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恐惧下的卑微与希望

2017-03-28高晓晖

书屋 2017年3期
关键词:北平恐惧

高晓晖

这几日读苏炜先生的长篇小说《迷谷》,颇为感慨:后悔这样的作品今日才得见,果然当年太无知,小觑了当代的中国文坛和学者;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让我掩卷动容,却无法概括读罢感到寒冷悲怆,那寒冷后却似乎还有希望,然而希望之后,又不免袭来阵阵失望;感到讽刺,却抓不住具体的讽刺对象。即使笔者从同类各种作品乃至上辈人的苦痛回忆中了解那个混乱的时代,却不能彻底了解的是这部小说那忽明忽暗的隐喻背后作者的沉思:明明是一出荒诞剧,却荒诞得如此真实严肃;明明写下了那诡谲多变的大山密林,恐怖狂暴的自然,看到结尾,这自然却比人还要更显得慈悲;明明以为自己读着文明,读着人性,读着历史,读着自然,却又总是感觉隔着道门槛儿,你听得见里面锣鼓喧嚣,猜得着里面粉墨登场和刀光剑影,却始终看不见戏台那头的几滴清泪,听不懂那戏台背后的一声叹息。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同时具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迷谷》中的很多场景描写让笔者深深喜爱,称得上这些年看到的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好文笔。苏先生以擅长将大场景写得动人心魄而著称,比如其长篇小说《米调》中那段著名的“海市蜃楼”,以及让米调深刻忏悔的庙宇一夜,都刻画得极富感染力。而《迷谷》中,又可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场景描写所具有的动人力量。写海南巴灶山一带的诡谲绮丽,作者没有使用一個华丽的辞藻,却将山、云、林、风都能刻画得气势磅礴,意象瑰奇,神秘莫测。作者又同时开启所有感官,通过声、色、味乃至人亦真亦幻的梦境,让人有种触手可及、身在其中的错觉。

比如开篇一段写蛇云,写云的色和状:“独有这方圆百里的巴灶山,大概是林深地广,瘴气弥漫,每当天色晴明的傍晚,那一团团血红鲜丽的肥大云朵,总是带着奇诡的造型组合,重重叠叠地铺满天际。每一个重叠之间,红云的底部都会镶着一条墨色的滚边,使得红的更红得凛冽,黑的更黑得疹人,仿佛真有一层凛然的蛇气,吐着无形的信舌萦绕在上面。”浓重的色调,生动的形态,还带着十足的妖冶气。写声音:“声音像是捂在一张湿棉被里,空荡荡静阴阴的山谷,竟然听不见一丝儿回音。”“风嘶,鸟叫,兽吼,虫鸣,可是落在他的耳膜里,全变成了寂静的分量压迫过来。每一个声响都烘托着一团寂静,一团团一块块地累加出分量。那分量越坠越重,越静,越深,那一阵阵从骨头里生出来的恐惧,就是这样在那片有重量、有质量的寂静里滋长出来,并且僵固在铁壳子里面了。”“无论白天夜晚都不时会骇然听到的——显然既非鸟叫、亦非兽吼的怪声,一若变了声的娃娃的啼哭,总让他想起中学时参观过的孤儿院里那些仿佛永远长不大的枯老婴儿,他于是把这种可怖的声音,称做‘圣婴堂的哭声。”每一次都是带着压抑,带着人物的恐惧感让读者也仿佛提心吊胆。写人物的梦境和想象,比如路北平几次和他的“鬼妻阿娴”相遇,有时像是有点恐惧带着纠缠不清的幽怨,有时似乎是个青春年少活泼可爱的女孩子,然而迷雾散开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阿娴:“这姣婆蓝的惨酷面相里,不也同样照出了金光堂皇后面的虚妄世相,并且隐现出一个不肯屈折、仿佛可以浴火重生的女子的姣好面相么?”人物感情和性格的转变自然而动人。此外,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对话和人物语言,也带着十足的真实感,让人仿佛面对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工笔重彩画卷,可谓笔笔到位,毫无差池。

当然,笔者觉得《迷谷》最具有特色的描写,也是作者苏炜先生独有的写作特点,要数其中大量运用的细致入微的嗅觉描写,这些嗅觉描写,无论是衬托气氛,还是抒发人物情绪心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路北平遇到“倒米谷”时心中惊惧,这时“空气里处处氤氲着酒味,流荡着一种浆液样的潮膻气,肌肤上甚至可以感触到它的一会儿稀、一会儿稠的密度,就像是天地间有一根硕大无朋的湿舌头慢悠悠地舔着你,黏黏糊糊又迷迷登登的”。当路北平以戏谑作为一种反抗武器时,他用自己的“鬼臭鬼臭的”、“那鞋筒子可不就是一个日夜发酵着的腌菜坛子”一般的“臭脚”,隔挡了与村里人们的联系。同样的,大自然让他的嗅觉敏感了,草药香,诡异的“神经香水”,“夜气、山岚、晨露以及腐叶混合”成的“如同男人的精液一样的清膻味道”,以及让他邂逅了“流散户”的烟草香气,他与阿佩“激战”时,身边“臭香臭香的炖猪肉”和他“忽然闻到了阿佩身上的那股——阳气”,乃至于与阿秋相好的夜晚,从阿秋身上嗅到的“那一股幽幽游游的气息——有混合着钢铁烤蓝似的阳光味、渗出藤茅异香的山野味;在雨气稀释的汗味和草烟味之中,奇特地,竟然透出了一股淡淡而甜甜的甘蔗昧……”,无不在勾连书中人物的生活和命运的同时,同样扯住了读者的神经。

如果说这些场景描写,写尽了工笔画的淋漓细致;书中人物气质刻画和内心活动的描写,则又充满了大写意的含蓄和意蕴。可以说,除去直接的外貌描写,书中人物起初都有点“面目模糊”,有点“平凡无奇”,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气质和精神从他们一言一行,所思所感,一步步深入并真实地跃然纸上,让人有所动容,有所体会,有所共鸣。

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两幕是路北平与流散户阿佩,以及与阿佩的“契弟”阿秋的两次情欲场面描写,可以说是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与情感纠葛的集中体现。首先是情欲发生的场地选择,与阿佩是在水边,与阿秋是在山中,这个场景选择非常有暗示性,作者自己用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山和水的相逢,是四季更迭之中,山厢水界自然聚合的结果,那么,山和山的邂逅,就该是地壳裂变、造山运动带来的奇观了。”与阿佩的结合,在路北平来说,是山水相遇、天然结合,然而这山水交融的过程,也有着他想抗拒但又忍不住靠近的折磨感,也体现他复杂的性格和细腻的情感变化。虽说“革命迟早要发生”,可是对这个生活于完全不同世界的女人,以及她带来的诡异的生活圈,对于追求自我放逐意图脱离社会但是讲“文明廉耻”的读书人路北平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和陌生世界、和流散户有所羁绊是很让他纠结的,甚至是带着恐惧的。理性告诉他:这是不合适也不会有好结果的;但是那时那情那景,对女人温情的渴望和情欲的宣泄让他难以抗拒,于是他软弱地迎受,还半推半就的。这看起来有点好笑有点颠倒错乱的两个人,却是依附各自的性格和阅历存在着,路北平初次步入成人,外表是“山”,内心如“水”般文弱纠缠,他是个文化人,在抗拒情欲逆来顺受和顺从天性主动宣泄中,他有很多挣扎犹豫,这个心路历程在这里凸显得很好。而有着“阳气”的阿佩,从地狱趟过,又有着无限的坚毅和包容,有对“及时行乐”的觉悟和对所爱的大胆追求的果断,外表如“水”,却坚挺如山,也让人深深喜欢。二人的相合,互相滋养,彼此温暖。是阿佩水样活泼直白的生命,成就了、温暖了山的肉体之成长,又是她“山”一般的果敢,让文弱的“四眼”从水样的愁绪中,得以暂时的解脱。阴阳交融中,打破了每个人原来的生活轨迹,也让男主人公以情欲渴望为开始,在日后慢慢从精神上与另一个世界的人们亲近相依。

与阿秋的结合,则是山与山的邂逅,场面却看起来更为温婉隐晦一些。阿秋与路北平两个人似兄弟,似战友,似知己却又不完全理解对方的世界。起初觉察到这种“禁忌”的感情,路北平也是吓了一跳,但是二人的交往,让山中那个夜晚变得理所当然,二人也带着“心照不宣”,从“雅人”(“哑人”)开始渐渐相拥到一起。阿秋,从某种程度上更像“路北平”的精神伴侣,两个人有着特殊的“默契”,路北平对阿秋的接受,似乎比阿佩还要顺遂些,而阿秋对路北平的感情,更像灵魂深处某种渴求。这结合的背后,有着阿秋自始至终带着的隐隐的悲剧色彩,他有着一门心思的“给予”的态度。与阿秋的一夜,是路北平精神成长的一个因素,他自己说“夸张地说,那是让我精神上真正走向成年的一个夜晚。至少,它使我对人的情感欲望及其存在方式可能具备的种种向度和强度,有了一种切肤之解”,他似乎理解了人的复杂,还有这种有点毁灭感的强度。二人的“相交”都让人感到隐隐的“出世”气息,“有时他甚至觉得,他在巴灶山里遇见的这位阿秋其实是幻觉的产物,他只是为着提醒他记挂着一点什么、正视着一点什么而存在于这个阴阳地界里的。这个地界是这么脆弱,只消轻轻一掀、一抖,就顿成虚空了……”路北平一直是“和你好”的接受方,如果说阿佩对他的好,都有着洪水山崩般的猛烈,而阿秋这种好如同古山密林,有着古旧的情怀,却也是执着认真,带着山的伟岸深沉,让人忍不住怜惜这一身才情、一生执着的男人。

两段云雨,两份感情,无论是后来阿佩怀着“仔仔”却不得不离去、让路北平挣扎无奈也好,还是阿秋为了不让“阿北”作难,独自离开,留下“言不尽,观顿首”的字条,让路北平泪水满眶也罢,都带着每个人物的诚实之处和厚重感,让人理解这样活脱脱真实的人们并珍惜他们热爱生命向往美好的可爱之处。

小说中陆陆续续出场了十多个人物,各有特点,各具光彩。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如果说有什么共性,那就是不管表面怎样风光,平日是什么形象,内心总背负着这样那样的或深或浅的恐惧,以及恐惧后的渴望或欲望。主人公路北平恐懼的,相对比较复杂,也许是他深感无奈与无力的荒诞命运,也许是自己内心无法接受的某种“秩序体系”。于是他选择逃避,然而又遇上“更为出格”的另一种秩序,也就是流散户的生活。他在抱着渴望又警惕重重的、一脚深一脚浅地在野性的自由中历险及所谓的“现实与文明的人生”之间两边摇摆着。他会戏谑生活为自己的出离解围自嘲,也会在不经意间真正的愤怒与绝望到破口大骂,也偶尔会对捉弄他的人无情反击。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强烈渴望着某种自己并不明晰的东西,也许是一种绝境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感觉,然而他又无法面对自己彻底遵从“野性的自由的呼唤”,他不否认恐惧着阿佩肚子里流着自己血液的小生命,即使他热爱生命,却不知如何承受这不同世界会给他人生带来的变故。所以时隔多年路北平遇到故事叙述者阿苍的时候,他在西装革履间似乎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这是普通人最正常的最可以理解的一种选择,也许他不用再担忧那野人一样忍受饥饿,忍受贫穷,忍受自然多变的性情和“主流社会”的疯狂挤压,但是他在当下的庸常中仍禁不住怀想过往,他再也不可能找回当年水边和阿佩那夜的激情,以及和阿秋、阿扁、八哥他们的羁绊带来的无穷异趣。

流散户众人的恐惧,似乎更隐晦,也更淡然。比如对鬼神死亡的“恐惧”,对饥饿的“恐惧”,对队伍中唯一女人阿佩离开的恐惧;甚至小小的阿扁,都害怕着“你跟别人好,不跟我好了”。事实上颇为讽刺的是,这些流散户的绝境,让他们行径似乎显得荒诞,与“伦理教化”格格不入,但是他们所欲更少,他们只求生存,生养,与其说他们惧怕着大自然和怪力乱神,更像是一种对天地万物和谐的敬畏,试图和天地自然和平相处。他们不怕失去权力地位,因为他们基本没任何权利和权力可言,更别提“队长”、“班长”这样的无聊头衔。他们相互依存,虽然怕失去成员互相依存的力量,但是见多了生死,也不是不能坦然接受。从地狱走过一遭的他们,人生可以算是重活了一回。似乎那些文明社会所畏惧的狂暴自然,对他们来说却值得亲近;他们可以为一锅猪肉向你敞开大门,为你是个温和善良的文化人而努力去“和你好”,他们似乎是全文中最应该恐惧,然而恐惧却最少的一群人。

从人性到文化到政治,一部小说能承载这么多,足见作者的用心良苦。小说在开放式的结局中结束了,让我想起另一部苏炜先生的中长篇小说《米调》。《米调》的故事中,男女主人公在各自的救赎中隔空再会,最终是错过还是相拥似乎都不重要了,因为你看到时过境迁后的隐隐安慰;然而《迷谷》的结局却如那蛇云山烟不得窥探——阿秋是否安好?别离是否哀伤?阿佩和阿扁何去何从?阿北的孩子是否降生?……笔者不惮以最现实的思路给每个人安插结局,而且或多或少相信,每个人的结局都带着多多少少的悲剧,却又也有各自的喜剧。如《米调》中壮阔的大自然带来的阳光感,总觉得迷谷中,那开始阴森恐怖艰难孤寂的大山大林,背后却藏下了万物生机,看似恐怖的风林精怪,看似肆虐的洪水暴雨,对于这些裸着晒太阳的人们,对于这些哭哭笑笑的人们,这些冒着危险中拯救“玛丽亚”、寻找“安东尼”的人们,似乎又充满了慈悲与绮丽。于是生死人鬼才得以相通。尽管花梨紫檀还在,阿秋依然不知踪影,尽管未来还有各种荒唐的生活,尽管你不能调笑命运的偶然,但是小说结尾的一句——“就在这时候,隔着山林,似乎是从林梢天际间,隐隐飘过来一丝细细的、脆亮的、像是薄胎瓷器碎裂的声音。三个人都在侧耳聆听。是八哥最早分辨出来的:那是一个新生的、提早降临的婴孩的啼哭声”。让人在满心浩茫的悲怆中,充满了无限希望。

猜你喜欢

北平恐惧
北平的秋
遥想右北平(散文)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创作帮我忘记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想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