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

2017-03-28刘颖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繁荣钢琴作品中国

刘颖

【摘 要】中华民族音乐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我国的民族音乐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发展;繁荣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12-01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典型风格

1915年,我国的第一首钢琴创作曲——《和平进行曲》由赵元任先生创作,但钢琴创作最初成果的取得,集中在1934年左右。1934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出资举办了一次“征求有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创作评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获得头奖;二等奖是《牧童之乐》(老志诚)、《摇篮曲》(江定仙)、《序曲》(陈田鹤)、《c小调变奏曲》(俞便民)四首作品;获得三等奖的还有贺绿汀创作的《摇篮曲》,这些作品已初步显露出中国钢琴曲创作的典型风格。这一时期与这些钢琴曲同等重要的还有贺绿汀的《晚会》、萧友梅的《衷悼引》、《新霓裳羽衣舞曲》以及江文也的《五首素描》、《三首舞曲》和套曲《断章小品十六首》等。解放前,鲁艺的瞿维则根据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改编了一首生活气息极为浓郁的钢琴曲《花鼓》,同时江文也的《北京万华集》、《小奏鸣曲》(作品31号,1940年)、陆华柏的《浔阳古调》(1946年)等也是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作品。这一时期,众多作曲家所创作的一系列钢琴作品,使得钢琴在同时代其他器乐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十分突出的成绩及影响。

二、中国钢琴作品的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央文艺思想和基本政策的指导下,作曲家们来到田间地头,深入生活,写出了一批讴歌新时代、歌颂人民领袖的音乐作品。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无论是在作品的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打着鲜明新中国印记的第一部作品《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丁善德,1953年)算起,相继涌现的钢琴作品不胜枚举。如《新疆舞曲》(第一号为作品6号,1950年;第二号为作品11号,1955年)、《托卡塔——喜报》(作品13号);瞿维:《序曲一号》、《序曲二号》、《主题及变奏曲》、《洪湖赤卫队幻想曲》;桑桐:《随想曲》(1959年)、《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1952年)、《春风竹笛》;孙以强:《送红榜》、《谷粒飞舞》;刘诗昆:《白毛女即兴曲》;朱践耳:《序曲第一号——告诉你》、《序曲第二号一一流水》(1956年);刘诗昆、孙亦林、潘一鸣、黄晓飞:《青年钢琴协奏曲》——中国第一部大型鋼琴作品。

三、钢琴改编曲繁荣时期

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各项事业都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大破坏,钢琴事业也毫不例外。杨嘉仁、李翠贞、陆修棠、程卓如、顾圣婴等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相继含冤而去,钢琴作品的创作被禁锢,中国的钢琴事业陷入低谷,但这时钢琴改编曲却应运而生。一方面,由于当年特殊的政治环境的影响,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作为当时教学的主要教材被全面禁止;另一方面,由于钢琴当时普及的对象基本上是对钢琴完全陌生的工农群众,古典音乐作品与群众欣赏之间的距离便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于是改编曲成了当时接近群众的有效办法,既引导了那些尚不熟悉钢琴的听众对乐曲产生共鸣,也是认识这件乐器表现方式的最好办法。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当钢琴演奏、创作与研究横遭厄运陷入低谷时,钢琴改编曲却进入了繁荣期,最先做出尝试的是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和郭志鸿。与此同时,钢琴家殷承宗亦经过努力把钢琴搬到天安门广场上,将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作为演奏的主要内容。为了自己热爱的钢琴艺术能生存下去,他把京剧曲调和钢琴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写成了几首京剧唱腔的钢琴小曲,使钢琴与中国的古典戏曲艺术有机结合,产生出新的韵味和美学价值。1969年12月,殷承宗、刘庄、储望华等人集体将合唱曲《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钢琴协奏曲,不仅保留了原《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内容,而且运用钢琴技巧和协奏曲的手法,使原来的内容得以充分展开,在音响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完成了中国钢琴艺术创作中的一次重要实践。

四、钢琴作品由改编走向独立创作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带来无限生机。这一时期,在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作品由改编走向独立创作,作品的思想感情更为深刻,创作个性更为突出,创作技巧更为成熟,不少作曲家开始了大胆的新的探索,因而形成了这一时期钢琴创作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汪立三的《东山魁夷画意》(1979年)、《他山集》(1980年)、赵晓生的《太极》、朱践耳的《云南民歌五首》、储望华的《前奏曲》、《新疆随想曲》(1978年)、陈怡的《多耶》、权吉浩的《“长短”的组合》、崔世光的《山东风俗组曲》、《山泉》、倪洪进的《壮乡组曲》、文景的《两架钢琴与乐队》、刘敦南的《山林》(1981年)、谭盾的《钢琴协奏曲》等等,这些钢琴曲无论是从写作手法上还是从音乐表现上,都成为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总之,如何看待中国的钢琴作品,如何演奏中国的钢琴作品,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的钢琴作品,已成为众多学者、理论家、作曲家、演奏家不断研究的课题。

作者简介:

刘 颖,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键盘专业2013级。

猜你喜欢

繁荣钢琴作品中国
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二元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