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文学各类文体的功能浅析

2017-03-28任继敏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图画书图画戏剧

任继敏

儿童文学聚焦

幼儿文学各类文体的功能浅析

任继敏

·主持人语·

本期儿童文学聚焦,选发两篇与低幼儿童文学有关的研究文章。图画书教学是幼儿文学教育中的新兴事物,很多教师在尝试时产生了“不知道该如何教”的困惑。任继敏的《幼儿文学各类文体的功能浅析》认为:幼儿文学首先是“文学”,同时还必须是“幼儿” 的文学。因此,同时具有文学性和幼儿性是幼儿文学内涵的充要条件。她认为,幼儿文学主要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绘,来帮助幼儿认知客观事物,使他们开阔眼界,发挥想象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同时,幼儿文学特别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较为简单。王林的《图画书教学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图画书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更多地应该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能和同学通过讨论来发展自己的能力。(冉隆中)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其审美需求的文学。它是幼儿的年龄特征、审美趣味、幼儿教育要求在艺术形象中的有机结合。习惯上所说的“幼儿文学”,其接受对象也包括0~3岁的婴儿,并兼顾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是因为,有一些可以供婴儿期孩子和小学低年级孩子听赏的儿歌、童话故事作品,一般都涵盖于幼儿文学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不少的“婴儿文学”作品,但人们并未将其单列一支,而是纳入幼儿文学之中,严格说来应称为“婴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首先是“文学”,同时还必须是“幼儿”的文学。因此,同时具有文学性和幼儿性是幼儿文学内涵的充要条件。幼儿期的孩子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意志活动,往往凭个人兴趣,凭一时的喜怒哀乐和短暂愿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达到目的手段也是低能的,失败的情况很多。因此,在听赏文学作品时对人物的行动主要以趣味如何而不是以有无积极意义来判断。就情感方面来看,社会性情感微弱,更多的是本能冲动或者满足肌体需要的一种情绪色彩。因此,幼儿文学主要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绘来帮助幼儿认知客观事物,使他们开阔眼界,发挥想象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同时,幼儿文学特别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的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以及幼儿散文和幼儿戏剧等。

一、各种文体的功能各个不同

文学体裁是作品存在的样式,不同的幼儿文学文体有不同的功能,也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各种要求。如儿歌,有“母歌”和“儿戏”之分,前者指婴儿还不会说话时,听母亲和其他长者吟唱的摇篮歌;后者指渐渐学会说话的幼儿边嬉戏边念唱的歌谣。

从儿歌的功能上说,既有帮助幼儿进行语音、吐字练习的绕口令,也有锻炼智力和测试判断力的颠倒歌、谜语歌;既有丰富幼儿知识、开阔视野的对花调和时令歌,也有纯属娱乐戏耍的连锁调等。

在我国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儿歌,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除了具有一般形式外,还逐渐形成多种深受幼儿喜爱的特殊形式,这些特殊样式各有其功能:摇篮曲(催眠)、数数歌(训练识数能力)、谜语歌(开发智力、提高辨识能力)、游戏歌(增强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绕口令和连锁调(练习发音)、问答歌(组织游戏、培养观察能力)、颠倒歌(又称错了歌、滑稽歌、倒唱歌,它通过大胆的夸张、故意将事物的正常关系和各自的特征加以颠倒,造成违背常规的奇怪现象或“废话连篇”的奇特效果,引导幼儿从违背常规的现象中去辨别是非真伪),等等。

云南能歌善舞的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和很多的民歌和民谣,适合孩子们吟唱的童谣也非常之多,比方著名的“猜调”即是学名为“问答歌”的儿歌: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你们猜,什么长 长上天,哪样长 海中间? 什么长长街前卖嘛 哪样长长妹跟前 ?

这首民歌老少皆宜,长者唱可以抒情,儿童唱可以游戏训练思维能力。

其他文体也各有其特殊作用:

幼儿诗有抒情诗(培养美感)、故事诗(阐明生活观念)、童话诗(促进想象力)和科学诗(进行知识教育)。而所有的儿歌和诗歌,均可供幼儿朗诵,从节奏和音韵上陶冶幼儿情感,让幼儿直观地感觉到汉语具有节奏鲜明、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等特色。

幼儿散文的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脱俗,将日常生活提炼成“诗意”的场面进行歌颂,既得诗歌意境的美好又得散文语言的通俗之便,是培养幼儿语感的好教材。云南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吴然先生的“幼儿散文”,是中国幼儿散文中的精品,他的幼儿散文表现出来的“云南”特色以及真挚浓烈的“爱自然”、“爱生活”的热情,感染着无数的孩子;那些极具云南风情的人、事、物、景在吴然先生娓娓道来中,朴实地化为一帧帧形象的图画,优美通俗的语言可以直观地打动着人心。

幼儿故事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对幼儿进行最初的也是具体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童话则是通过丰富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可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戏剧可供幼儿表演,提高口语表达的技巧,也可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幼儿戏剧的功能和幼儿图画故事的特殊性。

二、幼儿戏剧的教育功能

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适合幼儿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它是经过组织训练和艺术加工后的高级游戏,除了具备戏剧的一般特点外,还要适合幼儿观赏、符合幼儿审美趣味。由于其本身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在形象、色彩和声音上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容易满足幼儿直观性和娱乐性的审美要求,因此深受幼儿喜爱。

戏剧是时空艺术,真人、真境和真事真实地活动在舞台上,对于做观众的幼儿来说,文学、音乐、美术等综合艺术对孩子的熏陶也是全方位的。欣赏戏剧,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都可以参与,戏剧在培养欣赏者的审美知觉方面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戏剧的综合性使它的表演需要集体合作,是一种合作的艺术。通过戏剧实践,让幼儿在一个配合默契的集体中面对观众进行艺术活动,以此感悟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首先它是剧作家、演员、音乐家、舞台美术等多人合作的集体艺术;其次,它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协作才能最终完成创作的一种集体艺术。富于表演才能的孩子可以当演员,有组织才能的孩子可以当导演,有管理才能的孩子可以负责剧务,喜欢安静的孩子可以做观众。各得其所的角色分配,使每一个孩子在戏剧活动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可以培养孩子的协作和合作精神。

戏剧冲突也是可以挖掘的教育财富。戏剧冲突形成与解决的过程是戏剧感染人心的核心内容,各种冲突的发生与解决,就是各种观点碰撞和交流的过程,允许冲突发生,就是允许各种观点存在,并且尊重不同的观点。让各种观点、思想在戏剧里交流和碰撞,而后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实际是在教孩子尊重真理和科学,学会选择和判断。

戏剧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观、演双方感同身受地直接体验各种生活,对人产生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的个性气质、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戏剧教育注重人的语言思维能力、感受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交流交际能力及角色意识的培养,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戏剧的教育效果得到发现和重视后,20世纪初便有人开始致力于戏剧和教育的综合运用的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了“戏剧教育”这一边缘学科。如今,发达国家所重视的通才教育,几乎包括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各层次课程中的戏剧教育。我国开展戏剧教育的情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应试教育将戏剧表演这种需要时间和艺术慢慢打磨的活动全部删除掉,每个孩子都直奔主题地向着考场进军,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幼儿园没有升学压力,更因为戏剧表演与游戏的共通性,幼儿园里的戏剧活动相对其他各级学校来说,开展得比较多一些。但总体上还是不够,需要进一步的倡导和普及。而普及戏剧教育需要大量的教师或有相关知识修养的人才,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很少,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三、图画故事的特殊性

幼儿图画故事是以幼儿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文字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语言与美术两种符号系统的参与,将原来纯粹语言文学的构思用视觉、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便于幼儿理解接受。西方国家称为“picture book”,日本叫作“绘本”;我国习惯称为“图画书”,但最近一些年,国内将这一文体称之为“绘本”的人也越来越多。

图画故事在西方起源较早,从萌芽发展到今天成熟繁荣,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图画故事起步较晚,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即有作家开始创作。郑振铎是我国图画故事的倡导者和奠基者,他的图画作品产生于20年代,他不仅自己为孩子译述、撰写童话,创作诗歌、散文,而且大力联络、组织当时的许多著名作家为儿童创作。但图画故事这一文体并未因为这个开端得到后续发展,直到90年代才有少数人开始接触和创作,最近十多年,图画故事的阅读和欣赏才开始盛行起来,00后的孩子才算是中国第一代有图画故事陪伴着长大的孩子。

目前我国的图画故事创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创作队伍不稳定,文图创作分离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文图创作分离是图画故事创作的硬伤,这个问题不解决,图画故事要取得快速发展,追上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是比较困难的。

(一)图画故事中文与图的关系

说到图画故事,很多人把它幼儿图画读物和插图读物混为一谈。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幼儿图画读物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所有图画性质的、适合幼儿阅读的作品,包括文学和非文学的所有作品;而幼儿图画故事属于文学图画书,是包含于幼儿图画读物的一种文学形式或者文本形式。

幼儿图画故事书的性质是用图画来讲故事,它与带插图的故事书也是不同的:幼儿图画故事书中的图画具有叙述的功能,本身就承担着表情达意的任务。如季颖所说:在图画书中,绘画绝不是插图性质,只做文字的说明和补充;也不是画展中的展示品,只要单幅画画技高超就可以了。它本身也是语言,是绘画语言,具有表达性,能抒情能叙事。在图画书中,画要有表达性,要能讲故事,要有动态感,要注重页与页之间的接续,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图画书,实际上是图画的演剧。在图画书中,画本身就是语言。

图画书中的图和文互相融会,互相协调,共同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日本图画故事出版家松居直在《日本图画书的历程》一文中,用两个简单的公式深刻地道出了图画书中图文关系的精髓:

(二)幼儿图画故事的特点

1.图画具有故事性

幼儿图画故事以图画为主来表现故事内容。

图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讲究创意构思、意境烘托和情境造型,注重线条色彩、技法风格等艺术表现方式,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幼儿图画故事的图画首先要精美,这是从艺术水平来衡量的,即图画故事中的图画表现力要强,耐看,耐读,能吸引幼儿反复欣赏,并能不断提供新鲜感。其次要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

为适应幼儿的审美情趣,幼儿图画故事一般少有纯艺术性的静态画面,总是动静结合,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动态的故事性,被定格的瞬间画面实际上都是包孕性的结构,里面含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因素,对该画面之前的情节和后面的发展信息一定有提示或暗示,或者是幼儿的想象力可以补充出来的。同时,画面所展现的人物、动作及环境都非常具体形象,不管写实还是夸张都能让幼儿感到逼真传神,生动有趣。因此,图画成为一种特殊的象形文字,应富于故事性和情节性。

2.画面具有连续性

图画故事往往是多幅不同的画面共同讲述一个故事,而要发挥讲故事的作用,必须注意画与画之间的衔接,使之具有连续性。因为故事所发生的时间、空间、环境、人物、情节以及它们的变化等都得依赖具体的画面来表现。而具体的某个画面都是瞬间场面的定格和凝固,不可能反映故事情节的动态演变,只能通过画面的变化与差异来实现。因此,图画故事的构图必须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和动作的连续性,不能有太大的跳跃。如果画面与画面之间跳跃太大,幼儿看不懂,也就不会看下去了。

连续性是幼儿图画区别于幼儿插图的重要特征。图画的故事就是依赖连续的图画来依次叙述的。如果缺乏连续性,图画故事必然失去其潜在的文学特质而变成纯美术性质的作品。比如《小猪的爱情》画面底色全是黑色,为故事的环境、情节的展开做了统一的背景安排。幼儿一看,从直觉上也知道是在讲一个连续的故事。粉红色的小猪——奇奇——作为主角在每一幅图上都出现,与他对比的是不同的动物,要么大,要么小,要么高,要么矮,要么在空中飞,要么在水中游,从画面比例上就可直观地看出它们都不合适做小猪的女朋友。最后终于有一只与奇奇一般大小的猪出现,画面才没有了这样的反差。如此,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统一,使“新”与“奇”有了依托。

3.故事富于趣味性

图画故事还应遵循幼儿文学的整体特点,富于趣味性。儿童情趣是图画故事的灵魂。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创作图画文学,都必须首先让幼儿得到快乐,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开心、振奋甚至震惊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图画故事的趣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题材具有趣味性。幼儿图画故事选取的材料通常是幼儿熟悉的人、事、物、景,但往往要安排一些异于常态、常理、常情的变化,使幼儿感觉到熟悉而奇特,新颖而有趣。比如澳大利亚的弗朗西斯·沃茨撰文、英国的戴维·利格绘图的《给爸爸的吻》就是一个表现日常生活却饶有趣味的故事:熊宝宝正在那里咕咕哝哝的,他可不想这么早就上床睡觉去,他也不愿意去洗澡,也不想给爸爸妈妈晚安吻。爸爸见他慢吞吞地给了妈妈一个深深的吻后,弯下硕大的身躯温柔地问他:“那么现在,再给爸爸一个小熊的吻,好不好呀?”“才不要呢!”小熊的手掌抵住爸爸温柔殷切的嘴唇,于是爸爸开始不断提出“晚安吻”的新花样:像长颈鹿那样给爸爸一个高高的吻;像考拉那样给爸爸一个痒痒的、黏黏的吻;像鳄鱼一样给爸爸一个爽爽的、潮湿的吻;像蝙蝠那样给爸爸一个特别的、倒挂的吻;像虎宝宝那样给爸爸一个最炫、最热烈的吻……这些提议都遭到熊宝宝的拒绝。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小熊不知不觉地已经被爸爸巧妙地从楼下抱到楼上,并且洗完澡,换上睡衣,躺到床上了。最后,当爸爸失望地叹息“真的是一个吻都没有给爸爸哎”,可爱的小熊喊住正在关门准备离去的爸爸,说要为爸爸做一件事:“我要亲亲爸爸——还要给爸爸一个大大的、大大的拥抱!”

这个故事选取了一个孩子上床睡觉的生活场景,可谓平常之极,可是其中饱含的趣味却会让孩子会心一笑,这不就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吗?几乎所有的幼儿每晚都要与父母做上床之前的“睡觉抗争”,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经历这样有趣的过程。熊爸爸的温柔、智慧,熊宝宝的娇憨、稚拙从画面上可以直观地得到印象,熊爸爸想出来的那些奇特的“晚安吻”的模式,会给孩子一种新奇感;而结尾小熊的大逆转,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幽默感,他的可爱也跃然于纸上。

其次,图画故事的趣味性还体现在主题所具有的人情味上。图画故事往往通过讲述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来启发幼儿思考故事背后的深刻主题。在《达尼想要红帽子》([奥]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撰文、布鲁诺·韦格沙特尔绘图)这个图画故事中,作者就用幽默、夸张、隐喻等手法讲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狗獾达尼非常想要一顶红帽子,因为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戴红帽子,而他戴的是绿帽子。无论爸爸妈妈跟他说他的绿帽子有多漂亮、多适合他的脸色,他就是要一顶红帽子。而商店里的红帽子都卖完了。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爸爸只好把自己心爱的红背心脱下来让妈妈改做了一顶帽子。终于拥有一顶红帽子的达尼,在上学路上却遇上大风,帽子被卷走,飘到天边很远的地方。于是一家人走了很远的路,问了很多人,整整找了七天,才发现红帽子挂在一棵苹果树上。一家三口想尽办法,最后终于用一根绳子吊上树枝、一头捆住达尼才把他升高到帽子所在的树杈上。可是,帽子里却装了三枚鸟蛋。犹豫再三的达尼终于放弃了自己钟爱的红帽子。他说:“别人有的东西,我不一定非得拥有,而且绿色比红色更适合我的脸。”爸爸妈妈感动极了,大声说:“鸟蛋的爸爸妈妈一定会非常感谢你!”正在这时,有两只鸟飞过来经过他们的头顶,每只鸟都落下一泡屎,正好落在狗獾爸爸和妈妈的鼻子上,气得爸爸妈妈大叫,而达尼哈哈大笑说:“他们就是因为感谢我,才没有往我鼻子上拉屎!”

这个故事一波三折,妙趣横生,尤其结尾处达尼父母鼻子上遭鸟粪“袭击”的结局出人意料,却产生了一种喜剧似的幽默效果。当然,这个故事的象征意味很浓,而其深刻的隐喻也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别人有的你不一定非得拥有;尤其当别人更需要它们时,应当无私地给予,由此获得的快乐也是不一般的。

幼儿图画故事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幼儿文学和幼儿美术的有机统一体,其审美途径是双向的、立体的。文学与美术在幼儿图画书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二者又完全不等同于对方,有着自己的独立品格,不能将图画理解为文字的补充或说明,或是将文字理解为图画的解释和说明,图画书的文和图都在说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共同表现一个主题。单纯的幼儿文学或单纯的幼儿文学插图都不能直接构成图画故事。因此,在引导幼儿欣赏图画故事时,如何讲述图与文,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说来,欣赏图画故事最重要的是捕捉住图与文的最佳结合点,抓住人、事、物、景的外部特征和与此相关的图画表情形式来巧妙设问,引导幼儿进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空间。因此,欣赏图画故事,对于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全面而立体的。

(作者系昭通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杨 林

猜你喜欢

图画书图画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神奇的图画书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