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秸秆腐熟剂在小麦秸秆上的使用效果分析

2017-03-27曹平周国菊袁小菊梁翠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麦效果

曹平+周国菊+袁小菊+梁翠

摘 要:为了解秸秆腐熟剂的在小麦秸秆上的使用效果,开展了小麦秸秆腐熟还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秸秆腐熟剂加快了秸秆腐解速度,促进了水稻分蘖,提高了水稻产量,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小麦;效果

为了解秸秆腐熟剂使用在小麦秸秆上后对其腐熟分解速度、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效果,为当地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推广理论基础。2015年开展了小麦秸秆腐熟还田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雅水镇大龙村,供试田块地力中等。

2.供试材料

腐熟剂为“谷霖”牌微生物腐秆剂(上海联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供试水稻品种为德优4245;肥料为45%复合肥(15-15-15),尿素(46%)。

3.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5月18日进行,设无秸秆还田区、秸秆全量还田区、秸秆全量腐熟还田区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m2。其中,腐熟剂用量为30kg/hm2,全量秸秆按平均鲜重15t/hm2折算。

4.田间农艺措施

(1)小麦秸秆处理。2015年5月12日,按试验设计方案将粉碎的小麦秸秆、秸秆腐熟剂施于各小区。

(2)水稻移栽。2015年5月29日水稻移栽,按20行/小区40穴/行的规格进行移栽。

(3)施肥、除草、追肥。6月8日分别将45%复合肥、尿素,与除草剂混匀后撒施。7月20日施追肥。

(4)病虫害防除。6月20日,喷洒阿维·氟酰胺、吡虫啉、2%宁南霉素等防治二化螟及病毒病。7月15日,选用32.5%苯甲·嘧菌酯、48%苯甲·嘧菌酯、24%噻呋酰胺、5%己唑醇的任意一种加入50%吡蚜酮或60%吡蚜酮, 5.7%甲维盐防治纹枯病、白背飞虱、灰飞虱及卷叶螟。8月4日,选用12%井冈A·苯醚甲可湿性粉剂或12.5%氟环唑悬浮剂,加50%稻丰散乳油或72%维抗乳油, 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或30%吡蚜·速灭威,防治防治纹枯病、二代二化螟,兼治三代稻纵卷叶螟、稻螟蛉,挑治稻飞虱、稻叶蝉、白叶枯病等。8月16日,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加30%己唑醉悬浮剂(或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加2%阿维菌素乳液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穗颈瘟和稻曲病,兼治第四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第三代三化螟等病虫害等。水浆管理、各小区病虫害防治与水肥管理与大田一致。

2015年9月20日试验测产验收。考种按每处理随机连续取5穴记平均数,对植株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等进行实测。

二、结果与分析

1.秸秆腐熟程度分析

由表1可知,移栽后10d,秸秆全量腐熟还田区的秸秆在颜色、气味和手感上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移栽后15-20d,秸秆全量腐熟还田区的秸秆腐烂程度高;移栽30d,在颜色、气味、手感上不易区别。

2.水稻分蘖情况分析

由表2可知,7月13日为分蘖高峰期,秸秆全量腐熟秸秆还田区的分蘖多,未使用腐熟剂的秸秆全量还田区其次,分蘖数最少的为无秸秆还田区。

3.水稻产量分析

由表3可知,秸秆还田的结实率较高,秸秆全量腐熟还田区的结实率和千粒重较秸秆全量还田区稍高,分蘖数及有效分蘖数也较秸秆全量还田但未加腐熟剂的多,因此产量也较高。全量秸秆还田区、全量桔秆腐熟还田区较无秸秆还田区分别增产201 kg/hm2、596kg/hm2,增幅分别达2.31%、6.86%,经方差分析,秸秆全量还田区、秸秆全量腐熟还田区与无秸秆还田区的产量差异极显著。

三、结论

1.使用腐熟剂的秸秆腐解速度较快,并能有效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水稻产量。

2.秸秆全量腐熟还田區、秸秆全量还田区、无秸秆还田区的产量水平差异显著, 秸秆全量腐熟还田区的产量最高,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小麦效果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