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老省长的日记
2017-03-28张志初
★张志初
卷首语
翻开老省长的日记
★张志初
2017年1月17日,湖南省纪念孙国治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长沙举行
2017年1月17日,中共湖南省委召开座谈会,纪念已故原省长孙国治同志诞辰100周年。国治同志是河北涞源人,1949年随军南下,在湖南工作生活了50多个春秋,一片赤诚奉献给了三湘大地。国治同志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我们不妨翻开那些业已泛黄的日记本,去领略一位先辈的人生轨迹和精神风范。
翻开老省长的日记,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战士的英勇。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国治同志搏击于救国救民的洪流中,如同他在日记里所写的:“敌人流窜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前方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
一二九运动后,国治同志向家乡父老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率领自卫队员为前线部队送水、送饭、运伤员,在公路沿线割电线、埋地雷、伏击日伪军。抗战结束后,他积极投身解放战争,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征兵征粮,大力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前夕,年轻的国治同志随大军南下,历经10个多月的辗转奔波,到达湖南芷江,成为了一位“新湖南人”。
翻开老省长的日记,我们看到了一名优秀党员的忠诚。1938年,国治同志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无论顺境逆境,都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他在日记中写道:“党的干部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任何个人利益都是微不足道的。”
国治同志刚到湖南西部时,百废待兴,土匪猖獗。作为会同专署的首任专员,他一手抓接管建政,一手抓剿匪反霸。一次,土匪打死专署20多名干部,许多同志不敢下乡,可国治同志毫无畏惧,照常翻山越岭发动群众。1952年后,国治同志到省里工作,虽历经多次重大考验,始终处变不惊,恪守忠诚。1969年7月,他从副省长任上下放到株洲湘江氮肥厂任党委书记,硬是把该厂办得红红火火。特别是1984年,正值他从湖南省省长转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不久,中央调他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次年才恢复正职。面对多次由“正”转“副”或从“上”转“下”,他都愉快服从,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宽广胸襟和忠诚品质。
翻开老省长的日记,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公仆的情怀。国治同志总把群众当亲人,他在日记里写道:“我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是为人民所用的,不是为亲属谋私利的。”
一次在城步县调研,清早散步时见到清洁工扫街,他便拿起扫帚与工人一起边扫边谈,嘘寒问暖。一次在凤凰县苗寨,看到苗族同胞住房、饮水有困难,他动情地洒下了泪水,当即研究解决的办法。1988年从河北退出领导岗位后,他又回到第二故乡湖南,继续为扶贫济困等奉献余热。国治同志对自己和家人要求最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家中的衣柜背面是纸板做的,一用就是几十年。他有7个子女,却没有给任何一个安排工作,大女儿更是一辈子务农。
翻开老省长的日记,我们看到了一副坚强铁肩的担当。不少群众说,老省长对待百姓,心是最软的;而为湖南的建设和发展,肩膀又是最硬的。国治同志在日记中写道:“从政为官,就是要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抓经济,国治同志的肩膀是硬的。1965年,他担任副省长,主管农业,几年下来,湖南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水稻总产量居全国第一。后来,他又领导“三线”建设和组织煤炭、电力、钢铁、化肥、农机等工业会战,为三湘大地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抓改革,国治同志的肩膀也是硬的。1979年当选省长后,他提出国有企业经营承包、科技创新等构想,并在涟钢试点取得成功,这是湖南国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措施。有人问国治同志的胆识和魄力从何而来,答案同样可以在日记里找到:“责任在肩,耽误不起啊!”
老省长的日记还有很多,本文只是精选了几篇。其实,日记背后的故事,更加感人至深,更加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