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传
2017-03-28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2期
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1]。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2]。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3]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4],长短兵迭用[5],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6],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7]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8]宁海,扼[9]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10]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11]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12]。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13]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14]。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15]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注释】
[1]奇气:气度不凡。
[2]大义:要旨。
[3]卫所军:防区的军队。
[4]击刺法:攻击、刺杀的方法。
[5]迭用:轮番使用。
[6]薮泽:沼泽。
[7]审:考虑。
[8]趋:赶赴。
[9]扼:据守。
[10]蹙:逼迫。
[11]邀击:半路攔截攻击。
[12]无算:不计其数。
[13]檄:以文书的形式命令。
[14]栅:营寨。
[15]平明: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