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乡长到农场主,他用沃柑“砸”出一片新天地
——记邕宁青年农场主黄立祝

2017-03-27本刊通讯员梁婷

农家之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沃柑农场主柑桔

本刊通讯员 梁婷

从乡长到农场主,他用沃柑“砸”出一片新天地
——记邕宁青年农场主黄立祝

本刊通讯员 梁婷

黄立祝1997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从乡镇农业推广站技术员干起,2 000年担任南宁市那马镇政府副镇长,开始踏上了仕途。然而在 2005年,正是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毅然辞去公职,倾尽家财投资农业,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农场主,满怀着浓厚的农业情怀,追逐自己的“农业梦”。

从种植几十亩柑橘起家,一步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如今的黄立祝,在家乡的田野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农场主。他和他的企业,依然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领跑着,带领着乡亲们一道致富奔小康。

沃柑“开路”成为致富龙头

黄立祝的家乡邕宁区是南宁市2016年度脱贫摘帽四个贫困县区之一。由于地下水资源不足,加上属于丘陵地区等自然条件较差,制约了水果、养殖、休闲旅游等高效产业的发展,多年来当地农民只能种植甘蔗、花生、水稻等作物,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致富奔小康之路遇到了困难。

黄立祝2015年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广西南宁桂柑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邕宁区百济镇及中和乡的两个贫困村流转了4000亩土地,并建设了一个集种养生态循环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

黄立祝充分发挥自己的农业专业和丰富基层实践的特长,用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把基地建设得有模有样,推动当地柑橘产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现代农业方向提升发展,辐射和带领基地周边大批农户脱贫致富。2016年也被评为邕宁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得到区内外专家及同行给予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打造生态种养新模式

黄立祝通过“公司自营”“公司+托管户”及“公司+农户”三种经营模式及“统一苗木采购、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品牌营销”三个统一管理模式,发展沃柑基地种植规模4000亩,配套完整的“种养一体化”“水肥一体化”“产品分拣一体化”等设施,体现公司沃柑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点。

公司还重点发展基地配套的休闲旅游,包括乡村休闲观光、水果采摘等农家乐项目,形成集绿色生态水果、农业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产园区。

公司果园土地资源利用率高,在第一年、第二年,果树没挂果投产前,鼓励当地农民到果园套种大豆、生姜等作物,由公司预付种子及肥料,并保价回收产品。第三年及以后,进一步改良土壤及增加土壤的有机含量,果树封行后,套种毛苕子、假花生、百三叶等花草用作绿肥,并打造绿肥培育苗圃。

公司还在果园基地里大力推广了一系列生态种养模式,建设年出栏1万头肉猪、年产400吨水产品及2万羽鸭的生态养殖基地,包括配套养殖“猪—沼气—鱼塘”“鸭子—鱼塘”等,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养生态循环利用示范基地。

科技先导带动乡亲致富

黄立祝在基地建设了一个科技培训中心,组织12个人技术生产与培训团队,并充分利用自己及公司的资源优势,通过与科研院校的合作,聘请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柑桔研究所等专家23批次前来开展讲座或现场培训指导共58期,培训5300多人次,免费赠送2万棵柑桔苗木给100个贫困户,带动560多户农户种植3200多亩柑桔,并成立合作社,把他们招纳成为会员。为了农户后顾无忧发展柑橘产业,黄立祝正在筹建占地1万平方米的水果分拣中心,并将配套建设可一次性容纳5000吨鲜果的冷藏库,以便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黄立祝还积极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建设了一个农耕及柑桔文化展示中心和一个游客接持中心等等配套设施,为当地群众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引领当地群众发展第三产业。

向智慧农业经营方向迈进

为了做大做强沃柑产业,黄立祝推出了新的农业管理模式——“公司+基地+托管户+承包户”。由公司负责整个基地的规划和管理,通过网络定时的上传基地照片、小视频、进度情况和沃柑长势等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发给托管户。托管户只对接公司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和投资进度等情况。同时,通过公司网站推广销售沃柑产品,在果实即将成熟时在网上发布有关的信息,同时备注完整的生产跟踪资料,供经销商了解和订购。

公司还将积极推进基地向智慧农业方向发展,建立全程化的网络视频,通过手机APP让投资者随时监测基地情况,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生产整个过程。

猜你喜欢

沃柑农场主柑桔
广西:武鸣沃柑走俏海外市场
“武鸣沃柑”国标通过审核
Farmer Rescue营救农场主
广西柑橘新品种栽培技术的研究分析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揭秘:90后农场主做农业失败的5大启示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