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把生猪检疫三关以保障肉品安全

2017-03-27廖光辉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规程屠宰检疫

廖光辉

摘 要:介绍了生猪检疫过程中的三关,产地检疫关、屠宰检疫关和流通环节监督检查关,严把三关,确保肉品的安全。

关键词:生猪检疫;肉品安全

动物检疫是由法定的检疫机构和人员,采用法定的检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对象、标准以及管理形式和程序,对动物及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一、产地检疫关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饲养场饲养的生猪育肥出栏时,要依法向动物卫生监督检疫机构报检,动物卫生检疫机构派出检疫人员到饲养场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GB16548—2006)的规定,依照下列程序开展產地检疫工作。

1.疫情调查。了解当地疫情,确定动物是否来自疫病区、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

2.查验资料及生猪标识。检查是否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是否在有效保护期内,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是否标识符合规定。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省内调运种猪的,还应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3.临床健康检查

(1)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生猪群体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情况及排泄物状态。

(2)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生猪个体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性状。

4.检疫处理。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有关规定处理。临床检查发现患有《生猪产地检疫规程》规定动物疫病的,扩大抽检数量并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患有检疫对象以外动物疫病的,应按规定采取相应防疫措施。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疑为重大动物疫情的,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病死动物应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畜主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9-1996)处理。生猪启运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监督畜主或承运人对运载工具进行有效消毒。

二、屠宰检疫关

经产地检疫合格的生猪进入屠宰场(点)屠宰时,由驻场(点)的检疫人员依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GB51/347—2002),按照程序实施屠宰检疫。

1.入场检查。县境内生猪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省境外生猪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和佩戴的畜禽标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证物相符、畜禽标识符合要求、临床检查健康,方可入场,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场(点)方须按产地分类将生猪送入待宰圈,不同货主、不同批次的生猪不得混群。不符合条件的,按国家规定处理。

2.宰后检疫

(1)头蹄及体表检查。视检体表的完整性、颜色,检查有无《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疫病引起的皮肤病变、关节肿大。观察吻突、齿龈和蹄部有无水疱、溃疡、烂斑。放血后退毛前,沿放血孔纵向切开下颌区,直到颌骨高峰区,剖开两侧下颌淋巴结,视检有无肿大、坏死灶(紫、黑、灰、黄),切面是否呈砖红色,周围有无水肿、胶样浸润。剖检两侧咬肌,充分暴露剖面,检查有无猪囊尾蚴,摘除甲状腺。

(2)胴体检查。整体检查:检查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肌肉、淋巴结、骨骼以及胸腔、腹腔浆膜有无淤血、出血、疹块、黄染、脓肿和其他异常。

淋巴结检查:剖开腹部底壁皮下、后肢内侧、腹股沟皮下环附近的两侧腹股沟浅淋巴结,检查有无淤血、水肿、出血、坏死、增生等病。必要时剖检腹股沟深淋巴结、髂下淋巴结及髂内淋巴结。

腰肌:沿荐椎与腰椎结合部两侧肌纤维方向切开10厘米左右切口,检查有无猪囊尾蚴。

肾脏:剥离两侧肾被膜,视检肾脏形状、大小、色泽,触检质地,观察有无贫血、出血、淤血、肿胀等病变。必要时纵向剖检肾脏,检查切面皮质部有无颜色变化、出血及隆起等,摘除两侧肾上腺。

(3)内脏检查。心脏:视检心包,切开心包膜,检查有无变性、心包积液、渗出、淤血、出血、坏死等症状。在与左纵沟平行的心脏后缘房室分界处纵剖心脏,检查心内膜、心肌、血液凝固状态、二尖瓣及有无虎斑心、菜花样赘生物、寄生虫。

肺脏:视检肺脏形状、大小、色泽,触检弹性,检查肺实质有无坏死、萎陷、气肿、水肿、淤血、脓肿、实变、结节、纤维素性渗出物。剖开一侧支气管淋巴结,检查有无出血、淤血、肿胀、坏死等。必要时剖检气管、支气管。

肝脏:视检肝脏形状、大小、色泽,触检弹性,观察有无淤血、肿胀、变性、黄染、坏死、硬化、肿物、结节、纤维素性渗出物、寄生虫等病变。剖开肝门淋巴结,检查有无出血、淤血、肿胀、坏死等。必要时剖检胆管。

脾脏:视检形状、大小、色泽,触检弹性,检查有无肿胀、淤血、坏死灶、边缘出血性梗死、被膜隆起及粘连等。必要时剖检脾实质。

胃和肠:视检胃肠浆膜,观察大小、色泽、质地,检查有无淤血、出血、坏死、胶冻样渗出物和粘连。对肠系膜淋巴结做长度不少于20厘米的弧形切口,检查有无淤血、出血、坏死、溃疡等病变。必要时剖检胃肠,检查黏膜有无淤血、出血、水肿、坏死、溃疡。

3.检疫结果处理。经检疫合格的在胴体上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同时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产品可进入流通环节销售。不合格的, 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现检出或疑似《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的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等疫病症状的,限制移动,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等规定处理。发现患有《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以外疫病的,监督场(点)方对病猪胴体及副产品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处理,对污染的场所、器具等按规定实施消毒,并做好《生物安全处理记录》。

三、流通环节监督检查关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出动物防疫监督员对集贸市场、超市、冷冻库等动物产品流通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猪肉产品是经检疫合格的,确保消费者食肉安全。

参考文献:

[1] 谢磊,吉鸿武,刘建华,孙向华,王昀丹. 产地检疫规定病种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J]. 中国动物检疫. 2016(11) .

[2] 张卫民. 产地检疫意义及对策分析[J]. 兽医导刊. 2016(21) .

[3] 喻朝辉. 制约生猪产地检疫的因素及对策[J]. 北京农业. 2014(36).

猜你喜欢

规程屠宰检疫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四措并举 五相结合——湖北省推进畜禽屠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