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火遍中国
2017-03-27
“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火遍中国
在这样一个节奏明快、资讯发达的时代,坐下来聊聊诗歌、品味人生无疑是奢侈的。然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中国的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而内心的精彩将会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鸡年新春,央视强档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引发如潮关注,似一股清流注入人们的心田。武亦姝等表现抢眼的选手,瞬间成为最抢眼的“网红”,被网友盛赞“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档节目缘何引发如此关注?热议的背后,我们又该有怎样的思考呢?
走红背后:深刻的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
这几天的论坛上,诸多热议指向一档最初并不被特别看好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几轮比赛下来,迅速形成一股意想不到的“诗词热”,从16岁“诗词达人”到点评嘉宾,甚至主持人的串词,皆成热点。
以往印象中,观众春节喜欢的综艺节目类型不外乎“一笑二闹三跳四唱”——这也是市场供给的主要形式。《中国诗词大会》,听起来很有“文艺范”、“高大上”,似乎曲高和寡。可事实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今年春节,人们无论是在家团聚,还是走亲访友,如果恰逢《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很多家庭都会围坐一起,收看这档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的背后,其实对应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
曾几何时,文化供给端庸俗流行,有人认为刻意迎合低俗需求才会有市场。可事实上,公众也有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娱乐至死”。一句诗就是一幅画,一句诗就表达着一段情,越来越多的人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归属感。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生活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选手,是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甚至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人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为每个国人所自豪。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历代诗人留下了众多为人赞叹的诗句,今天读来亦让人赞叹。然而令人汗颜的是,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饱读诗书的人少了,在网络上吐槽争论的人多了。专注于文化内涵的人少了,重视颜值体型的人多了。即便开卷有益,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文章的人多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基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近些年,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曾经引发如潮关注,这都说明公众对传统文化有巨大需求。
然而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的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
在这样一个节奏明快、资讯发达的时代,坐下来聊聊诗歌、品味人生无疑是奢侈的。然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中国的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但内心的精彩将会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古诗文究竟有什么用
或许还是有些人难以理解,现代生活中古诗文究竟有什么用。首先,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然后则是对个人修养及文化底蕴的培养。在学者、老前辈们看来,古诗文是非常值得现代人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解的。
诗词泰斗叶嘉莹先生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能领会古代诗歌的精髓,导致诗歌的传承十分困难。“其实里面有很深厚的文化蕴藏,着实可惜”。
余秋雨曾说:“我们现在接受的资讯,远远多于我们佩服的孔子、孟子、李白等古人”,之所以没有超过他们,是因为“每个人心底的文化垃圾多了”。
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在勉励中小学生时说:“诗歌的好处是不分年龄、职业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坚持下去,就能提升自己。我希望年轻人不要整天做低头族,不要把读书看做老土的事情。读诗是有好处的,这种好处不是为了就业,也不是为了拿奖,就是升华自己,增添情趣。”
孩子的童年,应该有诗。据说,诗人北岛为孩子选择现代诗,叶嘉莹先生则为孩子选择古诗词,并且亲自朗诵,让孩子在感受中国古诗的意境美之外,也能领略它们的音律美。
一直推崇传统文化的学者于丹,曾呼吁年轻人逆流而上去爱中国古诗文,“就是为了写情书,也要读点古诗文吧。”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积累的瑰宝,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习古诗文不能用“是否有用”来衡量,它带给我们的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影响。
(《湖南日报》2017.2.8、《21世纪经济报道》等)
【链接】
习近平:为中国古诗文代言多年
近日,因为《中国诗词大会》广受热评,引发现象级“诗文热”。但你或许不知道,有一个人其实已经为中国古诗文代言多年。他就是习近平,中国古诗文的实力代言人外加“铁杆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引起广泛关注。从李杜到苏辛,从孔夫子到毛主席,对经典诗文的精妙运用,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兼收并蓄,正是“习语”的魅力之所在。
以习近平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为例,第一句习近平就引用古诗文:“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
而在讲话的最后,习近平又再次引用经典古诗文:最后,我引用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是习近平使用的一个高频词。这份自信何来?来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文化家底。别的不说,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文艺星河灿烂,创造力之强大、成就之辉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
习近平讲话总是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文,洋溢着诗一般的激情,充满了诗一般的力量。
(《经济日报》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