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如何正确做好猪病防疫工作

2017-03-27何杰林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猪病防疫措施

何杰林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各项政策落实,畜牧业迅猛发展。在养猪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需要以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为宗旨,以对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负责为目的。而如何能将猪病的防疫工作有效落实,缩减生猪的发病率、有针对性的提升生猪的免疫力,进而促使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关键词:猪病;防疫;措施

二十世纪以来,各种疫情持续不断的在养殖行业中发生,以猪病为例。这种疾病往往通过生猪进行传染,传播范围广、危险系数高,极大的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想要有效的预防猪病的产生,就要有针对性的分析猪病产生的原因,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生猪养殖的成功率,为生猪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一、诱发猪病产生的原因

1.寄生虫性疾病的发生

诱发猪病发生率最高的的疾病当属于寄生虫性疾病,这种疾病危及的范围广、传染性快,而且相当常见。主要的寄生虫性疾病要分为体内寄生虫疾病和体外寄生虫疾病。

(1)体内寄生虫疾病。毛首线虫病和蛔虫病都属于常见的寄生虫性疾病,毛首线虫病发生后,寄生蟲一般会穿透猪体内的肠粘膜,寄居在猪肠内,吸取猪身上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自身生长,这就会引起猪结肠炎、盲肠炎的发生,甚至加快肠上皮细胞的坏死,最终导致猪肠性出血性溃疡、坏死。而蛔虫病是猪蛔虫通过在猪的脏器,如:心、肝、肺等脏器中不断移动,消耗大量营养,对内脏造成严重的损害,致使生猪无法在正常情况下发育,营养流失,进而影响猪的健康。

(2)体外寄生虫疾病。体外寄生虫一般包括蚊、虫、虱子等,它们主要寄居在猪的毛发较为稀少的位置,这主要是由于养殖人员没有较高的防疫意识,感染后未及时处理,过度依赖于疫苗的注射导致的。例如:广西省某猪场猪群发生重大疫病,病猪接连死亡,给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甚至威胁了人们的食品健康安全。而其发生主要原因就是猪场将生猪混放,未按照规定将生猪依据购进批次分开饲养,将所有生猪混合在一起,没有及时发现疫情,导致疫情扩大,危及全群。

2.专业养殖知识的匮乏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人员的专业性差的缺点日益显露,部分养殖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猪群养殖管理经验,缺乏猪群养殖的专业知识,使得很多养猪场没有严格的饲养管理,不具备猪群养殖的条件,此外养殖人员消毒工作的不规范、疫病防治不彻底、无法及时准确的发现疫情并及时处理,也都能导致疫病发生。

3.对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

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它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在控制与治疗畜禽感染及细菌性传染病方面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养殖人员不了解各种药物的特征胡乱配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秉承着多多益善的思想使用过多抗菌素,导致生猪药物中毒、免疫力下降,发生异常。

二、如何正确做好猪群防疫工作

1.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管理

要想有效的防治寄生虫性疾病,为猪群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养殖环境,保证猪群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就必须正确规范的进行卫生消毒工作,将不同的消毒液的酸碱度、浓度进行正确的配比、交替使用,以达到杀死和抑制猪舍环境中存在的细菌和病毒的目的。而在定期消毒的过程中除了注意猪舍和养猪用品的消毒外,还要注意对周边的环境给予有效的消毒。而保证饲料的营养、提升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依据科学制定合理化的饲养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2.增加对养殖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而对养殖人员实施专业性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整体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则可以为提升养殖业的综合能力提供有力保证。因此养殖人员必须参加一些专业知识培训,使得养殖人员所了解的知识专业化、科学化,可以及时有效的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升,从而减少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猪群疫病。例如:养殖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有效识别病猪:首先可以通过猪的动作识别,通常而言,反应较为敏感、摆尾动作较为频繁、饭后习惯性休息、嗜睡,见到陌生人员靠近,抬头张望,摆尾速度加快表明生猪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反之,病猪的表现则较为呆滞,尾部和头部均有不同程度下垂,反应较为迟钝,厌食,长时间保持躺卧。其次可以通过肤色判定,一般来说,相对于毛色润泽,光亮,肌肉结实丰满的健康生猪来说,病猪的肤质粗糙,肌肉僵硬,皮肤会出现不同状况的溃烂、肿胀。最后还可以通过面部判定,病猪的眼睛无神、缺少光亮、眼周发红、眼屎增多、鼻盘发干有液体流出,且呼吸频率过高,还经常伴随着肿胀的情况出现。反之,健康的生猪腹部呼吸的频率通常保持在每分钟16次左右,鼻盘有均匀的汗珠出现,且较为湿润,眼睛明亮,头颈活动自如。

3.建立完善的防疫工作制度

制定完善的防疫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生猪的存活几率,有效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要想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第一,我们必须根据各自养殖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疫计划,切忌不可一概而论。第二,对疫苗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严格依照操作要求规范的进行注射。第三,建立完善的生猪免疫记录,将生猪分批次安放,消毒时必须完全依照消毒制度,避免细菌的感染。同时,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加大生猪防疫宣传,提升猪群养殖的整体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效实现对生猪疫病的控制和预防,提高养猪户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树立正确的防疫意识,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有效管理,将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全面彻底的贯彻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孙家慧,田永武,杨春柳.猪场兽医防疫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4,11:265.

[2]刘翠权.广西395个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原学调查及防控措施[D].南京农业大学,2011.

[3]任裕其,王连想.当前猪病预防控制的重点措施及策略[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6,06:3-6.

猜你喜欢

猪病防疫措施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