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2017-03-28余芳芳魏中举
余芳芳 魏中举
摘 要:通过分析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各充水因素,得出该煤矿井下充水的主要原因是大气降水,同时地下水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含、隔水层相间分布,自然情况下隔水层隔水性能好。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突水现象,尤其在靠近老窑采空区时,一定要加强探防水工作。
关键词:水文地质;矿井充水因素;含水层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6.108
1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近地表分水岭斜坡地段上,地形较陡,有利于地表水自然排泄。煤矿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茅口组、吴家坪组、长兴组和第四系松散层。矿区内煤层大部分埋藏于潜水面之下,矿区岩溶发育,随处可见洼地、漏斗、落水洞、深沟、石芽、残丘等。由于含、隔水层相间分布,自然情况下隔水层隔水性能好,透水性能差[1-2]。矿区内含水层之间的补给都是通过大气降水,主要的补给途径是通过岩层裂隙、断层破碎带、岩溶塌陷等渗入地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岩溶水、裂隙及孔隙中,并沿地形自然斜坡作分散迳流运动。目前生产巷道内有充水,主巷内较为潮湿,局部可见顶板有滴水现象。
2 矿井充水水源
2.1 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矿区年平均降雨量1238.8mm,每年5-10月为大雨、暴雨季节,其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大气降水中有一部分沿裂隙或孔隙补给地下,沟通井下含水层,对井下巷道开掘及煤层回采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地表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白水河流经矿区,为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当矿井开采河床下之煤层或浅部煤层时涌水量可能会增大,雨季时河水暴涨,河床压力增大,河水渗入矿井可能性和涌入量将增加。矿区发育的白水河是当地侵蚀基准面,其标高高于井下现开采煤层标高+900m水平,矿区内煤层大部分埋藏于潜水面之下,在开采条件下可通过塌陷带、裂隙、断层渗入井下而成为充水水源,对中下部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
2.3 地下水含水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由于受区域构造应力作用,形成洗马向斜,其次受次级分水岭的控制,地下水以白水河为侵蚀基准面汇流,最后受构造及地形地貌的控制形成条带状展布的沉积岩层,决定了地下水由南向北迳流,运移表现为分散迳流型。本矿可采煤层D煤层所在地层为吴家坪组第一段上部,其顶部含水层有吴家坪组第二段(中等含水层),吴家坪组第三段(弱含水层),长兴组(中等含水层),大冶组第一段(富水性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大冶组第二段(富水性强),第四系(富水性弱)。其底部含水层为茅口组(强含水层)。茅口组灰岩含水层位于煤系地层下部,一般处于自然状态下与各煤层之间水力联系比较弱。但在裂隙带或受断层影响破碎地带,该含水层将与煤层发生水力联系,成为矿井充水水源。矿区内吴家坪组二段与矿井之间水力联系较强,主要是导水断层或其他导水通道沟通上覆、下伏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时,这些含水层将成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
2.4 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矿区为洗马向斜东翼近核部,矿区范围总体属单斜岩层,倾向北西277°,倾角20-35°,平均倾角30°,地表未发现断层及褶曲,井下发现数条断距大于1-5m的断层。根据实地踏勘,结合地震波三相探测数据,断层破碎带含水带呈脉状或带状,含水带沿断层走向延伸,其长度和深度取决于断层破碎带规模的大小。但应注意断层破碎带对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的影响。
2.5 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井田边界附近还存在其它煤矿采空区,根据矿方提供的资料,在矿区内外形成的采空区面积约56742m2,积水量约13270m3,开采最低标高在+900m。当矿井一旦扩大生产能力,原有废弃的开采系统、采空区积水势必成为悬在拟开采区头上的水患,成为矿井直接突水的水源。
3 结语
大气降水通过岩层裂隙、岩溶通道等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煤矿床上覆地层为吴家坪组地层,矿区内吴家坪组含煤地层岩溶水对煤矿床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吴家坪组下伏的茅口组强岩溶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也较强,导水裂隙或其他导水通道沟通上覆、下伏含水层与矿床水力联系时,这些含水层将会成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
参考文献:
[1]岳拥军,白云来,贾安立等.复杂水害威胁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J].礦业安全与环保,2011,38(02):63-65.
[2]王英,樊永贤,罗一夫.崔家沟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32(06):722-725.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607号)。
作者简介:余芳芳(1987-),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