和长征的出发地云石山这两处长征旧址,对比其历史和新貌,反映苏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变。《红土地上,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看吉安市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报道吉安市为脱贫攻坚采取的措施:实行股权制、政府补助农民建房资金等。

2016年8月29日,中国江西网推出“赣鄱儿女血染长征路 我为革命烈士献花”在线缅怀先烈活动,数据统计显示,活动推出后仅半天时间已有超过2万名网友参与到本活动中。

四、整体特点

尽管各家新闻网站因为定位不同,针对“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体现出一定的整体特点。

内容务实,记者用笔丈量长征路。中央网信办于8月23日启动“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自近百家网络媒体的371名记者沿着红军的足迹进行采访,总行程约为13200公里;中宣部于9月7日组织开展了“弘扬长征精神 决胜全面小康”采访活动,共有500多名记者参与其中……在“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专题报道中,记者们没有局限在编辑部内,查阅以往相关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是深入革命老区,追寻历史遗留下的痕迹,用手中的笔去挖掘、去记录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

形式多样,运用多媒体元素,设置互动环节。2016年各家新闻网站的报道汇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素材,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除此外,人民网充分发挥微博的特长,在专题报道中融入人民微博,设置网友评论专区,并发起“#我对长征精神的理解#”“#长征路上奔小康#”“#筑梦长征路#”等微博话题,让互动在“虚拟”和“现实”间形成巧妙有效的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专题报道是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各大新闻网站在报道内容、策划思路上都难免有所重复,有同质化的倾向。一篇完整的专题报道需要包含三个层次的信息:核心信息、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核心信息是满足受众的基本信息需求,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则是从更广的视野定位解读信息。新闻网站为吸引受众注意,一方面要突出主题,在策划上对新闻事件有全局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自身优势,寻找独特的报道角度,如人民网作为国家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一向走主流路线,其具有权威性的独家新闻及针砭时弊的评论,赢得了一批粘性较高的受众,也是其他新闻网站的重要消息来源,在本次专题报道中,人民网刊发了几篇内涵深刻的评论,从官方角度凸显长征的意义,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美国网络新闻工作者乔纳森杜伯曾提出“用文字来解释,用视频来显示,用交互手段来展开,并让人们参与”。拥有优质内容、新颖表现形式和高互动性的网络新闻专题才更有可能脱颖而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全国各大新闻网站对此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八十年前的红军万里长征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壮举,是一代代中国人追缅敬仰的光辉历史,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当传承好红色的基因,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走好新长征路!

[1]廖卫民,赵民.互联网媒体与网络新闻业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贞.新长征持续接力,走向伟大复兴(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44))[N].人民网,2016年10月25日.

[3]张诗倩,江敏.对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去碎片化的思考——以四大门户网站对“神舟七号”的报道为例[J].知识经济,2009.8.

[4]张子祎.网络新闻专题比较分析——以新浪网、人民网、凤凰网对“十八大”的专题报道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3.3.

[5]陈秋旭.十八届四中全会网络专题报道对比分析——以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为例[J].新西部,2015.24.

猜你喜欢

新长征专题报道人民网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大火箭,新长征
专题报道
从人民网的实践看区块链技术在主流媒体创新中的探索应用
长征第一材的新长征
走好我们的新长征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
开始新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