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抓数百示威者遭美欧围攻
2017-03-28
俄罗斯又一次成为西方眼中的“坏家伙”。26日,俄国内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警方逮捕数百示威者。示威组织者是被称为普京的“头号敌人”的俄知名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他本人也遭到逮捕。虽然示威打着反对腐败的旗号,但它更像是反对派争取存在感的一场反政府、反普京游行,有示威者喊出“没有普京的俄罗斯”的口号。面对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以来俄国内最大一次示威,西方自然不愿放过插手的“机会”。美国国务院对俄罗斯的逮捕行动表示“强烈谴责”,并指责俄方“冒犯民主价值”,欧盟要求俄方“立即释放”示威者。巴不得俄罗斯“出事”的西方媒体毫不掩饰内心的期待:这会是“新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开端吗”?在冷静的分析人士看来,这种期望无异于异想天开,相对于普京强大的执政基础,上万人的示威规模不过是“一碟小菜”。明年俄罗斯将迎来又一次总统大选,英国《卫报》称,几乎所有人都预计普京会再次参选,也无人怀疑他将再次获胜。
“软目标”:梅德韦杰夫
“近年来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这个标签是西方媒体在报道俄罗斯这次示威时最喜欢突出的一点。法新社27日称,成千上万俄罗斯人26日不顾禁令,在全国举行反腐示威,包括知名的克里姆林宫批评者纳瓦利内在内的数百人被捕。在莫斯科,数千人涌入市中心的普希金广场,有人高呼“没有普京的俄罗斯”等口号,有人爬上路灯杆和普希金纪念碑,高呼“弹劾”。当局出动数十辆警车、大批防暴警察,一架警用直升机在空中盘旋。警方逮捕示威者并进行清场,有人使用警棍和喷剂驱散人群。警方表示大约500人在莫斯科被捕,监控逮捕活动分子的网站OVD-Info则称,至少933人被捕,其他城市也有人被捕。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消息说,大约4000人在圣彼得堡集会,130人被捕。
英国《金融时报》称,俄罗斯几十个城市的数万人26日走上街头抗议腐败,这是多年来针对普京的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之一。组织者称,从西北部的圣彼得堡到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有2万到3万人违抗警方禁令,参加在各地举行的游行。莫斯科警方同时逮捕的人数是有记录以来最多的,超过2012年的总和,当时警方暴力驱散了针对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的抗议活动。
这次示威的发起者正是反对派政治家纳瓦利内,其公开的诉求是反对贪腐,要求总理梅德韦杰夫引咎辞职。3月初,纳瓦利内创立的反腐基金会公布一份调查报告,揭露梅德韦杰夫的“腐败帝国”。该调查视频称,梅德韦杰夫拥有大量房产、土地、游艇和葡萄酒庄园等财产,这些财富来自寡头们的贿赂和在非政府基金会帮助下从国家银行获得的贷款,其资产总额至少为700亿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8.3卢布)。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上,浏览量超过1100万。针对纳瓦利内公布的“黑材料”,梅德韦杰夫的新闻秘书季马科娃回应称,这明显带有选前行动特点,对于一个被判过监禁、反对当局的人发表的宣传抹黑式的言论进行评论,没有任何意义。
纳瓦利内可谓是现在俄罗斯反对派的代表人物,他以网络反腐走红,并从网络上走入到现实政治中。在上一届2011年的议会选举中,他就利用社交网络鼓动网民不要投票给统一俄罗斯党,并称统俄党是“骗子与小偷的政党”,因而名声大噪。他的这些出格行为遭到俄罗斯相关部门调查,并卷入多起诉讼案件。纳瓦利内曾创立过多个党派,虽屡遭取缔,但仍然坚持参与政治活动,2013年参加了莫斯科市长选举。他还放言要参加2018年总统大选,与普京竞争。今年2月,他因犯贪污罪被判5年缓刑,这可能使他丧失参选资格。
示威开始前,纳瓦利内在他的网站上称,99个俄罗斯城市计划举行示威,但其中72个地方当局以街头清扫、钟声音乐会和亲克里姆林宫组织活动等为由没有批准。据俄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莫斯科特维尔法院27日对纳瓦利内组织非法集会做出判决,对他罚款2万卢布,拘留15天。《纽约时报》称,示威表面上是反腐败,但也是对普京的罕见公开挑衅,同时是2011年至2012年反克里姆林宫示威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
为什么直指梅德韦杰夫?美国《新闻周刊》分析称,与“强力集团派”的普京及其他政府官员不同,梅德韦杰夫过去无安全机构任职经历。美国前驻乌克兰大使赫布斯特说,梅德韦杰夫被视为“软目标”。在其担任总统的最后一年,纳瓦利内和其他反对派举行大规模集会,反对普京重返总统宝座。在普京重新当选后,警方与示威者爆发激烈冲突。普京2012年就职前一天,纳瓦利内等数百名示威者被捕,当局随后加大了对非法示威的处罚力度。而且,过去两年半,梅德韦杰夫的日子并不好过。西方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进行制裁,油价下跌,俄罗斯陷入衰退。由于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的军事胜利,普京人气高涨,但俄罗斯国内经济危机却成为梅德韦杰夫的责任。
俄反驳西方干预
俄针对示威的强硬行动迅速引来西方抨击。美国国务院代理发言人托纳称,“美国强烈谴责数百和平示威者在俄各地被逮捕的行为”,呼吁立即将他们释放。“逮捕和平示威者、人权观察者和记者是对民主核心价值的公开冒犯”。
欧盟发言人27日也敦促俄罗斯“立即释放”被捕的“和平示威者”,并指责俄警方的行动已经妨碍民众的基本自由。
《纽约时报》27日称,莫斯科当局出动防暴警察和警用直升机,但基本上没有出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25日那种警察殴打示威者的局面。即便如此,警方在莫斯科的镇压依然可能令美国总统特朗普兑现与普京“友好相处”诺言的努力复杂化。共和党议员本·萨瑟宣称,“美国政府不能对俄罗斯镇压和平示威者保持沉默。言论自由是我们的全部,美国人希望我们的领导人厉声斥责那些践踏言论、新闻、集会和示威等基本人权的‘暴徒’。”
一些西方媒体也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态度。德国《明镜》周刊称,上周日俄罗斯从沉睡中醒过来,人们走上街头,2011年至2012年那个冬季的抗议浪潮回来了。过去5年俄罗斯发生巨大变化:新的“压制性法律”、持不同政见者被进一步边缘化。《华盛顿时报》则用了一个不无夸张的标题:“近年来最大的反克里姆林宫示威动摇俄罗斯”。
针对西方的干预,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7日表示,俄不会考虑欧美提出的迅速释放非法集会者的要求。“我们不能同意这一呼吁。这表明,我们不会考虑这样的呼吁。俄罗斯在欧洲委员会做出的承诺并不意味着必须违反本国的法律。”佩斯科夫还表示,这一集会是非法的,在未经批准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实质上是挑衅行为。克里姆林宫十分清醒地分析昨天集会的规模,并不倾向于任何贬低或夸大。他还称,有证据表明,为鼓动未成年人参加集会,组织者曾许诺给他们现金奖励,这是蓄意误导,并使他们面临危险。克里姆林宫尊重公民立场及表达的权利,但不包括那些挑起非法行为的人。
俄塔社称,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在回应欧安组织议会大会主席批评俄逮捕集会者时说,俄警方对待集会中违法者的方式远比西方同行要正确,在欧洲国家警方往往动用水枪、瓦斯和橡皮子弹驱逐集会示威者。
俄《生意人报》27日称,与2012年的示威不同,此次游行者是打着反腐旗号。大家都明白,这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实际上人们只是希望进行重大变革,并不是支持纳瓦利内。当然要求反腐是显而易见的,不应忽视这一点,政府也正在加大反腐力度。
“普京依旧是俄稳定的象征”
“俄罗斯星期日示威:新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开端?”从美国《福布斯》网站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西方一些人多么希望俄罗斯“出事”。该报道称,尽管示威源于对梅德韦杰夫的指控,但示威者却喊出“打倒普京”的口号。在圣彼得堡,“有人将他们称为新的沙皇”。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推翻沙皇,导致苏联的崛起。俄罗斯对腐败并不陌生,美国应当留心后果。一些俄罗斯人认为,富有的企业老板及其政界密友继续瓜分国家财富。至今,这个国家的经济依然为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地产大亨、电力和矿业寡头所控制。在“透明国际”公布的全球腐败指数中,俄罗斯在176个国家中排名131。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种期望显然是一厢情愿,无非再次印证了西方对普京的敌意。俄罗斯《消息报》27日报道称,俄列瓦达中心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大多数俄罗斯人满意自己的现状并相信状况会改善。社会学者分析称,俄罗斯人满意自己状况并积极期待未来的原因首先是“克里米亚回归后的团结”以及“政治稳定。”而3月初,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民调显示,51.1%的俄罗斯民众信任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81%受访者认可普京总统的工作。同时,普京的民意支持率在2月最后一周达到86.1%,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周平均值。
英国《卫报》27日承认,即使俄罗斯爆发反政府游行示威,普京依旧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稳定的象征。文章称,普京重新恢复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他公开和坚定地抵制美国全球霸权。明年,俄罗斯将举行总统大选。几乎所有人都预计普京会参选,也无人怀疑他将获胜。即使到下个任期结束的2024年,在掌权近1/4世纪后,估计普京也不会离开政治舞台。《纽约时报》援引一名示威参与者的话称,示威改变不了什么,因为大多数俄罗斯人坚决支持普京,但他依然希望表明“还有另一个俄罗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