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应注重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开发

2017-03-28陆源辉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作队内生贫困村

陆源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扶贫开发的根本动力,把准了根除贫困的关键。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前所未有,社会各方面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前所未有,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关键是把外部条件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结合起来。

发挥贫困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是一些脱贫村民的感言。有的村,上面派扶贫工作队来,搞得热火朝天,村民开始脱贫;工作队一走,变得冷冷清清,又出现了返贫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建设好本村党支部这个“永不撤走的工作队”。习总书记讲得好:“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村党支部直接面对和组织贫困群众,是扶贫开发工作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非常重要。尤其是班子带头人,一定要公道正派,敢抓敢管。比如在识贫问题上,如果有私心,就可能偏亲重友,不讲原则,广大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受到损害。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年轻干部、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加大从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土能人、复退军人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支两委主官的力度,对重点贫困村、矛盾复杂村、基础薄弱村,选优配强第一支部书记,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发现和培养贫困村的“乡土能人”。“现代经济是能人经济”。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即所谓“乡土能人”,对于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很大。对这些人,应着力发现和培养,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技术、资金等支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周围老百姓带动起来。有些进城的农民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了解市场和现代化管理,又熟悉家乡情况,应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他们返乡创业。还应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光身强力壮而没有科技知识的农民,已不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对这部分农民,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科技培训、上岗证书培训、青年农民再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创业就业的能力。

扶贫先扶志。习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在贫困群众中,有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扶贫帮扶当作“天上掉馅饼”,好像是人家“要我富”,而不是自己要求“我要富”,对贫困状态已经麻木习惯,“你急他不急”“上动下不动”。习总书记到湘西调研时指出了一种现象,有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打工,挣了钱,但并没有拿多少回来家用,甚至有的出去10多年都杳无音信,将留守在农村的老小推给社会来“扶贫”,自己缺乏志气,缺乏最基本的家庭责任。自己不立志,坐着“等靠要”,扶贫怎么扶得起来呢?所以,应引导这些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斗志,提振信心,认识到脱贫致富是国家的大事,更是贫困群众自己的大事,自己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力量,从而立志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

把贫困村的资源优势挖掘出来。要培育好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必须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把当地的资源优势挖掘出来,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在产业扶贫中,必须把贫困地区的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搞清楚,结合国家扶贫政策,结合片区乃至全省的产业布局,统筹规划,精准定位,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发展特色种养业,也要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群众乐于接受、产出效益好的產业,绝对不要盲目引进一些水土不服的产品。应根据当地的生产力状况、劳动者素质等选择产业,尽可能考虑老百姓对产业的适应和参与度,让他们从事熟悉的产业。这样,挖掘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了因地制宜的产业,有了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猜你喜欢

工作队内生贫困村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