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声乐教育结构的分析
2017-03-28宋尧尧
宋尧尧
【摘 要】艺术起源于人民,作用于人民。声乐创作本身也必须具有群众基础,并且要受到群众的认可及喜爱。音乐是为真正的劳动人民服务的。
【关键词】解放初期;声乐教育;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09-01
一、教育内容及形式
我国近代学制产生后的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容完全是西化的产物。直至今日,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西方古典到浪漫时期的器乐作品与声乐作品。不可否认,音乐作品的大量曲目是西方音乐作品,例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默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组曲都是儿童百听不厌的经典,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厌其烦地从不同角度反复挖掘出来的经典。所以,从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西方音乐作品是我们音乐教育内容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每个时期都有一批儿童音乐作品。像潘振声、汪玲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一代儿童作曲家。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下为儿童创作音乐作品的作曲家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少儿音乐教师努力依靠自身力量来为儿童日常生活话题谱曲,像空军大连蓝天幼儿园的朱洪湘老师为孩子们创作了各种风格的儿歌达三百多首;南京游府西街幼儿园的郑姗姗老师为幼儿创作的《雨点跳舞》等歌曲,优美而又童趣盎然的旋律,唱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二、声乐教育结构的发展
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向社会输送人才。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声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艺术的瑰宝,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我国现代声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任何声乐机构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只要对教学的推动、歌唱家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就应该重视并参与研究。所以,将其作为一项课题长期坚持研究下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尤其对我国声乐教学意义重大。
目前中国声乐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前所未有的“合力”形成了该时段推动声乐事业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外声乐专家来华讲学与演出日益频繁,为中国声乐的发展打开了视野,以金铁霖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声乐教育家开始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声乐的发展。他提出:“中国声乐应立足于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声乐科学性与民族风格协调统一的规律和教学方法,己成为当代声乐教师的共识。声乐教育蓬勃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致力于声乐教育以及相关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我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一直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声乐教育事业始终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最早建立的音乐学府就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这两所音乐学院的诞生,标志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开始,带动了全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陆续兴建了各种专科类型的音乐院校,走上了专业化音乐教育的路程。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专业音乐院校有广州音专、成都音专、东北音专、中南音专、西北音专等。另外,杭州、西安等地也开始设立一些音乐专科学校。一些地方也开始着手筹办音乐附中、音乐附小等。我国音乐教育从整体上来看,已经日渐成熟,纵向体系越来越健全。院校内师资队伍形成了合理化的梯队建设,不少华人华裔也致力于此。比如萧淑贤、喻宜营等海外名家不断地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在人才师资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力量资源,正式标志着我国声乐专业教育事业迈向了全新的时期。
我国现代声乐教育结构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壮大、成熟,终于迎来了现代辉煌的局面。目前,我国声乐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还是教学成果、人才培养,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容置疑,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期,声乐教育经历了许多磨难,在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努力下,成就了现在的辉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加上国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与帮助,我国声乐教育得到了快速穩定的发展。本文从各个历史时期入手,对我国现代声乐教育结构的起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这段历史予以全面的肯定及客观介绍,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视历史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回报。
参考文献:
[1]刘笃.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反思[J].交响,2013(2).
[2]徐杰.20世纪初学堂乐歌初探[J].湘南学院学报,2007(4).
[3]钟晓玲.20世纪中国高师声乐教材的发展历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4]张亚丽.清末民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