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强县生态猪养殖的现状饲养管理与前景

2017-03-27张守勇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宁强县黑猪猪肉

摘 要:生态猪肉是餐桌上的绿色食品。宁强县利用当地条件养殖的生态猪市场前景良好。笔者就宁强县生态猪养殖现状、饲养管理与前景进行探讨,供养殖户和同行们参考。

关健词:生猪;现状;生态养殖;前景

一、宁强县生态猪养殖的现状

随着膳食结构的调整,猪肉已成为宁强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菜。猪肉市场占据了全县肉类市场的70%的份额,但是猪肉品质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出栏速度,给猪喂大量不合格的饲料,滥用疫苗,添加各种激素,造成猪肉药物、重金属残留,抗生素超标,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隐患。要保障猪肉安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优质的品种,优质的饲养和优质的生活环境,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在此给大家推荐一种养殖方法——生态猪养殖。

1.概述

(1)“生态猪”是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无污染、饲料要求无农药、无重金属、无无机盐类和抗生素残留,生猪排泄物做无害化处理(比如沼气发酵后再做农作物的肥料)等方式饲养管理的猪。

(2)生态猪生长缓慢,出栏时间延长。品种以地方良种为主,饲养以舍饲转换为半舍饲,以增加猪的运动和自由;饲料以粮食、土豆、野菜等为主喂养生猪,以此来提高猪肉的品质。

(3)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强和周边一样,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地方品种(汉江黑猪、荣昌猪等,毛色以黑色为主),由于黑猪生长周期较长,而且瘦肉率不高,渐渐被外来的“杜洛克”、“大白”、“长白”三元杂交等品种代替,曾一度退出宁强市场。3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美味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黑猪又强势回归了,而且是“衣锦还乡”,吃的是玉米、麸皮、野果、中草药等精粗饲料,喝的是巴山山泉水,黑猪饲养10个月以上、体重在100公斤以上出栏。黑猪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饲料就地取材,所以肉质特别鲜美,这是其它外来品种猪肉(外国品种)无法相比的。 现在开设肉店的经销商,大多购买农户饲养的黑毛猪,收购价格都是比一般品种高出1-2元左右/㎏,肉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比一般品种高出3-5元 /㎏左右,生态猪肉倍受消费者的欢迎。 用生态猪肉加工的腊肉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宁强县惠农畜禽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生态猪(汉江黑猪)制作的腊肉注册了羌族、汉江黑两个无公害臘肉品牌商标,在西安等地超市、酒店都有腊肉销售,市场前景良好。

(4)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的兴起,生态猪肉的利用价值越来越高。2016年1月9日,在宁强县羌族民俗村举行了首届“大美羌州千人庖汤宴”活动,从祭祀、婚俗、歌舞、饮食文化等方面,展示了宁强丰厚的羌文化底蕴。每年冬腊两月,宁强当地有杀年猪、吃庖汤肉的习俗。人们邀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共庆丰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态猪肉成为必不可的重要元素。

2.存在问题

目前生态猪养殖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长缓慢,外来品种平均5个月(155天左右)长100kg出栏,地方品种平均10个月长100kg才出栏。二是因为目前养殖户和消费者对生态猪养殖的重新认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饲养管理的标准有待规范,商标意识、三品一标认证等滞后,与休闲农业等的结合滞后,优质优价、提高附加值的局面没有打开。

二、宁强县生态猪饲养管理技术

借鉴国内外生态猪养殖实践和宁强县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等特点,探索实行如下饲养管理技术。

1.满足猪的自然习性,提高生产性能

(1)是满足猪的群居争食探究拱土等习性。建议在小中猪阶段在栏中放置红砖、红土、铁环或石球等玩具,以满足猪的贪玩好奇拱究行为。

(2)满足母猪天然母性的发挥。建议在母猪临产前在栏中放置干草,满足其衔草筑窝的习性。

(3)尊重猪的杂食习惯。给猪饲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一定要搭配适量青饲料等,既发挥粗纤维的作用,还可补充维生素和降低养猪成本。

(4)不提倡仔猪断尾。让猪充分发挥尾巴的各种功能(驱蚊蝇,奔跑时平衡身体),尤其避免断尾造成的终生慢性疼痛带来的严重后果。

(5)降低饲养密度,修造猪运动场,把阳光引进猪舍。有道是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神补” 的中心就是运动和阳光以及新鲜的空气。尊重猪的自然天性。

2.场区布局

(1) 场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不在人口集中区禁养区域建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居民区等1000米以上。猪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良好、排废排水方便;丘陵地区选择阳坡,坡度﹤20度为宜。

(3)清洁道和污染道分开,互不交叉。

(4)圈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朝向一般采用朝南偏东或偏西15度~30度,圈舍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相邻两栋纵墙距离7米以上,端墙之间不少于9米,距围墙不少于3米。

3.饲养规模

(1)因地制宜选用适宜当生长环境的地方良种。宁强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全境介于东经105°21′10″—106°35′18″、北纬32°37′06″—33°12′42″之间, 在全国处在南北交汇,襟陇带蜀的地理位置,主推华北型的汉江黑猪。华北型的关中黑猪。西南型的荣昌猪。以上三个品种具有耐粗饲、耐潮湿、性情温驯、适应性强、肉细味香等特性,比较适合在宁强县境内饲养。

(2)养殖场不应饲养犬、猫等其它动物。防止传播疫病。

(3)养殖规模要与场区土地面积、周边环境相匹配。4.生态猪饲养规模在50头以内较为适宜,饲养密度为:种公猪6㎡/头,能繁母猪5.5㎡/头,育肥猪1.5㎡/头。

4.养殖方法和模式

(1)养殖方法。

①放牧。利用农村荒地、草山坡地、林地等放牧饲养。宁强县毛坝河镇张家山村的陈正龙在与南郑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交界荒山林地饲养野猪与家猪的杂交猪受到关注,目前正在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②舍饲。是生态猪最原始最传统的养殖方法。

③半舍饲。在交通方便的山林中下部修建圈舍。白天放牧,晚间舍饲(有的是夏秋利用农村荒地、草山坡地、林地等放牧饲养)。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山林中下部修建圈舍及看护房。放牧前接种疫苗并作好招唤驯养,注意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定期驱虫、洗胃、健胃(45-60天一次)。

不论是放牧、舍饲、半舍饲,全场或单栋圈舍实行全进全出。

(2)养殖模式。

①猪鱼模式,猪粪喂鱼。

②鸡猪鱼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

③猪沼茶(果)模式,猪粪做沼气,沼渣、沼液种茶(果)树等。

④猪沼肥菜模式,猪粪做沼气,沼渣、沼液种菜。宁强县高级职业农民赵永跃创办的宁强县春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用猪粪生产沼气,用沼气发电和做燃料、用沼渣生产有机肥、用沼液种植无公害蔬菜的“猪沼肥菜”模式,对于提高产品品质、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实行自繁自养,提倡人工授精,仔猪早期断奶。

(4)适时出栏。在野外饲养期为7~8个月,日增重350~450g,平均约为400g,体重达到100~120kg时及时出栏,从l0月上旬开始,陆续进入出栏期。部分未及时出栏的猪要转移到山下舍饲。

5.投入品使用

(1)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种植无公害高产优质青绿饲料。饲料中的砷、汞、氰化物、亚硝酸盐、滴滴涕等不得超标。

(2)饲料的配方严格按照生态无公害的标准配方。主要以玉米、豆粕、麦麸为主,辅助青饲料喂养,使用的饲料和饲料原料应色泽一致,颗粒均匀,无发霉、变质、结块、杂质、异味、霉变、发酵、虫蛀。

(3)在兽药使用方面,绝不能超量和滥用药物,防止用药不当造成中毒死亡和药物残留。应对症下药,不擅自改变用法、用量。尽量不用或少用抗性素类药和激素类药。应遵守休药期时间的规定。休藥期应在屠宰前停止使用,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猪肉质量。

(4)供给仔猪及育肥猪充足而清洁的饮水(I、II类水质),仔猪出生3天内补水,可任其自由饮水。

6.环境

环境卫生安全是发展绿色生态猪的重要措施。首先,应加强猪场及周围环境的管理,栏圈经常打扫,通风良好,冬天注意保暖,舍内外定期消毒。杀灭鼠、蝇、蚊,粪便、污物运至场外泥封发酵处理,杀灭粪便中的病菌、虫卵,减少土壤污染;利用粪尿生产沼气。

7.防疫措施

(1)选择对人、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以及不会在畜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用喷雾、浸泡、熏蒸、紫外线照射、喷洒和火焰消毒等方法对环境和用具进行消毒。病畜隔离、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理。

①病死、畜深埋, 深埋坑的覆盖土层厚度应不小于1.5m,坑底铺垫生石灰。坑的位置和类型应有利于防洪和避免动物扒刨;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②焚烧无法采取深埋方法处理时,采用焚烧处理。

(2)制定免疫程序,强制免疫病种的应免密度达100%。免疫耳标佩戴率达100%。

①生态猪养殖场——免疫推荐方案

②农村散养户生态猪养殖——免疫方案

春秋与两季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3种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其它疫病因病设防。

三、宁强县生态猪养殖前景

1.消费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安全、味道、营养更加重视。生态猪肉经过三品一标认证可以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2.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和养殖历史和习惯。 宁强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人口占到90%以上,属低中山区农业县。宁强县属于暖温带山地湿润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2.9℃,≥10℃积温3989.5℃,持续2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19.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178毫米,无霜期247天。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草丰茂。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为生态猪放牧和半舍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山区农民居住分散,大部分经森林、山梁、沟壑、河流为自然分界线,形成了一道道有效的天然屏障,避免了动物疫病的流行。该区域中生态猪养殖和消费历史悠久。

3.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机遇。宁强县是大西北进入大西南的主要门户和黄金通道。宝成、阳安铁路纵横县境,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西成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是汉江的发源地,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2015年11月宁强县被中国民协评为“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为发展旅游和物流奠定了基础。生态猪虽然生长缓慢,但是与当前及今后兴起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挖掘猪文化提高附加值,利用发达的媒体和互联网扩大销售,走低效高质、优质优价的路线,市场潜力巨大,价格提升空间大,利润可观。

消费者对猪肉安全和美味的向往就是宁强县从事生态猪养殖加工销售、发财致富的奋斗目标!

作者简介:张守勇(1974-12-),男,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强县分校,畜牧师,主要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宁强县黑猪猪肉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
黑猪
猪肉卷
宁强县农村畜禽养殖演变及其趋势浅谈
小黑猪
小黑猪
试析适宜宁强县园林绿化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