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弥漫梵净山
2017-03-27吕胜菊
文·图/吕胜菊
禅意弥漫梵净山
文·图/吕胜菊
图/汇图网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爱旅行的人是寻梦者。“一个旅行的人,走在山路上,一匹驮着闪电的快马,很快就把他甩在了身后。一个旅行的人,经过岸边,一艘鼓满风帆的大船,很快就把他丢在了身后……”这些优美的诗句通过几组镜头层层推进,写出了旅行者披星戴月又悠然自得的理念,更让我感受到旅行之中为追寻美景而勇往直前的快乐。在贵州游梵净山,在禅意弥漫的“弥勒道场”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这里千百年来积累的文化底蕴给我带来了深深震撼。
原始森林 长在尘世之外
我在广场耐心等待游客放行的过程之中,频频抬头仰望,呼吸着从庄严肃穆的梵净山吹来的清新空气。刹那间,我就爱上了这风景如诗如画的山。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三县交界处,是总面积456平方公里的武陵山脉的主峰,森林覆盖率达98%,有植物和动物两千多种,享有“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
十多公里的观光车程之后,就进入了登山索道站,据说这是八千步台阶的起点。如果从这里乘缆车,就可省去五千步台阶的艰辛。售票人员对我说:“乘缆车登山只需半个小时,而步行则需要5个钟头。”一听见这样的话语,我乖乖地掏钱买票,一是那些高耸陡峭的台阶让我望而却步,二是担心走路时间太长,耽误了到达顶峰的时间,错过了在高处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坐上缆车,放眼窗外,远看是白云和蓝天,近看是密林丛丛。往下看那种眩晕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缥缈与神奇。
到达顶峰必经的惊险小道
舒服的缆车之旅结束,取而代之的就是步行的艰难。我跟随游人,开始了剩下三千步台阶的攀登。人潮拥挤的旅途也有好处,不用担心迷路,不用担心没伴,在你的四周都是人,看别人的快乐自己也会快乐,令我暂时忘记红尘纷扰。说真的,我真为索道设计者的睿智而心生佩服。如果索道直通山顶,人们轻松就能到达金顶,也就减少了攀登的辛劳,自然也会失去登山的体验和对沿途美景的感悟。凝望三千步台阶,都是全木质结构,依山伴势,层层叠叠,蜿蜒而上。往上看是直入云端的一飞冲天之势,往下看是没入林海雾海的玄幻,头顶上有云飘雾过,脸颊旁有清风拂过,我仿佛踏上了通往仙宫的天梯,更像一名赶赴王母娘娘蟠桃会的神仙,逍遥自在,悠哉游哉。所以,觉得这样的阶梯设计非常合理,既充分利用资源,也能让游者体验一下登山的感受,享受一下到此一游的快意,留下一份对拾级而上的艰辛纪念,近距离地和清风、白云、蓝天、树木、花草、虫鸟亲密接触。
我一步一个台阶,慢慢地浏览身旁的景致。令我惊奇的是,梵净山有着世界上同纬度保护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山中繁衍生息着2600多种生物,其中不乏7000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堪称难得的生态王国,被誉为“地球和人类之宝”。梵净山,顾名思义,梵,草木茂盛者;净,干净纯粹也!走进梵净山丛林,犹如进入时光隧道。植物、山体、化石,甚至连云雾都是远古的,如一粒不沾世俗的尘埃,充满了灵性。梵净山一年四季的景色不同,雄伟、陡峭,人迹罕至,使得这里的山水依旧保持着古朴灵秀的纯净。路两旁,随处能见到一些不知名的稀奇古怪之树,似乔木非乔木,似灌木又非灌木。从树的形态看,没有主干,却又似乎全是主干。树冠整齐,就像被园工剪过似的;树身苍老,像经历过沧桑岁月,越往上走,这些树就越矮,越显苍老。树奇,而让树扎根的土壤更奇,它们没有很深的土层,只有岩石上薄薄的一点泥土,而这不起眼的土层,却有着10-14亿年的高龄。这些生长在古老地层上的树,是如此的茁壮!如此经得起风雨!梵净山的岩石也很奇怪,一层一层的,像是页岩,却比页岩坚硬得多,处在高山之巅,历经千百万年风吹雨打,却没见风化碎落,始终保持着不屈的坚韧。看那蘑菇石、翻天印,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梵净山的与众不同。
山是一尊佛,佛又是一座山。这是一座充满生机与灵气的山,也是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佛教名山。据资料介绍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当时,唐政府已在梵净山西麓设立“思邛县”(唐开元四年设,今贵州印江县)。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思邛山”,因唐“思邛县”而得名,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
明初,梵净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故称“九龙山”。又因金顶孤峰突起,形如饭甑,故称“饭甑山”。又因明代该山佛教兴盛,寺刹林立,为梵天净土,故名“梵净山”,俗称“大佛山”“大灵山”。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卓山”。因朗月之夜,人影映于老金顶崖壁之上,如镜一般,称“石镜”或“月镜”;相传八月十五日子时,万国九州之影悉现于石镜中,故称“月镜山”(陈鼎《黔游记》,康熙十年,1672年)。又因新金顶超然卓立,故又称“卓山”。(康熙年)《贵州通志》云:“梵净山一名月镜山……皆立梵宇,又有辟支佛迹……黔中胜概,无逾于此;访之中州名山,亦未多得。”现在,该山正式名称为“梵净山”,而“饭甑山”“大佛山”之名仍流传于民间。
在梵净山,处处弥漫禅意。草木的绿是蓬勃的,却也是寂灭的。绵延几百里的原始森林,像一群汹涌的绿,越天际而来,越天际而去。万山空茫,没有人影,即使有阵阵鸟声,也徒留一种被尘世遗弃之凄凉,它们在那里空自花开花落,独自荣枯。如果要真正领会季节更替、自生自灭的生命嬗变,我想,只有在梵净山,才能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这里的一切都是幽静的,它们隔着尘世,在尘世之外。与灵气逼人的梵净山亲密接触,我似乎突然把对尘世间生与死的思考抛在一边了,内心感受到一种超然的轻松和释然。
人声鼎沸的金顶高峰
金顶 红云瑞气环绕
一边欣赏古树,一边顶着烈日拾阶而上,山风习习,一点也不觉得闷热。尽力极目四望,任凭一切景观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的蘑菇石像一顶巨大的蘑菇挺立在那里,群峰裸露,在阳光下闪耀,神秘又有趣。观梵净山,得知它的最奇处有二,一是石,二是云。梵净山的岩石酷似书卷,里面藏有亿万年来大自然风云变化的奥秘。
顺着小路来到金顶脚下,我在悬崖边稍做休息,不敢回头,不敢向下看,只能勇往直前。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名句还在脑海里跳荡,却突然清晰地见到路边有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我不得不感慨如此的大智慧,直指尘世与人心。一花一土,均可立地成佛。茫茫尘世,凡人不一定能成佛,但各自的佛,在某个念想开始时,就已经悄然现身并存留于心了。
梵净山金顶是武陵山脉的最高峰,因其晨间常见红云瑞气环绕,又叫红云金顶。山峰状若飞天游龙,如一条巨龙仰天长啸,所以此峰又称“啸天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红云金顶石峰上有一条巨大的裂隙将金顶从顶部向下分裂为两半,由天桥连接两端。两峰间相距最窄处不足一米,而深却有三四十米,由于山高峡深,此峡极像被金刀剪破,因此便称“金刀峡”。曾有诗赞曰:“两峰高插翠微巅,鬼国名山自古传。舞凤昂头翔蔽日,游龙翘首啸吞烟。金刀劈破佛分殿,铁索牵扶人上天。转眼风云相会处、平空移步作神仙。”传说金顶本为一整体,后来释迦佛与弥勒佛同时看中金顶,都到这上面打坐修行,燃灯古佛看在眼中,便手执金刀,从峰顶一刀劈下,从此一峰分二顶,释迦居左、弥勒居右。在佛教的教义里,燃灯佛、释珈牟尼佛、弥勒佛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人的三世,也象征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青年、老年。过去佛燃灯佛宝相苍老,预示着过去不可回归;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宝相端庄,预示着现在可以把握;未来佛弥勒佛慈眉善目,预示着未来可以期许。这或许是对每一个人的一种提醒一种暗示,过去不可忘却、现在必须把握、未来充满期许。
小心翼翼地走上天桥,伸开双手迎接滚滚红云从身上穿过,听凭清风拂过耳畔,感受着红云披在身上的惬意,一种解脱、自在的感觉滋生,如梦如幻。那一刻,就如仓央嘉措所说:“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平安喜乐。”默默凝视释迦佛和弥勒佛端坐在紫金莲,千百年来,风吹雨打都不动。让我感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瞬间内心升起一股禅意灵性,想起读过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学诚大和尚在为《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文物研究》撰写的序中的句子:“我怀着朝仰圣迹的心情登上红云金顶,礼拜释迦、弥勒之后,禅坐晒金台下。此刻,云开一隙,洒下光芒千丈,笼罩吾坐之巅,见者惊呼雀跃,我则心体透明。”于是,重新审视红云金顶,仿佛我也有了这种通透的感觉,我知晓了在佛光和禅意之中漫步的意义,越发感受到佛文化的精妙。从金顶下来,感觉自己是从佛中走出来,也当了一回神仙。
奇特的石头,形成了梵净山与众不同的山峰
天王殿前的广场一角
拜老佛师 感心间清澈澄明
梵净山上空气清新,处处都是美景。走在路上,一路野花为我们开放。尽管冷风把每个人吹得面红耳赤,浑身打颤,但是只要闻着路边野花的香味,欣赏着四周的风光,我们依然兴致盎然。在风中欣赏着蘑菇石、老鹰岩、万卷书、将军头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景致,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超凡魅力。
据说佛界每个菩萨在修行时,都会发各种誓愿来度化众生。在诸菩萨的誓愿中,以地藏王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最为有名。而作为佛陀八大上首弟子之一的弥勒菩萨也有自己的三大宏愿,这三大宏愿是“度众生愿、自身成就愿和接引众生愿”。
怀着虔诚之心,沿着台阶走下老金顶至拜佛台,再至明然如泰塔,拜老佛师。明然如泰是梵净山妙玄禅派第五代宗师,圆寂于1677年,其生性朴素,力主禅净双修,开创了梵净山高僧最多、香火最盛的一个时代。其墓一如其人,虽在路边,却朴素低调地潜隐于林中,行色匆匆的游客,纷纷与它擦身而过。我站在墓前,安静地合掌伫立,任凭福音荡涤心扉,让心灵晶莹剔透,我多么喜欢这样美妙的时刻。感受风轻柔的语言和温情,想着明然如泰老佛师的法号,内心深处充满了淡然和释然,任凭岁月静好,安然于自己的心灵,填补被生活里那些无聊、纠葛、纷扰和疼痛所掠走的苍白,心间顿时清澈澄明。
膜拜老佛师之后,我也跟随人潮,来到护国寺前。红漆大门上悬挂着蓝底金字匾,上书“护国禅寺”,据说这是由著名书法家魏宇平所书。走进大雄宝殿,殿堂正中是慈祥而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像,两侧是四大天王,佛具智德,摄伏群魔;大雄宝殿旁边还有钟楼、鼓楼、藏经楼、圣水殿等,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在这些菩萨面前,我的步履也变得从容不迫,一处处的上香、磕头,内心是满满的虔诚。我也如路边的一株野花野草,卑微得低到尘埃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此时钟声悠扬、清风徐徐,悠悠地拂过尘封往事,拂过凡俗的烟云,拂去我眼中的迷茫;悠悠地拂过山野,拂过耳畔,拂去我内心的彷徨。让记忆中的美好也如花般盛开,散发着悠悠的香气,自然地装点着我的人生。
梵净山寺庙 图/汇图网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得梵净山来,回头仰望:梵净山,它依然在那里,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弥勒佛,他也依然在那里,在等待着另外的一些红尘凡人来朝拜。
对每一位佛门内外的人来说,千辛万苦的跋涉朝拜,路边的铁链上挂满了祈愿的各种锁和红布条,不都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佛祖真容的追觅和对幸福生活的虔诚向往吗?端庄的佛祖,肌肤润泽、仪容整齐、目光清澈、笑容慈祥、气定神闲,浑身散发着祥和的气息,而我们每个观瞻佛祖真容的人,不也希望自己能从佛祖的身上观照出自己的内心吗?许多普通人的烦恼,许多无法从红尘痛苦中解脱出来的修行者,不都是希望自己也有一份与菩萨一样宁静祥和的面相吗?我对梵净山的认识在这一刻清晰呈现,我对佛的顿悟也逐渐明了,对生命的体味也更深了。试想,我只身一人,不也如这层峦叠嶂、崇山峻岭中的一只蚂蚁、一棵树、一片云、一缕风一样的微不足道吗?但此时,我能听懂森林的语言,能倾听百鸟的歌唱,能赏读山水的文字,能触摸山脉隐动的节奏,能感知天籁的梵音。虽然,我的身体在红尘里被浸蚀了四十多年,我的身心已经没有初生婴儿那般干净,但在我仰视佛祖的每个瞬间,我觉得自己的身心也在逐渐变得圣洁起来。
佛说:“人生如处荆棘丛中,心不动,则身不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动则伤其身痛其骨。”当心静时候,随时可以感悟“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自然意境;随时可以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优雅闲趣;随时可以达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心境;心静的时候,解开尘世的枷锁,抛开俗事的困扰,就会发现,在红尘的百转千回中,盈一眸恬淡,轻握一份懂得,携一份淡墨诗情,尽情呼吸一路花香,深深拥抱一路风景,原来自己可以在风雨中迎难而上,可以在痛苦中坚强,可以在烦恼中了悟,也就会发现自己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感恩的心去触摸世界、拥抱世界,永远爱他人、爱自己,在红尘路上且行且珍惜,幸福其实唾手可得,快乐其实无处不在。
高山不语,自是巍峨;月亮无言,自是高洁;菩萨低眉,自是祥和。让我们一起撑一支岁月的长篙,将身心沉浸到禅意中,用一份缱绻的柔情,以一颗纯净柔软的心,去品读人生路上的美景,安静守候属于自己生命的花期,获得心灵平静。
(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