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早春栽培
2017-03-27张素霞
张素霞
一、品种选择
主要选择抗寒、早熟、耐病、丰产的品种。如洛阳青茄、冀杂5号、新乡糙青茄等。
二、培育壮苗
1.播种期
播种时间大致在12月上中旬。采用日光温室育苗,苗龄80-90天,当幼苗具有7-8片真叶,并有90%以上现小花蕾时定植为宜。定植时间为3月中旬。
2.浸种催芽
茄子要求温度高,催芽时间长,用变温处理效果好。浸种时间为24小时,催芽的第1-3天内,温度控制在30-35℃,3-4天后种子开始露白时彻底用清水投洗一次,补湿和清除种皮黏液,稍晾后待种子不黏时,继续催芽,温度降至30℃。当80%的种子露芽时,温度降为25℃。催芽中,每天检查1-2次,勤翻动种子,供给氧气,同时保持种子湿度,5-6天即可出齐芽。播种前,将种子放在12℃条件下2小时,进行低温炼芽。
催芽期间的管理重点是:保适温(白天25-30℃,16小时,夜间20℃,8小时左右的变温)、保湿度、勤翻动(每天翻动3-4次,以排出二氧化碳并供给新鲜氧气)。
3.播种
可播种于育苗盘或育苗床土上。如用育苗床要提前整地、施肥。作畦后浇透水,地表水渗完后,撒一薄层过筛细潮土为底土,然后撒籽。种子撒均匀后,再撒厚1厘米的土,盖严种子,每12平方米育苗畦用籽100克。播种后,白天温度掌握在30-32℃,夜间20-22℃,地温16-20℃,当80%的种子拱土后,白天25-28℃,夜间保持18-20℃,播种后5-6天幼苗出齐,白天温度22-26℃,夜间17-18℃。真叶出现时,为防止幼苗徒长应及时间苗1-2次,间去过密及弱苗,使株距保持为1厘米,增加光照。育苗床不宜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一般为60%-80%。如果土壤水分过大,温度又低,易发生猝倒病。
4.分苗
播种后35-40天,幼苗长出2叶1心时,分苗于营养土或营养体内。营养土方要有充足的氮肥和磷钾肥。分苗后在苗床上面覆盖一层地膜或搭小拱棚,以利保温、保湿促缓苗。白天一般不放风,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20℃左右。为防高温灼苗,中午要回苫,以防幼苗萎蔫,地温最好保持在18℃以上。待分出的幼苗长出新根、新叶,表示缓苗结束。缓苗结束时,要揭膜、放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夜间15-17℃。4叶1心时,白天20-25℃,夜间12-15℃。生产中,按不同生育阶段采用变温管理育苗的方法利于培育壮苗。
茄子苗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花芽分化和花器发育。苗弱会造成花芽分化晚,发育不良,短柱发花增多,落花率高,或形成门茄不长个,或长成又小又硬的“石茄子”,影响前期产量。
缓苗后,要倒坨一次,以后每7-10天倒1次。倒坨后要喷水,防止缺水造成萎蔫、僵苗,一般5-7天喷1次水,保持营养土方湿润。定植前一周,进行大通风低温炼苗。白天温度保持在20℃,夜间12℃左右。定植前1-2天,用水淹坨,使土坨吸足水分,利用定植后及时缓苗。
三、整地施肥
茄子栽培需要土层深厚、有机质多、保水、保肥能力强,同时又要排水良好、不积水的土壤。
茄子忌连作,应3-5年轮作一次,最好不与其他茄子吸收氮肥较多,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磷肥。因此,定植前要重施农家肥,一般每亩施5立方米,并集中沟施三元复合肥每亩20-25千克。
四、定植及密度
10厘米深土层的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选择晴天高温时定植。定植行距65厘米,株距34厘米,每亩3000株。定植可采用浅高培土的方法,即可开17-20深的沟,栽后露坨,用粪水稳苗,浇水后及时封沟,使土坨与畦面相平。以后陆续培土作成小高垄,最好在定植浇水后及时作成小高畦并覆盖地膜,以利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发育。
五、定植后管理
1.温度调控
茄子喜高温。苗期抗寒能力弱,花期对温度要求较高。生长期适温为24-30℃。定植后,为提高温度,促进缓苗,一周内基本不放风,白天最高棚温可达35℃。缓苗后,深中耕蹲苗。花期上午温度调到25-30℃。高温,高湿、易使茄子徒长,并影响茄子的正常授粉结实,易发生病害。因此,要加强通风降温、降湿,减少膜上水珠,增加光照。门茄采收后,外界气温升高,要加大通风量。夜间气温15℃以上时,可留风口通风。盛果期,白天保持棚温度高于30℃。5月中旬,外界气温已能满足茄子生长,可将棚膜撤掉。
2.肥水管理
茄子对肥水条件要求高,整个生育期都需要充足的肥水供应。定植水要足,最好是粪水,可防止突然高温死苗,但前期不可多浇水。 墒情好、苗不缺水,一般迟浇缓苗水。缓苗水后,结合中耕适当蹲苗。门茄“瞪眼”或长至核桃大小时,应浇水追肥,加速茎叶生长,促进果实膨大。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以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使田间相对保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如果田间持水量不足,生长缓慢,果实无光泽。门茄采收后及盛果期,再追3-4次肥。化肥、粪肥交替使用。
充足的肥水条件,对茄子早熟、高产作用很大。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死秧、泡根和病害。
3.整枝摘心
密植摘心栽培法,时茄子早熟、丰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之一。每株留3个果或5个果时摘心。5个果虽上市晚,但产量高。3个果摘心,上市早,但处理不好,茄子生长势弱、产量低。因此,当门茄坐住、对茄现蕾后及时摘心,对茄上留2-3片叶或茄上留1-2个侧枝,以利增强生长势,增加光合面积,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对茄采收后侧枝继续生长、结实,可延长采收期,增加总产量。茄子生长和果皮显色,需要较强的光照,应不断除去对茄以下过多的侧枝,中后期分次摘掉下部病、老、黄叶,以利通风透光、并减少养分的消耗。
4.蘸花
大棚茄子定植较早,气温常低于15℃,易造成茄子的落花、僵果。可采取生长激素蘸花的方法保果促长。使用的生長素品种有沈农丰产剂2号或番茄灵,使用浓度30-40毫克/升,温度高时使用浓度低,温度低时使用浓度高。操作方法,可用毛笔把配制好的生长素蘸在花的柱头上和花柄上,或用专用喷壶将药液喷在花的柱头上。蘸花(喷花)要在晴天上午无露水时进行,以花瓣展开时为适期,忌重蘸(重喷)。每隔2-3天蘸(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