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017-03-27郭威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影响

郭威

摘 要:影响大豆产量的一项重要的关键因素是种植密度,而根据大豆种植密度的不同和变化,大豆的单株性状也会出现变化,直接造成大豆产量的变化。而本文则主要研究了不同的种植密度对于大豆产量所造成的影响。而研究结果也能表明,当大豆的种植密度得到增加,植株高度和结芙高度就会增加,但是主茎节数和植株的单株粒数就会减少,而大豆的增产量相比就会减少,造成大豆的减产。

关键词:种植密度;大豆产量;影响

大豆的产量不仅与大豆的品种有关,其还受自然环境、自然气候和种植方法具有密切的关系。并且由于大豆是群体性的经济作物,所以在大豆生长的过程中,通过干预大豆的群体性,可以起到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而其群体性中,大豆的种植密度又是影响其产量的最关键的因素。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大豆的影响也不同,较为合理的设计大豆的种植密度,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大豆产量。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种植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大豆的产量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但是,如果大豆的种植过于密集,超过了土地的承受数量,则会造成群体都接受不到阳光,大豆植株的中下部分因为不能良好的进行透风和透光,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和成花、结荚的脱落,就会降低大豆的产量。

一、资料与方法

1.实验资料

实验资料选择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大豆室选育的两个稳定的大豆品种:农大25775和农大25788。并在黑龙江上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实验地进行种植实验。要求其行距为50厘米,种植密度分别是4000株/亩、6000株/亩,8000株/亩、10000株/亩,12000株/亩,三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2.4㎡。于5月4日进行播种,大豆的生育期间进行正常的管理。

2.测定方法

对实验的大豆进行产量的测定,要使用《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中的关于大豆的测产方法,首先需要去除小区两头及边行,选取约10㎡范围内的植株进行收获,并称重,还需要对所收大豆的实际水量进行测量。并按照计算公式“实收产量(kg)=亩鲜重(kg)x(1-含水量)÷(1-1.5%)”,计算出实验田的亩产量。

二、结果分析

在不同的种植密度的影响之下,农大25775和农大25788的产量在每亩种植6000株的情况下的达到了产量最高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这两种品种的大豆的产量出现了下降的现象。并且,在此次实验中,大豆的种植密度在6000株/亩,和8000株/亩时,其收获产量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但是根据其它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种植密度小于6000株/亩和大于8000株/亩时,其大豆收获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和差异水平。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农大25775和农大25788这两个品種在种植密度达到每亩地种植6000~8000株之间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最高的大豆产量,并且品质比较优异。具体见表一,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三、讨论

大豆的收获产量不仅受到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了栽培技术的影响。而较为合理的大豆的群体性结构也是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而人为干预使用较为科学合理的人工栽培技术,也是能够调节群体结构的较为重要的手段。而通过本文的具体的实验研究,也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当大豆种植密度开始增加时,大豆的株高和结荚高度也得到了明显的升高,但是其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也都因为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当种植密度达到6000株/亩时,达到了大豆的最高产量。由此也可以得出,对于农大25775和农大25788这两个品种来说,其种植密度应该在6000株/亩到8000株/亩之间,这样才能达到大豆的最高产量。

而且大豆的种植密度还会对大豆干物质的积累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种植面积的增加会减少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而大豆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又是通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大豆的生长重量所决定的,而较高种植密度的情况下,由于其种植的单株数量较多,也有利于其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

一般来说,大豆的配套栽培技术应首先考虑的重要的因素是大豆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如果偏低,虽然其单株荚数和其单株粒数比较高,但是因为其单位面积下种植的总株数的减少,所以从总体来看,种植密度较低情况下的大豆产量比较低。但是,在单位面积下,种植密度较高,则会造成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产量的降低,虽然其单位面积种植数量较大,其产量依然比较低。所有,只有在进行大豆种植时,选择适量的株数和密度进行种植,其单株产量提高和株数的减少,才能得到相互的平衡,并且还需要保证有效荚数增多,并且要是株、荚和粒数鞥够发展协调,从而得出最大值的大豆产量。

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如果大豆的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值,其种植密度应该也是大豆种植最适宜的密度,大豆的单株分布也应该是最佳分布情况。而对于大豆来说,其最佳种植密度比较宽泛,在合理的种植密度内均可以得到最高的大豆产量。而株行距又是在进行大豆种植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大豆种植密度的方法和水段。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增加株间距离,能够有效的帮助单株改善其生育状况,和生长期的透风性与透光的条件,这样的情况下,大豆在后期的开花、结荚、鼓粒期时,能够从植株的全方面接触到阳光和水分,从而充分的保证大豆单株的生产力,并且能够在提高大豆产量的同时,提高大豆的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元刚,高凤菊,曹鹏鹏,王乐政. 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5,06:1751-1758.

[2]张伟,张惠君,王海英,谢甫绨,陈振武. 株行距和种植密度对高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6,03:283-287.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