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理论视野内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

2017-03-27■李

创新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学研主体发展

■李 燕

主体间性理论视野内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

■李 燕

产学研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学研一体化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社会发展战略。但产学研尚未形成全面成熟的社会发展机制,缺乏长远性、制度性战略建设。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思考产学研,意图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科学解读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指出产学研已经处于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发展阶段,要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和交往的具体实践中深入理解产学研,在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同时注意处理好以人为本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要意识到产学研是复杂系统性工程,需要动员社会整体力量参与。

产学研一体化;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

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当前产学研全面深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触及高校乃至国家发展转型和人才培养战略的调整和改革。产学研一体化强调和突出了产学研三者间的有机融合,为高校突破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实现高校教书育人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可能。但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现状来看,产学研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中出现了主客对立、互为屏障的问题,纯粹以市场为导向的工具理性思维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阻碍因素。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出发,反思当前中国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的问题,探寻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原则及重要启示。

一、当前中国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的问题

国内对于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20世纪90年代全面展开。跨越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产学研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产学研一体化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但无法回避的是,产学研虽然在局部领域走出了多条实践创新的路子,但没有形成全面成熟的社会发展机制,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虽有触动,但缺乏长远性、制度性战略建设。

产学研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概念缺少界定或界定不清,多停留于以生产实践为中心等字面理解。长期以来,在相关研究和实施中,“产学研”“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等多种提法混同使用。绝大多数论者不做概念区分和厘定,但也有个别论者,比如邹本国在《对高等学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思考》一文对几种提法做了具体阐述,认为“产学研”本身就具有三者相互结合、密切合作的含义,几个概念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共同特征是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以实现各自的核心利益,即人才培养质量、经济利润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发展程度、方式和阶段等方面的差别[1]。概念的含混恰恰折射出产学研理论和现实的困境。产学研,就语词排序和字面意思而言,生产实践是第一位的,教学和科研应以社会经济主体的现实利益为基本旨归。但如此理解,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企业、公司等自身的眼前利润与长远利益、经济主体利益与社会宏观发展、人才培养的就业市场工具理念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否会协同一致?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然而,比较遗憾的是,在产学研的多年探索实践中,持此观点的俯拾皆是。“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校内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是营造学校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积累经验、创造条件”[2],“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产学研教育模式推进中,高校必将培养出越来越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专才”[3]。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附性、物的依附性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在物的依附性阶段,片面强调市场需要,自然可以理解,特别是中国刚刚由温饱阶段步入小康社会,这种世界民族经济身份的认同焦虑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过度追求GDP等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更难求全责备。“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58。人只有摆脱了为肉体存活需要而从事的被迫异化劳动,才能获得类的生存价值和真善美相统一的发展。只强调“产”的中心地位,刻意突出劳动者的谋生技能,忽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对产学研的这种片面理解终将成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桎梏,因为劳动者的自主和创新性培养、真善美的价值目标没有成为这种模式的根本追求。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产学研发展至今日,虽然有很多合作项目与合作工程,但很难说三者已经实现有机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在探索之中,社会生产和企业管理依旧是沿袭传统模式运营。产学研尚处于初期的松散、散点或局部合作阶段,行业间壁垒重重,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处于封闭的自循环系统,知识不能在全社会间流动和转化。企业创新转型缺乏智力支持,科研攻关能力薄弱,知识型人才资源缺乏;高校和科研机构与社会生产基本隔绝,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科研理论缺乏现实指导意义,科技成果难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人才培养方面,没有走出传统偏重理论、倚重学术的藩篱,与最新的社会实践相脱离,高校毕业生大多不能直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最后,产学研各主体大多已经意识到交互合作、知识流动、利益共享的重要性,但由于短期效益、成本核算、发展目标冲突、评估体制等问题,合作动力不足。笔者身处教育机构,据所接触和观察,有各种类别的高校把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等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评估因子。企业对于实习学生也没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单纯只作为实习期低成本或零成本劳动力来对待,甚至收取实习费用。高校从评估目标切入,同时也由于成本所限,从经济建设一线引进人才的动力机制和引进制度都需要大力建设。上述,都不是单独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能够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应该成为社会整体动员、多重力量介入的社会系统工程。

二、主体间性理论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哲学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思考和解决产学研一体化所面临以上问题,需要从哲学高度反思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501,“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6]。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交往建基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基础之上,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其实质是交互主体性,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交互关系,主体所面对的既有主客体关系,也有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简言之,主体间性就是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中与他者的相互关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主体间性,但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阐释了以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交往理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这一理论为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奠定了哲学基础,这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进行考察:

第一,主体间性理论建立在人类的普遍联系和普遍交往的实践基础之上,当代中国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正是在20世纪新的全球化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要实践战略,全球化时代的普遍交往为不同的产学研主体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

主体间性从其本质上说是主体间的生产交往关系和生产交往实践。海德格尔指出:“由于这种有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7]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整个的社会交往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基于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4]58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就是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考察主体间的关系也必须纳入到社会生产范畴中。人是所有历史的产物,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体间性就无从谈起,并且主体间性也在人和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主体间性是建立在生产普遍发展的基础上,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8]考察主体间性,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以及在生产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消费也是一种生产。

产学研的提出是世界普遍交往的必然结果,更是国内生产和交往实践的需要。产学研一体化有效弥合了自主创新信息传导和价值传导的制度缺失,各主体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信息和价值的传导网络越发达、流畅,创新要素组合和价值实现越顺利,知识成果的收益越充分,自主创新就越有动力保障。国外产学研起步较早,1906年,美国工程师施奈德率先提出“合作教育”,20世纪50—70年代,产学研在欧美各发达国家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普遍展开。基于实际建设需要,同时借鉴国外,产学研在国内广泛开展。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211”“985”等重点院校到地方高校以及各级科研机构、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探索实践出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发展和交往的加深,势必对产学研提出更深层面的要求。

第二,主体间性理论是对近代西方传统主体性哲学的反叛,引发了由主客对立的主体性哲学向关注以主客关系为中介的交互主体性哲学的迈进。产学研一体化中的各方应在交往中保持自我主体性,同时,这种主体性不是纯粹的“自我”,必然受到“他者”的干扰和影响。

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使个体和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进步,但主客对立、以他者为屏障的刻板思维也引发了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系列问题。雅克·拉康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消解了一元主体哲学,用对话理性、交往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工具理性,在实质上回应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和交往理论。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主体间性并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主体的存在是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以主体间的关系为前提;主体间性中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是以他们共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和背景。质而言之,近代传统哲学中的纯粹主体和纯粹客体是伪存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交互影响,既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也在生产和交往中发生了转化,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

从主体间性的“主体性”思考产学研,首先要注意产学研各主体的充分融合,教育者要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服务社会和企业的理念;经济建设主体要知道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有自主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要有教育为本的思想,愿意支持教育和科研,包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产学研各主体间保持彼此的独立性,特别要克服眼前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浅见短视,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最后,产学研各主体“共在”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中,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离不开社会联动,要关注和积极创造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环境,比如政策杠杆、评估机制、法律法规、社会服务等。国外重视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普遍把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效运作视为产学研合作的高效助推。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间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高扬人的主体性,以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考察社会的尺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产学研一体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育主体的独立性,既培养劳动者的谋生技能,为企业创新转型和经济发展做人才储备,更要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要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欧洲近代哲学思想史上,以人为本是对中世纪神本主义的反动,与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humanism)渊源相关。人本主义高扬人的理性,巨大的工业成就使神迹显得多余,但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使人本主义渐次走向工具理性思维,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手段成为目的,成为套在人们身上的牢笼。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更为拜物教、货币崇拜推波助澜,从神像面前解放出来的人又越来越匍匐于“物”的脚下。“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499马克思明确主张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对象、现实、感性,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指向,由非合理性走向合理性的动态的主体间交往关系。现实的社会关系同时包含着两种成分:一种利于人的创造能力全面发挥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另一种桎梏“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的“激情、热情”[4]107。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从历史和现实来说明主体间交往的意义,强调要由异化的交往状态转向合理的交往状态,也就是客服工具理性主义。

产学研的多元主体要遵循共同的交往理性,维持开放、平等的对话关系,而不再是基于工具理性的利用、计算和支配关系。产学研一体化,各主体要致力于祛除不合理的主体间交往关系,既致力于企业利润和经济效益,又要保护劳动者的合理权益;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终极宗旨必然指向人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而不能在“一体化”中化去教育的主体地位,臣服为企业利润、经济效益的奴仆。否则,必然是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异化加速向教育领域延伸,传统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将毁于一旦,终导致功利主义弥漫社会,背弃人类社会的最终解放。

三、产学研一体化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2015年国务院提出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加快创新驱动,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战略。产学研要走协同创新之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审视产学研一体化问题,不难得出以下基本原则与启示。

就产学研一体化的原则而言:首先,要明确其根本目标是社会和人类的全面发展,推进知识流动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兼顾各方基本利益是当下过程——物的依附阶段的必要工具;其次,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坚持劳动者谋生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再次,产学研应该放置于社会的大循环之中,要注意到法律法规、区域政策、市场杠杆、地邻环境等等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产学研各种模式不可忽视且必须充分认知的外部环境因素。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要有谋划策略:产学研首先是涉及利益诉求不同的多元主体,要注意多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并且要明确产学研一体化最终主体和目标归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的中心性问题,以人为本不能冲淡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还远没有摆脱物的依附性阶段;再者,产学研一体化是复杂系统工程,不能搞运动式、口号式等简单化处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精神,针对不同层级、不同性质高校与多种性质的经济主体之间,制定具体政策,拿出具体方案,特别是地方政府要灵活务实、积极参与;另外,产学研要注意到发展阶段性的问题,产学研已经走过初期的松散合作阶段,要意识到当前已经处于产学研一体化阶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明确为产学研一体化大力保驾护航,各主体要观念明确,要有积极的主体间性意识,有突破僵化、惯性思维的勇气;最后,产学研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理应被全社会充分重视,是每一个个体都必须为之积极投入的长远目标,不能作壁上观。

[1]邹本国.对高等学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40.

[2]石火学.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00(3):67.

[3]文峰,张苹,杨亮.产学研合作框架下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的探索研究[J].广州化工,2016(6):16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4.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译本)[M].北京:三联书店,1999(2):13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4.

[责任编辑:李君安]

The Strategy of 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 Integr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Li Yan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university -research has achieved abundant fruits in transforming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nto productivity and in changing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institutions. The integr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social development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Yet it hasn't formed a mature social development mechanism,without long -term and institutional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paper sheds light on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university -research to make breakthrough in methodology and to scientifically elaborate the strategy of 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has bee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carrying out the integration,we should hold the people -oriented principle,properly handl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oriented principle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and realize that the integration is a complicated and systematic project that needs many people to participate.

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 Integration;Marxism;Intersubjectivity

B0-0

A

1673-8616(2017)02-0047-07

2016-10-08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路径探索”(2016GB121)

李燕,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晴川学院(原武汉大学珞珈学院)讲师、新闻系主任(湖北武汉,430072)。

猜你喜欢

产学研主体发展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