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农场水稻缓释肥应用效果评价
2017-03-28李秀丽杨帆
李秀丽 杨帆
摘要 對水稻缓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表现进行分析,通过对水稻叶色、分蘖、根系、结实率、千粒重等指标的比较,为探索缓释肥在大中农场水稻生产上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尽管缓释肥的施用在肥料投入成本上没有明显优势,但在劳动力投入和投入产出比方面优势明显。
关键词 水稻;缓释肥;应用效果;大中农场
中图分类号 S51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19-01
肥料释放是指肥料养分由化学物质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降解等),缓释是指肥料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使得肥料释放速率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一致[1]。
当前水稻生产一般采用的是“基肥+追肥”的方式,即将部分肥料作基肥,部分肥料在水稻生育期中期追施。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用工成本大幅上升。长期以来,水稻种植中的过量施肥容易对水环境造成影响,农田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2]。随着农业用工成本的上升与适度规模农业的发展,为适应水稻生产管理模式,减少施肥用工量以及降低肥料向水体环境流失的风险,大中农场着力研究和推广新型肥料运筹模式,在水稻稳产或增产的前提下,通过减少化学肥料投入量和投入次数,实现节本、增效、减排的目的。
水稻施肥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水稻生产、提高水稻单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保证种粮效益,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三农问题,推广新型肥料,改变施肥方式是一个新课题[3]。因此,为了解决肥料施用与作物营养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简化施肥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肥料流失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比较当前肥料运筹和缓释肥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及其产量的影响,给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数,于2016年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选择高产稳产品种杂粳甬优2640,该品种全生育期135 d,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长势旺,叶色中绿,熟期转色好,分蘖力和成穗率中上等,穗型较大,抗倒性较强;中感白叶枯病,抗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为小区对比试验和缓释肥示范区两部分。小区对比试验:设在大中农场农科所南3条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小麦。试验共设2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基肥施普通尿素112.5 kg/hm2,磷酸一铵150 kg/hm2;分蘖肥施尿素300 kg/hm2;促花肥施尿素112.5 kg/hm2;保花肥施尿素75 kg/hm2;处理B:一次性施缓释肥450 kg/hm2,另外于水稻分蘖期、破口前、齐穗期用龙生绿源植物生长剂240 g/hm2和粒粒劲225 g/hm2,兑水225~450 kg/hm2喷雾,该肥料由江苏尊龙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3次重复,小区南北走向,小区面积2 333.33 m2,共6个小区,且区组排列[4-5]。缓释肥示范区6.67 hm2,所有措施按照处理B执行。
1.3 试验实施
试验于5月18日机落谷,秧盘为特制的448孔硬盘,平均每孔播2~3粒种子,培育健壮钵苗。6月18日移栽,秧龄31 d,栽插时平均每孔单苗2株,移栽叶龄为5.1叶。行距33 cm,株距16 cm,基本苗52.5万株/hm2。在水浆管理上,寸水活棵,分蘖期浅水层;有效分蘖临界叶龄的前一个叶龄或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开始轻搁、多搁田;拔节至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防病治虫措施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B产量高于处理A,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各处理基本苗都一样,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存在差异,但处理B的穗数不及处理A。由此可以看出,在基本苗相当的情况下,处理B主要是促进了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中,缓释肥的施用对水稻高峰苗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不明显,即对水稻的前期营养生长有一点控制作用,从而减少了无效分蘖的发生,但对水稻后期的生殖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增加了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了产量。根据江苏尊龙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肥料价格,初步推算使用缓释肥的成本偏高,但实现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简化施肥技术,减少用工,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6]。实现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还减少了肥料流失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自然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耕地地力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李庆孝,何传椐.生物农药使用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9-58.
[3] 曾洪玉,唐宝国,蔡建华,等.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及稻麦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4):499-501.
[4] 诸海焘,朱恩,余廷园,等.水稻专用缓释复合配方肥增产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56-60.
[5] 董晖,张中华,沈翠英,等.缓释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2(5):112.
[6] 李布,钱灵芝,黄伟丽,等.不同缓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