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内在关系的初步揭示和方法论意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性别关系”例证的解读
2017-03-27刘宗碧
■ 刘宗碧
关于实践内在关系的初步揭示和方法论意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性别关系”例证的解读
■ 刘宗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第三手稿的“私有制和共产主义”一节中有一段以“性别关系”为例证的论述。学界有三种看法:一是当作马克思论述人道主义和异化史观的辅助论证材料来解读;二是当作马克思关于两性关系、博爱观、爱情观的基本观点来对待和加以研究;三是女性主义者把他当作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和对社会性别歧视、压迫等问题批判及妇女解放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不是马克思的根本意图。这里的“性别关系”不是要讲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借用“性别关系”来例证如何基于实践的原则来把握“私有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的需要,在于阐明“实践原则”所包含的方法—具体就是历史实践的“内在关系”即“人的自然关系”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关系及其蕴含的方法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性别关系;实践的“关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巴黎手稿”的核心部分,是马克思从“副本”批判转入“原本”批判的开山之作,表达了马克思初期理论研究的意趣和路径,对于理解马克思理论的学理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所涉的内容广泛,其中在第三手稿的“私有制和共产主义”一节中有一段以“性别关系”为例证的论述,这个论述学界研究的不多。但是,为什么马克思要以之进行例证?想以此说明什么?它对唯物史观创立有什么意义?这是应当进行深入解析的问题,它不仅对《手稿》思想的深入理解有价值,而且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内涵深入把握也有意义。这里,笔者试作初步解读。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性别关系”例证之为何
关于“性别关系”的例证在文献中的出现,是在第三手稿马克思论述“私有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中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一节中涉及。为了更好理解,我们先看例证的两个文献材料:
“共产主义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因而共产主义(1)在它的最初的形式中不过是这种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这样的共产主义以双重的形式表现出来:首先,……最后,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私有财产这个运动是一种动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用公妻制——也就是把妇女变为公有的和共有的财产——来反对婚姻(它确实是一种排他性的私有财产的形式)。人们可以说,公妻制这种思想是这个仍然十分粗陋的和无思想的共产主义的昭然诺揭的秘密。正像妇女从婚姻转向普遍卖淫一样,财富——人的对象性的本质——整个世界,也从它同私有者的排他性的婚姻的关系转向它同共同体的普遍卖淫关系。这种共产主义——由于到处否定人的个性——只不过是私有财产的彻底表现,私有财产就是这种否定。……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嫉妒心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1]78-79
“把妇女当作共同淫欲的掳获物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对自身的无限退化,因为这种关系的秘密在男人对妇女的关系上,以及在对直接的、自然的类关系的理解方式上,都毫不含糊地、确凿无疑地、明显地、露骨地表现出来。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直接是男人对女人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或者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此,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己理解为类存在物、人。……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80
关于这两段例证材料的研究,学界仅有少数学者涉及,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当作马克思论述人道主义和异化史观的辅助性论证材料进行解读。如我国学者朱宝信提出:这是“马克思通过人的实践本质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2]。李豫露先生则认为,这是马克思从异化与人性的关系,阐述异化人性的表现[3]。二是当作马克思关于两性关系、博爱观、爱情观的基本观点来对待和加以研究。如我国学者林其泉认为:妇女的社会地位变化与社会分工联系在一起,分工最早是在两性间展开的,由于妇女生理特点,以分配适合生理特点的工作为契机,演变为男女有别的社会分工,即两性分工[4]。马克思的“性别关系”例证就是以分工为机制的私有制产生所包含的男女分工的分析。丛大川则认为这是马克思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的“公产公妻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普遍卖淫”的现实,阐述马克思对于男女之间理想的爱情关系的理论[5]。冷舜安则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这是马克思表达了“私有制是历史产物,随着生产发展而产生的,私有制产生是以两性冲突为开始的”,私有制下两性关系反映了阶级性,扬弃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包括妇女解放[6]。三是把它当作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和对社会性别歧视、压迫等问题批判及妇女解放的理论。按照布兰笙(Bryson)的理论,凡主张把妇女解放归结为社会、政治、经济等结构的全面性改造而达成理论都属于女性主义思潮的内容。在这一定义下,马克思的两性理论也被归为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分支,从而在当代社会思潮中,关于《手稿》的妇女解放思想也被关涉为女性主义解释。
以上的研究论域和形成的观点,各有见地,或许马克思的这个例证也包含了他们所说的这些内容和观点。但是,这些是马克思举证“性别关系”的根本意图吗?笔者认为不是,这并没有真正抓住例证关涉的论题和观点。马克思在这一节的论题不是“人道主义”或“爱情观”以及女性主义,而是“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人道主义”概念的运用不过是关于“共产主义”其中属性的一种描述而已。那么,为什么在用“人道主义”来讲“共产主义”的内涵特征时,要以“性别关系”来例证?
诚然,这里的“性别关系”不是要讲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借用“性别关系”来例证唯物史观如何基于实践的原则来把握“私有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的需要,在于阐明“唯物史观的实践原则”所包含的方法——具体就是历史实践的“内在关系”,即“人的自然关系”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关系及其蕴含的方法论。这才是马克思在《手稿》中用“性别关系”例证的真正内涵。
二、“性别关系”例证与“实践”原则的关联和作为方法的运用
这里,把《手稿》的“性别关系”例证提高到实践原则这一方法论的层次来论述,难免有人认为拔高了《手稿》的哲学水平,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没有达到“唯物史观”这个层次。关于这一点,笔者曾在《〈巴黎手稿〉的辩证法运用和政治经济学方法原型》一文中有过充分的论述,提出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没有达到后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下称《形态》)的成熟水平,但已经有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见解[7],这是《手稿》本身能够实证的。这里不再重复。
诚然,马克思论述共产主义的最初发展如何要体现为“私有财产的普遍性”环节以及有“粗陋的共产主义”的出现,这涉及“私有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理解。而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需要科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当然是唯物史观的实践原则。这个观点马克思在《手稿》的第三节有一段论述可以证明,他说:“我们已经看到,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但是,同样,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并且二者必须是这个出发点,私有财产的历史必然性就在于此)。因此,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1]82-83
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如何生产人”的命题并解释为“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和“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其基本观点与《形态》中关于“现实的个人”[8]71当作“生产”存在予以规定是一个意思。诚然,从“生产者”的“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出发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这个立场在“手稿”中的论述与《形态》的内涵基本一致。可以说,《手稿》已经具备了以主体实践作为历史出发点的基本立场了。
而这个立场不容易被人正确理解,因为在《手稿》中,马克思的论题具有多元性,人们往往难以辨清他们的关系而导致解读困难。从基本线索看,在《手稿》中,马克思的主题是关于“原本”的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对原本的现实批判涉及批判尺度及其方法的运用,这样一来又要涉及到当时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并上升到哲学基础的批判,进而就延伸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具体来看,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两个材料中,第一个材料是举证“共产主义”的发展采取私有制这种关系的普遍化道路,从而出现“粗陋的共产主义”;第二个材料是举证并阐明对其理解和批判所应有的尺度及其方法。因此,“性别关系”例证,不仅在于马克思阐明“私有制的普遍性”作为“共产主义”的历史环节的必然性和特征,而且在于阐明对它批判所应有的尺度和方法,也就是马克思关于如何正确理解“私有制”与“共产主义”之关系的方法论论述。
关于这两个方面,前一点有少数学者涉及,但不深入;而后一点基本还没有得到揭示。比较的看,后一点即第二材料所讲的是尺度和方法,也就是“粗陋的共产主义”批判的尺度和方法,这是例证论述的落脚点。而关于马克思批判的尺度和方法,这涉及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即实践范畴内涵的理解。
实践范畴的内涵,按照辩证法,不是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用一个实体范畴来解释它的属性,而是一个包括了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范畴,对实践的“关系”内涵揭示和这种“关系”的科学把握包括了方法论的意涵。
诚然,实践是人的本质特征,作为一个辩证范畴,现实上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其内在本质就是活动的“关系”的规定。所谓“关系”,经典作家在《形态》中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8]81这里讲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而且是“为我存在”的关系。这种实践关系包括什么内容呢?在《形态》中就论述道:“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8]80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男女关系”时提出了“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1]81的论断。这里,“人对自然的关系”和“人对人的关系”,实质就是《形态》中所讲的“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它们构成实践之“关系”的两方面内容。“人的自然关系”指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人的社会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劳动互换),并且二者是互为媒介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人的自然关系”总是提升和表达为“人的社会关系”来实现,即表现为分工和交换的活动形式;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关系”也总是外化、异化地表征为“人的自然关系”的活动形式,即通过分工、交换而出现“物化”或“物象化”的现象。
“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相互关系是实践范畴的基本内涵,把历史归结为实践来把握必须正确理解这两个关系的具体内涵和相互作用。要注意,有的学者把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关系”内涵,表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是错误的,因为人本身也是自然界的因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排除人之后再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同样包含这样的逻辑问题。马克思正确的表述是“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二者是人的实践的不同方面,是一种逻辑的划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他们相互交织并同构于一体。人的发展体现为实践的历史进步,本质上就是这两种关系的不断普遍化,并且互为媒介地表征,因此,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它以异化的形式实现出来。同时,作为历史范畴具有过程的必然性,它们是人的实践发展必然经历却又需要不断扬弃的历史环节。因此,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扬弃过程,这个过程内在地包含着以上双重关系的辩证运动。这里的“双重关系的辩证运动”,指实践内在“关系”的双方互为否定并由此实现肯定和得到发展的过程,这正是人的实践发展的辩证特征。
显然,共产主义以“私有财产的普遍性”发展出来,必然地以“异化”的形式发生并出现“粗陋的共产主义”。私有制作为共产主义的历史环节发生,体现为实践的两个“关系”的互动,一方面“人的自然关系”发展要以“人的社会关系”为中介(否定)并不断获得全面性才能实现出来;反过来,即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也是以“人的自然关系”为中介(否定)并不断获得全面性才实现出来,这就是异化的双重否定过程。因此,马克思指出:“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1]78“共产主义是扬弃了的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起先它是作为普遍的私有财产出现的。”[1]78“普遍的私有财产出现”是共产主义扬弃私有财产的前提。这里,“普遍的私有财产出现”这个前提,其内容就是“人的自然关系”发展赖以“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全面性;反过来就是,以“人的社会关系”为本质的共产主义发展也赖以“人的自然关系”的不断全面性。这里还需要弄清的是,这两个“关系”的相互中介及其普遍化,在历史进程中,为什么必然地以私有制的形式展开出来?下面我们进一步说明。
诚然,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及其自由活动,这是历史发展的指向。但是,人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个人”出现并获得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以分工、所有制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作为历史契机。这样,在以血缘氏族的共同体为主体的原始社会中,个体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发生,只有当分工出现并且个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占有,即所有制(私有财产)的产生时,人才真正地以个体的形态构成主体,成为“现实的个人”,同时个人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才使社会关系产生,形成人类社会。就此,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就“中介”一节说道:“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因此,上面提到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产物。”[1]170-171
因此,私有制是作为共产主义的历史环节发生的,具有必然性,但这一环节——作为异化了的形式又是需要扬弃的,是一个辩证过程。在这两个“关系”的普遍化进程中,二者是互为媒介地发生的。这样,就共产主义对私有制的扬弃,不是单纯地理解为“人的自然关系”全面性而表现出来的物质享用形态的更替(即不是单纯的物质占有方式的更替),实际上他同时是以“人的社会关系”为中介并普遍化的过程。而“人的社会关系”的普遍化又是以个体的主体化和自由“个性”为基础,因而“粗陋的共产主义”的“公妻制”,这种退化到以“动物的形式”(即仅看到并当作“人的自然关系”)的两性关系主张以及采取否定“个性”的低级的平均主义来消灭私有制的观点,无疑与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展望的共产主义相差甚远。这里,“动物的形式”的两性关系,指立足男人把妇女变成公共财产的占有,显然是一种只看到“人的自然关系”并以“物化”来描述“异化”的主张。在性别关系中,应有的内涵是它不仅包含“人的自然关系”,而且包含“人的社会关系”,并且只有当“人的自然关系”提升为“人的社会关系”的表现时,性别关系才体现为进步和文明。任何社会实践都包括“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双重关系,资本主义的问题在于把“人的社会关系”下降为“人的自然关系”来表达和实现,因此必然出现“把妇女变为公有的和公有的财产来反对婚姻”[1]179,这实质是“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私有财产这个运动”[1]79,采取“一种动物的形式表现出来”[1]79的实践特征。(这里,“普遍的私有财产”指资本主义所有制,被“反对私有财产”指资本主义之前的私有制)这是马克思在“性别关系”例证中第一段材料所要阐明的问题。
接着来看例证的第二个材料。它是衔接第一个材料并转入对以上情况如何批判,建构批判的尺度以及所包含的方法论问题。这里,马克思首先提出“性别关系”里包含着“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即“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1]80;接着就提出这两种关系的关系“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1]80的论点。这个“教养程度”所指,就是“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和“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己理解为类存在物、人”[1]80以及“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80。以这些内容构成的“文化教养程度”,实际上就是关于历史进步的文明尺度,也是马克思把握“私有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以及批判在“普遍的私有制”的发展中所出现的“粗陋的共产主义”的理论方法。具体地看,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人的自然关系”只有广泛地提升为“人的社会关系”的表达和由之实现出来,采取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普遍的私有制”发展的必然进程,才体现为社会进步的文明尺度把握;二是个体获得“个性”独立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前提,同时他又是在社会的共同体生活中来实现的自由,这才真正表达社会作为“现实的个人”存在的文明特征,表达社会的发展。就此,马克思描述为:“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80,这就是后来他关于共产主义的人的发展具有自由“个性”[8]122和“自由自觉的结合”[8]285-294的论点雏形。
这样,“性别关系”例证包含了马克思的两点理论立场和方法。关于历史进步,一是要从人的主体活动即社会关系这一主体本质作为出发点(历史尺度)去看人的自然关系即物质生活,而不是相反;二是要从人的个体自由来理解社会关系的本质,即社会关系必须理解为个体自由实现的规定并以此把握私有制尤其资本主义的劳动性质。
关于第一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更加明确提出来了,第一条讲了对“现实”“客体”“感性”的认识,必须从“主体”“实践”出发的立场[8]54;第六条进一步把这种立场的主体内容,即实践展开出来的内容——即人的本质理解不能撇开“历史进程”的“社会关系”[8]56。实际上,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则,即在世界观的理论坐标上,不是把“人归结为自然”去理解,而是把“自然归结为人”去理解,即从社会、历史实践来理解自然和世界。关于第二点,马克思后来在《形态》和《共产党宣言》进一步表述出来。在《形态》中,马克思批判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无政府主义——那种极端个人主义的主张,就包含了个人自由和社会关系的辩证把握。到了《共产党宣言》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294,这里成熟地把这个理论表达了出来。
总之,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性别关系”例证,蕴含了实践范畴的“关系”理论,同时以此作为方法论在批判中运用,包含了唯物史观实践原则的重要内容阐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逻辑价值。
三、“性别关系”例证的理论内涵与《手稿》有关理论的正确解读问题
《手稿》中“性别关系”例证关涉的学理的科学揭示,对《手稿》中有关理论尤其唯物史观的逻辑的正确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举四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性别关系”例证所指的论题并非什么“人道主义证明”“妇女解放”或“爱情观”“博爱观”的表达,而是唯物史观实践原则论证的最初阐述,它表明了《手稿》在创立唯物史观中的初始论证状况。
关于这一点,前面的论述已经说明,这里不再重述。需要强调的是,阿尔都塞提出的“认识论断裂”以及其他人的类似观点,应该是对马克思的误读,需要深刻反省或批判。
第二个例子是《手稿》的“性别关系”理论例证被视为“女性主义”批判的理论资源之一,但不能等于女性主义理论,而关于其妇女解放的理论解释不能游离于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和意蕴。
女性主义基于当代社会是建立在父系体系及其特权之上的社会观出发,提出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历程在公民权、政治权乃至教育权、生育权、堕胎权、产假、薪资、性别歧视、就业以及性暴力上实现平等和解放。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妇女解放理论也被归结为女性主义的思潮之一并加以研究。西方马克思女性主义的初期研究,强调资本主义与阶级社会是妇女受压迫的唯一根源,把妇女解放归结为推翻产生性别压迫的现实经济基础,具体为两性分工以及以男性占有财产为主的私有制。但随着激进女性主义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新左派中,出现了反扑马克思主义,甚至提出父权制产生于资本主义之前,消灭资本主义只是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认为妇女解放不等于改革或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此同时,又有“青年马克思”派别和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出现,它们走向与西方人道主义结合,主张追求人性全面改造来实现妇女解放,提出在知性、权利、财富上的平等并进行抽象论证,以致把妇女解放的策略归结为诸如公有化生产工具、集体化育幼、妇女进入工业生产等,落入了空想的社会改良的实证。
笔者认为,简单化地把马克思的“性别关系”理论等同于“妇女解放”理论并引申为女性主义,这不符合马克思在《手稿》论证的根本意图。当然,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论题包括了“妇女解放”的旨意,但这应是基于唯物史观实践原则的“关系”内涵的辩证法来理解的,所谓的“父权”不是脱离“生产”而先天存在的抽象范畴。而它作为历史范畴,在资本主义阶段作为发展了的现实是包括它的过去作为历史环节存在的,消灭性别歧视和压迫不是离开了主体物质实践的这个社会现实而另寻他途。而把马克思关于“妇女解放”推入“人道主义”的女性主义解释和运用,那更不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原则,这也是需要避免的。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具有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运动的历史条件,同时又具有以社会关系为人的本质内涵和以个体“自由个性”得以实现为前提的价值尺度及其历史逻辑的规定。离开了这些,就有可能会出现误读。
第三个例子是“性别关系”例证的理论内涵,与《手稿》中对“劳动异化”和“交往异化”批判所包含的尺度一致,是同一逻辑的建构和运用。因此,马克思以实践的“关系”内涵表达出来的唯物史观雏形贯穿着整个文献。
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性别关系”例证,在理论内涵上蕴含了人类实践所包含的“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及其互为媒介的运动规律揭示。“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的“互为媒介”即相互中介,这是实践过程内在的客观规定,这也是“性别关系”例证蕴含的基本理论之一。但是,这个理论在《手稿》中并非仅此处出现,在第一手稿和《穆勒评注》中就已经作为“异化劳动”和“交往异化”批判的尺度和理论方法运用了。
诚然,马克思这个理论方法的运用,首先出现在文献的第一手稿,用作批判“异化劳动”。关于“异化劳动”,马克思给予了四个规定,其中包含劳动者与自己产品的分离,其次是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对立。“异化劳动”的上述内容的实质是“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被割裂,即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被“人为分离”。这个“人为分离”,就是私有制,即私有制生产关系。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本质,不是国民经济学家看到的“人对自然物质的占有”即“人的自然关系”,而是对之中介的“人的社会关系”。当私有制的“人的社会关系”的中介,劳动者才失去了自己的劳动产品,出现异化劳动。对此,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已经指出:“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对象,也就是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1]58私有制的社会关系中介,分配上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这就是割裂“人的自然关系”。这个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道:“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9]212显然,它们指的是一个意思。
马克思对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批判,其尺度之一就是“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而这个“统一”的内涵,马克思以“对象化劳动”和“类本质”的规定表述出来。关于“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是将人的本质力量(即在自然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社会力量和潜能)从主体存在方式,即活动的形式转化为客体对象的存在。而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从客观对象的存在方式转化为主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主体活动受客体的属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而成为客观的活动,并通过占有和享用活动成果而构筑、发展人的本质力量。”[10]“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辩证运动,是主体活动应有的关系,但是,私有制的中介剥夺了劳动者的这种关系,以异化的形态生活。“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辩证运动,就是“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而且只有有了这种统一,劳动、生活才会体现“类本质”。“类本质”就是“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1]57,就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由发展和确证。而资本主义生产,生产者不仅失去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且自己的劳动也仅仅变成“谋生的劳动”[1]175,失去了自由,成为资本积累的劳动机器。“异化劳动”首先是“人的自然关系”被割裂了的一种劳动关系,对之批判的尺度就是“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即“对象化”与“非对象化”运动的辩证统一。
其次,关于“交往异化”的批判及其尺度。这里,首先要明白“交往异化”的内涵是什么?他与“异化劳动”是什么关系?我们知道,按照辩证法对实践的理解,其作为“关系”范畴,内在的“人的自然关系”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互为媒介的。以致,“人的自然关系”方面的异化是基于“人的社会关系”中介即否定性呈现出来的,反过来,“人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异化是基于“人的自然关系”中介即否定性呈现出来的。“交往异化”就是“人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异化是基于“人的自然关系”中介即否定性呈现出来的情形。这种情形,把“人的社会关系”异化为“人的自然关系”来表现和实现。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说道:“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1]60“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1]59“交换或物物交换式社会的、类的行为,社会联系,社会交往和人在私有权范围内的联合,因而是外部的、外化的、类的行为。正因为这样,它才表现为物物交换。因此,它同时也是同社会关系的对立。”[1]173这里,“他人的实践”“他人的关系”是指什么?就是他人劳动及其形成的“实践关系”;而“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是指劳动或劳动成果的交换,人才成为社会性的人。但是,这种社会性的关系却是通过“物物交换”的关系来实现的,这就是“人的社会关系”表达和实现以“人的自然关系”来中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商品把这种关系明确地描述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9]138这就是《穆勒评注》及其之后讲的“交往异化”的内涵。
显然,“交往异化”的现实特征就是:对工人来说,“他的现实行动只具有手段的意义”[1]175,人的活动“表现为物物交换,表现为做买卖一样,活动本身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交换表现为分工,这种分工成为高度抽象的存在物,成为螺旋床等等,直至变成精神上和肉体上畸形的人”[1]175。“交往异化”,使劳动者成为单纯的生产工具,畸形发展,没有自由,丧失“个性”。那么,对之批判反映在理论上,其尺度就是“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你对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的生活的、与你意志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1]46,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交往异化”批判的尺度。
总之,《手稿》的“性别关系”例证所包含的社会进步尺度,就是两个“异化”批判的尺度。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以实践的“关系”内涵表达出来的唯物史观雏形,在整个文献都已经得到体现。
第四个例子关于《手稿》中论述共产主义提出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和“历史之谜”的解答的论点,应有实践内涵的唯物辩证法解读,才能正确理解。这个方法就是,必须理解为通过历史实践的双重否定即互为媒介的辩证运动来推动两种关系的普遍化即全面性过程。
关于《手稿》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西方学者一般以抽象的人道主义来理解并当作马克思理论发展的顶峰。我国一般认为,这是马克思基于人本学的抽象逻辑预设,采取否定性辩证法的逻辑推理,提出的扬弃私有制的“哲学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解答“历史之谜”的历史观[11]。但也有别于此的不同观点,如朱宝信提出的:这是马克思“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2]。但这些都没有完全进入马克思的本意。
关于“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和“历史之谜”解答的论点,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道:“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读。”[1]81深入把握这一论断,需要弄清的是:什么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及其相等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这段话的后面有了回答的论述,他说道,“人如何生产人”[1]82,体现为一种生产的社会性质的运动,而“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83。
关于这个回答,应该以上述实践的“关系”内涵来解读,具体就是,“人的自然关系”的内容要以“人的社会关系”为形式才得以表现出来,反过来,“人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也要以“人的自然关系”为形式才得以表现出来,以致“人的自然关系”方面的全面性是基于“人的社会关系”这一中介的全面性得以表现和实现,同样,“人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全面性是基于“人的自然关系”这一中介的全面性得以表现和实现。这里,“中介”就是“否定”,“否定”即“异化”,又是“创造”和“发展”,作为历史过程的否定性运动,其两个“中介”的否定性的历史形式就是“私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以异化的、对立的形式来生产或推动“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性,马克思把他称之为“私有财产的普遍性”[1]78,共产主义“在它的最初的形式中不过是这种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1]79。只有“人的自然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实现了全面性,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才能彻底解决。这时,人作为自然存在和作为人(社会)存在,才能达到统一,这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及其相等的关系,也是“历史之谜的解答”[1]81。
总之,笔者认为以上才是《手稿》论述共产主义提出“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内涵及其意图的正确理解。根据这个理解,所谓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史观”的内涵就不能再以抽象的“人本学”即“类本质”作为其基础,而应以唯物史观实践原则的“关系”内涵为理论基础。而这个“关系”内涵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同于《形态》提出的“生产方式”理论,这个理论并不是“生产方式”理论提出后就不要了,实际上在后来的《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都还使用。因此,对马克思的所谓“人道主义”以及所谓“劳动异化史观”问题尤其“手稿”的唯物史观贡献应该重新认识和评价,必须确认它是唯物史观创立的一个必要环节,而且其中的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特定的逻辑阶次具有独立的价值和合理性。关于这个问题,这里不再详解,笔者将另文专论。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朱宝信.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李豫露.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与人性的关系[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林其泉.两性分工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J].社会,1983(3).
[5]丛大川.马克思的博爱观——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大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冷舜安.当代性别的和谐研究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7]刘宗碧.《巴黎手稿》的辩证法运用和政治经济学方法原型——“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循环论证的问题新解[J].哲学动态,2013(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刘奔.当代思潮反思录[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87-188.
[11]魏则胜,杨少曼,宋猛.异化史观与历史科学:解答“历史之谜”的两种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责任编辑:丁浩芮]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Practice——the Interpretation of"Gender Relation" in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Liu Zongbi
One sector———"private ownership and communism" of the third manuscript of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sheds light on "Gender Relation". There are three opinions on it. One holds it as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on humanitarianism and alienation history. The second considers it as love outlook,fraternity view and both sexes' relations. The feminism views it as theoretical resource on feminism,gender discrimination,suppression and women liberation. However,the author holds that this is not the fundamental intention of Marx. "Gender relation" here is not meant the male and female relationship but referred to“private ownership”and "communism" based on practice principle. It is meant to elaborate the means included in "practice principle". Specifically speaking,it is the internal relation of historical practice,name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natural relation" and "human social relation".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Gender Relation;"Relation" of Practice
A811
A
1673-8616(2017)02-0069-11
2016-09-21
刘宗碧,凯里学院价值学与经济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贵州黔东南,55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