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州高山茭白产业发展的初步构想

2017-03-27张应团王明红张爱军王国兵

长江蔬菜 2017年18期
关键词:茭白恩施州高山

张应团,王明红,张爱军,王国兵

(1.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445000;2.恩施州四渡河富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恩施市硒农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恩施州高山茭白产业发展的初步构想

张应团1,王明红1,张爱军2,王国兵3

(1.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445000;2.恩施州四渡河富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恩施市硒农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分析高山茭白产业在恩施州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潜力,基于恩施高山茭白产业品质上佳、错开主产区上市时间等优势,打造“富硒”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规划产业发展目标、构想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建设,阐述近期产业建设重点内容。

茭白;产业定位;竞争优势;产业体系

茭白 (Zizania latifolia)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蔬菜,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浙江、江苏、湖北、安徽、上海等地,近年栽培面积不断上升,在绝大部分省份均有种植,在水生蔬菜中,其栽培面积仅次于莲藕[1]。我国有悠久的茭白栽培历史和广阔的市场,围绕茭白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取得了深入、系统的成果,具备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与技术体系,特别是在主产区研究基地的建设与研究已达到很高的水平[2],具备较好的产业技术基础。

1 高山茭白产业在恩施州的成长环境分析

1.1 恩施州产业发展环境

据恩施州“十三五”规划,恩施州产业发展要求着重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以生态文化旅游、绿色富硒产业和信息产业为战略性主导产业[3]。其中特色蔬菜是继烟叶、茶叶之后的第三大重点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特优、高效”是恩施州蔬菜产业的核心,是实现产业升级,形成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突破点。

恩施州深入实施“产业兴州”战略,重点推进的七大产业链,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硒为核心竞争力的硒产业链,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的改革实质上就是以充分发挥硒资源优势、硒资源特色开发为核心,突出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硒+X”的产业发展模式。

所以,恩施州产业发展环境的突出特点是以生态文化旅游、绿色富硒产业为两大类基础产业,以地域特色,硒附加值为特征的产业品类,是恩施州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方向,相应的产业投资环境优化、政策与战略引导、项目基金支持也正在并持续集中向具备这些特点的品类倾斜。

1.2 高山茭白符合恩施州对蔬菜产业品类选择方向

恩施州是茭白植物自然分布区,具备茭白植物栽培的环境条件,湖北民族学院高山水生蔬菜研究团队就武陵山区发展高山茭白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系统阐述了恩施具备气候、地理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及市场潜力大等发展高山茭白充分的可行性条件[4],在众多可选择的蔬菜产业中,恩施州着力于高山茭白产业发展的必然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山蔬菜的高品质、与平原蔬菜错峰上市是恩施州蔬菜产业搏得地方优势的突破口 恩施州绝大部分面积为山地,海拔800 m以上的面积高达73%之多,地形相对复杂,虽然一定程度能够满足特色作物对特殊小气候的需要,但同时因耕地分散、耕作成本高,生产力远不如平原。温度等自然条件严重限制作物的品类和产量,使恩施州的蔬菜产业无法通过拼产量、拼营运便利来获得优势。但发展高山蔬菜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即利用高山特有的凉爽气候条件能够填补7~9月蔬菜淡季,利用其昼夜温差易形成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风味佳的品质,高山空气、土壤和水质无污染,更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恩施地区全域几乎无工业污染、栽培环境洁净,适宜发展无公害高山茭白生产,得到了前期示范种植印证。湖北民族学院水生蔬菜研究团队筛选的双季茭优选类型恩茭1号生产示范田平均产量在2 500 kg/667 m2以上,单季茭优选类型恩茭2号平均产量在1 500 kg/667 m2以上,不仅证实了恩施高山茭白在恩施地区的适生性,同时将高山蔬菜品质好、安全健康和市场空档期上市的价格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②现实的蔬菜产业结构,迫切需要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水生蔬菜品类 恩施州高山蔬菜品类并不丰富,而且以大众旱生蔬菜为主,水生蔬菜的独特口感、营养保健作用,具有旱生蔬菜不可替代性。恩施州除了莼菜目前尚没有其他得到规模化发展和具有竞争力的水生蔬菜品类,无论是从保障人们生活水平、丰富健全“菜篮子”、完善蔬菜市场供应出发,还是从充分发挥自然优势提高蔬菜产业竞争力考虑,恩施州亟需开发和发展具有竞争力优势的特色水生蔬菜品类。

茭白因营养丰富、口感风味极佳而普遍受欢迎、市场需求大,被誉为“全能型蔬菜”[5],因可加工性强[6,7],具有加工延长产业链的很大空间,因具有药用保健和美容等功效而具有潜在的多元化开发价值。在恩施州发展高山茭白,与主产区相比,具备三大竞争优势:一是品质极佳,恩施高山茭白具备如前述的高山蔬菜的品质优势,至少在外观质量上明显优于同类产品。从2013年进行示范种植以来,即便平原茭白通过设施储藏后在淡季上市,与高山茭白在市场上相遇,恩施高山茭白也因品质和口感优良,在价格上高出1~4元/kg。二是在主产区市场供应空档期上市,价格优势明显。2013-2016年,始采收期壳茭生产价格10元/kg,净茭零售价26~30元/kg,价格回落后,生产价格一般也保持在4元/kg,市场零售价在12元/kg以上。三是恩施高山茭白具硒富集能力。据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对贵州省六枝地区茭白样品分析检验,硒的含量达到0.042 mg/kg,是一种富硒食品[10];对巴东县木龙垭村试验基地富硒土壤带上的茭白样品进行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含硒量,没有技术干预的条件下,含硒量在 0.008~0.016 mg/kg,充分说明茭白具有硒富集能力。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保护视力、保护细胞、提高免疫机能、防治重金属中毒等多重生物功能[9],是当仁不让的21世纪的市场主体元素。硒属于世界稀缺元素,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成为恩施州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仓。

因此,充分利用气候与地理环境条件、硒资源优势进行茭白高效生产,调控恩施高山茭白硒含量水平,提供标准化、健康而稳定含硒量的富硒茭白产品,建设地域特色、市场接受度高、具持续竞争力的茭白产业,恩施州的产业环境给予了充分的成长条件。

2 高山茭白产业体系与产业链构想

2.1 高山茭白产业定位与发展目标

综合分析恩施州蔬菜产业发展环境和高山茭白的竞争优势,高山茭白产业定位为富硒有机、精优品质、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地域特色产业。高品质、错季上市是恩施高山茭白起步制胜的法宝,富硒是恩施高山茭白的后续核心竞争力,立足本土、依托地域优势、彰显地域特色,产业体系与产业链建设,以建成恩施州富硒有机高山茭白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全链式产业体系为发展目标。

2.2 产业体系与产业链建设构想

对恩施州高山茭白育、繁、推及产、加、销一体化全链式产业体系的设计,主要包括生产种植体系、技术学习培训与信息服务体系、产品加工体系、产品贮运销体系、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体系、技术研究与支撑体系。

①生产种植体系 生产种植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栽培区,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圃与良种选育基地及其他科研田间试验基地。

a.科学规划。生产种植体系用地布局主要依据山地海拔、水源条件,同时,考虑土壤富硒水平的变化梯度。充分了解各海拔段耕地面积、土壤类型及主要土壤技术参数,含硒水平、宜耕性等,按立地要求区划生产栽培用地、科研用地和与之匹配的配套设施区。

b.有步骤地实现规模化栽培。保证优良品质和保持市场优势对熟期的要求,恩施高山茭白最适种植海拔范围是900~1 200 m,水源条件好的高山水田在各县市均有分布,其中以利川成片宜种面积最大。因此,产业规模形成前,科研田间试验基地、生产示范种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均以利川柏杨、南坪等为主要区域,逐步在各县市建立示范种植基地,作为后续产业规模化种植区的辐射中心,为规模化生产在技术推广、产业生态的优化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待条件成熟,以点带面,以示范点为中心拓展栽培区。随着产业精深加工研发,产品不受保鲜贮藏限制时,向900~1 200 m范围以外的区域扩展;在水源好的地区,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旱改水,扩大生产种植区;标准化生产与技术保障建设成熟时,按计划在周边建立外挂基地。在生产种植区,进行必需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农资、茭白产品临时装卸设施,茭白冷库等保鲜贮藏设施,满足科普、游览需要的相关设施建设等。

②技术推广与信息服务体系 以田间试验基地、繁育基地、示范栽培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加强生产示范,进行高山茭白优良品种和科学技术推广,逐渐形成茭白产业的技术推广与信息服务体系。充分调查恩施州耕地资源,将示范点布局在各县市适宜推广生产区域的中心位置,建立 “项目技术团队+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研发成果及时惠及茭白生产,并以示范点为中心,加强技术培训和科学传播,培养产品质量意识、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意识,进行茭白价值与特色文化的宣传,为发展茭白产业及整个种植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队伍,从技术和人文生态层面,形成“以点带面”的茭白产业后续发展基础,建立技术推广网络和打造第一线掌握生产技术的劳动队伍。

同时,产、学、研技术协同合作,建立高效联通、快捷传递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便捷的学习、培训与信息交流平台。

③产品深加工体系 产品深加工体系建设的重点是高山茭白深加工产品研制开发、深加工企业培育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支撑和管理建设。

茭白目前主要用于鲜用菜食,作为水果蔬菜进行生食,为促进产品升值、延长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必须建立产品深加工体系。高山茭白产品主要加工方向:a.体现传统工艺、符合传统饮食习惯、保存茭白本真风味产品系列,如干制、速冻、清渍、油焖、脱水、蜜制等精深加工;b.补硒养生保健产品系统,可开发补硒传统干制产品系列、补硒浸渍保鲜产品系列、补硒菜品系列、补硒功能保健产品系列等。

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基地及加工研发基地,进入政府规划的工业园区;传统手工特色产品及菜系产品,除工厂加工外,可适当推出家庭研制、传统特色手工制作;乡村旅游建设初建效后,可与旅游接待中心特色食品街、农家乐等相结合。

④产品贮运销体系 a.贮藏运输。栽培生产基地,建立与规模和营销流程配套的贮藏场地、贮藏设施和运输体系;规模化生产后,重点加强茭白冷库建设,是保障茭白产品贮藏安全、规避鲜供市场风险之必需。据报道浙江丽水气候异常年份,因冷库建设的迟滞,导致茭白集中上市损失严重[11]。

b.销售。产业起步阶段就必须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拓展,采用企业合作、网络销售、旅游销售等多渠道结合的销售模式,同时,加强自营电商平台建设,并逐渐形成鲜茭订单销售模式。

⑤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体系 a.产品设计方向。重点加强优质产品品牌打造,由鲜食高山茭白产品,逐步打造成多序列的特色高山茭白产品群,如富硒有机果食鲜茭、富硒有机菜食鲜茭白系列、富硒茭白休闲食品系列、富硒茭白地方特色菜品与文化美食系列、补硒功能性茭白保健品系列等。

b.产品质量保障措施。除了从标准化生产、注册商标与品牌策划、加强质量认证等方面保障产品质量和加强品牌建设外,主动纳入政府富硒产品监管序列,在生产调控、监督检测上加强富硒产品标准执行、管理,包装或展台上明确标定硒含量,做好“保值”管理和“价值呈述”,强化“硒含量标签”效用。

⑥技术研发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研发资金投入与研发机制建设、研发基地建设、研发平台建设、研发队伍建设等。争取国家与湖北省政府各类科技投入项目基金、地方政府技术研发项目基金与农业专项建设项目基金等,按产业发展需求的先后顺序、重要程度分配研发选题;鉴于恩施地区高山茭白前续研究和人员、研发条件,以湖北民族学院高山蔬菜研究团队为高山茭白技术研究主导力量,营建高校、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农业企业、产品鉴定检验检测机构等合作、互通机制,同时,与全国各地水生蔬菜研究团队建立联系与合作,特别是加强对种质资源与品种资源、技术创新成果及产业信息的共享、交流和互助。

3 现阶段产业发展的重点

从技术支持层面,恩施州发展高山茭白产业现阶段的重点建设包括:大力进行基于恩施州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高山茭白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巩固市场优势;打造具持续竞争力的全链式产业,拓展产业链加粗、延长空间;推进技术熟化、加速成果转化,提高产业增收潜力和拓展产业融合增效空间;扩大产业辐射面,推进恩施州的精准扶贫。

[1]刘义满,柯卫东,钟兰,等.茭白北移栽培的有关技术问题[J].中国蔬菜,2010(23):48-50.

[2]柯卫东,黄新芳,李建洪,等.我国水生蔬菜科研与生产发展概况[J].长江蔬菜,2015(14):33-37.

[3]恩施州人民政府.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DB/OL].(2016-08-05)http://www.enshi.cn/20150717/ca344131.htm.

[4]黄婉琴,张应团,王明红.武陵山区发展高山茭白的可行性分析——以湖北恩施为例[J].长江蔬菜,2015(22):223-225.

[5]姜雯.烹饪热处理对茭白食用价值、功能性成分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营养茭白粉的初步研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6]俞晓平,陈建明.茭白高效安全生产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黄凯丰.茭白膳食纤维的初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5.

[8]林丽珍,余悦,王振涛,等.菰的考证及应用[J].中国现代中药,2014(9):776-779.

[9]张忠信,张新友,汤丰收,等.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及富硒花生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2):61-63.

[10]王晓虹,黄永光,邓力.富硒清水茭白生产工艺研究[J].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1999(2):99-101.

[11]张世法,樊伟芳,汪炳良,等.丽水市茭白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2):201-203.

Preliminary Conception of Zizanialatifolia Industry in Hilly Region of Enshi

ZHANG Yingtuan1,WANG Minghong1,ZHANG Aijun2,WANG Guobing3
(1.School of Forestry&Horticulture,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Enshi,Hubei445000;2.Enshi Sidu River Se-rich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3.Enshi Xinonghui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Lt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Zizania latifolia industry in Enshi.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high quality and time-to-market staggered,we built up sustainabl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e-rich,and then planned industry development goals and industry chains construction.In addition,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key content of recent industry construction.

Zizania latifolia;Industry orientation;Competitive advantages;Industry system

S645.2

A

1001-3547(2017)18-0180-04

10.3865/j.issn.1001-3547.2017.18.05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2014CFB609)

张应团(1971-),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高山水生蔬菜特色种质评价与良种繁育研究,E-mail:zyt119@163.com

2017-08-07

猜你喜欢

茭白恩施州高山
太湖茭白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改变”让城市更“优雅” 恩施州老旧小区“变身”记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高山从何而来?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高山台防雷实践
恩施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