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制品冷链物流的配送研究

2017-03-28

中国乳品工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乳业乳制品冷链

(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000)

乳制品冷链物流的配送研究

阎薪宇1,李崇茂1,聂锐1,田绍2

(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000)

以A乳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以及制约因素,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国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乳制品;冷链物流;配送

0 引言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液体乳及乳制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2010年开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10年的102.8增长至2014年的108.5。截止至2014年,乳制品企业增加到631家,行业规模总资产达到232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9%;行业销售收入达3297.73亿元,同比增长16.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乳制品需求前景广阔,行业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企业在争夺消费市场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乳制品的质量管理,而乳制品在生产、运输、仓储等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低温,这就对企业的冷链运输及仓储系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企业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还要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冷链输送[1]。因此,完善企业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是保证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1 研究现状

1.1冷链物流的概念及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对冷链的定义:冷链是指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它包括低温加工、低温运输与配送、低温储存、低温销售4个方面。食品在产地收集后,经预冷、加工、储存、包装后,运到销售终端,最后出售给终端消费者。典型的冷链供应链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冷链供应流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Tom Kozenski和Jeff Behn[3]分析了仓库管理系统在冷链物流中的作用;Carol Casper[4]指出了温度控制在冷链运输中的关键作用;William J Hudson[5]强调了冷链协会在冷链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性;Hallie Forcinio和Christopher Wright[6]指出了冷链物流不仅可以是被运送的物品保持在恒定的温度状态下,并且冷链物流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Neil Shister[7]指出了管理和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重要性。

(2)国内研究。张月华[8]对鲜活食品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理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冷链物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张瑞夫等[9]对温度在冷链物流中的作用和绩效进行了分析;霍青梅[10]对乳制品行业的冷链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构建乳制品冷链物流体系;吴稼乐等[11]就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定义、特点和目前我国实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了阐述,建议加快形成冷链物流龙头企业等六项机制;蔡柏羽和刘凡[12]指出冷链是以保证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能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品质,延长保鲜期;庾莉萍[13]指出科技部从过去更多关注鲜活农产品贮藏保鲜转变为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冷链物流领域,“十二五”期间将重点研发冷链物流新装备和新技术。

2 A乳业集团冷链物流发展分析

2.1 A乳业集团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1)发展自有冷链配送物流系统。A乳业集团在发展初期就开创了自有冷链物流服务,实施原奶至成品奶全部自有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目前,A乳业集团拥有140多辆冷藏车、100多条配送线路、400多个配送站和投递站,保证产品输送的及时性。为保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品质,A乳业集团对所有冷藏物流车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物流车在运输过程中的产品温度、车辆速度、行驶路线等检测,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全程低温。

(2)保障信息交流畅通。A乳业集团是以加工为主导的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其优势在于运营效率高、市场灵敏度高、信息反馈及时等,有利于对冷链物流的全程控制,实施对质量安全的全程跟踪,有利于A乳业集团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化对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反映。A乳业集团的自营冷链物流属于“产销供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其缺点在于适应范围窄,低温乳制品易发生变质,物流辐射半径特别是运输半径相对较小。

图2 A乳业集团乳制品物流运输流程

2.2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软硬件设施方面落后。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缺乏、陈旧,是制约A乳业集团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国际一线的乳品企业相比,A乳业集团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并且原有设施陈旧老化、分布不均,无法为乳制品冷链运输流通提供温度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乳制品的大量损耗及较高的物流运输成本,加剧了企业的生产运营负担;二是乳制品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冷链物流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和科技手段。

(2)没有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随着乳制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的降低,运输乳制品必须实现最佳保存货物的目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冷藏物流链,严格温度控制和包装,在转移和放置乳制品时,不应暴露在空气中。这些都需有构造精良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完成货物的保鲜质量和运输的经济效益。A乳业集团的物流配送业务是由其自身的物流部门来完成的,没有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从而导致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乳制品物流在运输途中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自营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盈利。

(3)冷链物流管理、技术方面的人才匮乏。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冷链物流属于高投入、低回报行业范畴,冷藏运输车辆的驾驶员也属于冷链物流方面员工。通过实地调查发现,A乳业集团驾驶员的文化水平较低,致使部分人员没有意识到生鲜乳冷链物流的重要性,有时会在途中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其次,随着乳制品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冷链物流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各大高校对制冷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型人才以及冷链运输等物流型人才的培养却不够,造成了相关的人才缺乏。

3 发展对策

(1)加强软硬件建设,实现信息一体化。冷链物流属“控温型”物流,为了能够实现冷链物流的信息流通化、配送流程化,需要信息化技术作为存取选拣自动化和物流管理智能化的辅助手段。通过先进的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生鲜乳制品物流运输中,将温度变化记录在“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上,对产品的生鲜度、品质进行细致地、实时地管理。

同时,需要建立产品源头的管理追溯体系和配送环节质量追溯体系。为保证对奶牛健康安全即原料奶质量的有效控制,可以结合RFID技术等为每头奶牛建立健康档案标签,利用RFID标签记录牛奶的质量,并通过后台的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分析奶牛的奶量变化,进而得出每头奶牛的产奶性能、泌乳曲线、健康状况等。借助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球信息系统、CDMA通讯网络等,通过系统和车载终端实时控制调度管理,加强对车辆和司机的管理,在运输卡车内可以安装内部带有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在卡车通过的路段一段距离内装上足够数量的读写器,以便实时一记录车厢里的温度以及记录牛奶的物流信息。

(2)联合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全程冷链物流管理。与A自营的冷链物流运输相比,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专业水平、相应的物流网络和信息技术、拥有规模经济效益等优点。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化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针对不同的物流市场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网络,拥有较强大的购买力和货物配载能力,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物流成本投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根据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可知,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拥有相应的信息技术,可以开发企业之间共用的内部信息系统,以便于企业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如此一来,有利于A乳业集团加强对配送车辆的监控,通过车辆上安装的温控系统,可以随时监控车厢的温度,并将监测到的温度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企业的调度中心,一旦监测到车厢内温度没有达到相应标准,便可采取相应的措施。

(3)把握冷链物流发展趋势,培养复合型人才。从事冷链物流管理和研发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当高的冷链物流专业素质,主要包括冷冻冷藏食品特性、制冷技术、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属于复合型人才。A乳业集团的冷链物流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物流人才培养正处于初级阶段,对冷链方面的人才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4]。

A乳业集团可以通过校企联合或与专业机构联合的方式,进行定向的人才培养,以解决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求助,逐步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等。同时,需要加强对已有员工的培训,定期举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以便于企业员工接受最新的相关知识。

(4)加强冷链物流模式整体规划,建立联运机制实现共同配送。冷链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是指乳制品产业的经营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通过配送中心集中运输货物的一种方式,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在乳制品企业各自分散拥有运输工具和配送中心的情况下,视运输货物量的多少,采取委托或受托的形式开展共同配送;二是在开展共同配送前,乳制品企业间将包装标准统一化,共同建立配送中心,共同购买运载车辆,乳制品企业间的货物运输统一经由共同的配送中心来展开。显然,后一种共同配送形式的规范程度和规模经济要高些,但对于单个企业而言,缺乏相对的物流独立性。这两种配送模式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乳制品同产业间共同配送模式一

图4 乳制品同产业间共同配送模式二

除却以上介绍的两种配送模式之外,还有一种企业共同集配模式,即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统一集中货物,合作参与的企业或商家将商品转包给指定运输业者,由运输企业向各地的客户配送。冷链物流共同集配的战略联盟由供应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中心、销售商和冷链物流共同集配信息平台组成,如图5所示。

图5 乳制品冷链物流共同集配模式

根据对以上3种配送模式的介绍,更加倾向于A乳业集团选择乳制品冷链物流共同集配模式,主要原因有3个:首先,A乳业集团的经营规模小,资金少,共同集配是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配送,减少了企业的资金负担。其次,A乳业集团目前的主要市场是区域市场,但是为了企业未来发展考虑,必然会竞争全国市场,而共同集配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有效扩大A乳业集团乳制品冷链物流的配送半径。最后,由于A乳业集团生产的产品基本上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巴士杀菌法生产的,所以产品的保质期较短,而共同集配将缩短物流的运送时间,保证A乳业集团的产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运送到全国各地。

4 结束语

发展冷链物流对于减少乳制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的乳制品安全性,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促进乳制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我国乳业的发展,如2010年12月发布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实施规则(试行)》[15]、2013年6月发布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16]。因此,为了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企业加强冷链物流的建设势在必行。

通过大量的文献参考,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企业具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以A乳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将其发展问题总结为:冷链物流软硬件设施方面落后、没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冷链物流技术人才匮乏。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企业实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软硬件建设,实现信息一体化;联合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全程冷链物流管理;把握冷链物流发展趋势,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冷链物流模式整体规划,建立联运机制实现共同配送。本文为A乳业集团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参考意见,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冷链物流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1]刘俊华,石永波.内蒙古乳制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5(8):36-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J].中国储运,2001(3):41-43.

[3]KOZENSKI TOM,BEHN JEFF.Wms systems best up the cold chain [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12(5):459-487.

[4]CASPER CAROL.Safety star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2010,9(3):119-134.

[5]HUDSON WILLIAN.Global alliance strongthens the cold chain links [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13,30(10):691-733.

[6]FORCINIO HALLIE,WRIGHT CHRISTOPHER Cold chain concorns stability of perishable goods in cold logistic chains.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07(93~94).

[7]SHISTER NEIL.Managing the global cold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11,38:918-933.

[8]张月华.HACCP监测下的鲜活品冷链物流的技术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4):62-64.

[9]张瑞夫等.基于温度的冷链物流系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 (3):13-14.

[10]霍青梅.乳制品行业呼唤全程冷链物流建设[J].现代管理科学,2014(9):66-67.

[11]吴稼乐等.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82-83.

[12]蔡柏羽,刘凡.论冷链物流助海军舰艇走向“深蓝”[J].现代商业,2010(24):12-136.

[13]庾莉萍.加快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4):2317-2318.

[14]秋鹛,张兰威.中国乳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乳品工业,2008(10):47-51.

[15]乳制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实施规则(试行)[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6):20-23.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J].中国食品,2013,14:89.

Research on distribu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dairy products

YAN Xinyu1,LI Chongmao1,NIE Rui1,TIAN Shao2
(1.Management Schoo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2.Xinxiang aviation industry(group)co.,LTD,Xinxiang,453000,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by taking A Dairy Gro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 also provides the rela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ld cha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dairy products.

dairy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distribution

F252.14

B

1001-2230(2017)02-0039-04

2016-06-23

阎薪宇(199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管理及能源经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乳业乳制品冷链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稿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我国乳制品产量持续上涨 2016年11月产量269.8 万吨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