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误区例析

2017-03-27李伟文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4期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控制

摘 要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基础课程。对其教学改革的关注,既是提升其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教学改革实践里却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因此,本文以这些“教改误区”为研究对象,对“指导理论的片面性、教法选择的单一性、背景融入的欠缺性、效果评价的简单性”这些教改误区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以期引起广大高职任课教师对如何解决这些误区的思考。

【关键词】电气控制 PLC技术 误区例析

1 前言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回顾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历史,不仅事关高职任课教师如何汲取教改经验,而且也事关未来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其教改误区的分析,更具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因此,本文结合对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现状的总结与反思,对其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进行逐一的例析,以期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客观目的。

2 存在的误区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2.1 指导理论的片面性

在课改的大潮下,每一位高职任课教师都是课改的参与者。但是,由于任课教师所掌握的理论有限,致使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出现了“指导理论片面性”的误区。所谓指导理论的片面性是指任课教师用以指导自己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存在单一性。虽然这单一的指导理论易于任课教师把握,但也正是易于把握的优点而使之教学改革出现误区。因为,面对复杂的教学实践,任何一个单一的课改理论都是难于解决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例如,对于微课改革就是这样。

微课,也称“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以某一知识点为主要讲解内容,包括交互性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在内的一种简短、完整课程。它具有内容短、主题明确、交互性强、模块化、半结构化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及作用昵?这时,在课堂的教学中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了。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就要运用FLASH动画讲解传统继电器控制下电机实现正反转的全部过程,然后再把过程与PLC技术控制技术参与的电机正反转实现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发现后者的优势。从而使学生直观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及作用的同时,对其理性的思考。

这是一个繁琐的教学过程,通过动画的演示虽然能够直观地讲解相关的知识,但它却因此浪费了许多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这就不如把微课与翻译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进行整合。通过学生在课下的自学完成这一过程的讲解。从而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师生之间交流解答其它的疑难问题。因为,对于“理解可编程控制器”定义的理解毕竟是一个基础而简单的教学内容。

2.2 教法的选择单一性

教法是实现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媒介。可是在高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任课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单一。面对学生基础的差异,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现整合的特点。有任课教师这样安排自己的課堂教学: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授课之前,带学生到阿拉尔周边的自来水厂、棉花加工厂、滴管带厂、天山雪米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纺织厂等实际调研,让他们了解工厂电气控制线路和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典型应用案例。

这是一则案例教学法典型的运用个案。但是这样的教学个案却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这样的实践观察,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但它却不能在使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自己所需要的教学情境。其次,这个教学案例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浪费教学时间。因为面对自来水厂与棉花加工厂相同的PLC应用,就没有必要再去带领学生到纺织厂调研了。因为,调研的过程永远都要比学生观察教学动画耗时、费力。这就不如把微课与案例教学法进行整合。

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虽然在这则教学案例中任课教师精心选择的工厂里都有PLC的应用,但过多的相同案例除了旨在强调电气控制线路和PLC有广泛应用的现实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的教学意义。因此,仅对于案例教学法而言,这种“为案例而案例”的教学实践也是不可取的。除了这样的案例之外,任课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工厂技师如何处理其存在事故的案例供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内容后参考。从而通过实例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误区。这也就是说,在这则教学个案里,任课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解也存在片面性的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法是一门备受高职任课教师喜爱的教学方法,但对它的喜爱不应该使其成为高职教学唯一教学法的理由。这也就是说,任课教师应该结合自己所面对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组合式地选择与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之间的互补,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提升。

2.3 背景融入的欠缺性

教学改革是应该与其教育背景融为一体。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很多高职任课教师却未能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融入到互联网+这一教育背景之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高职任课教师没有思考如何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构建成一个网络资源

众所周知,作为一门技术骨干课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如果把这些任课教师所制作的微课视频通过网络实现校际间的共享,这无疑是最具实践价值的教学资源。可惜的是,这种共享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共享。即在各个高职院校内部实现了共享。因为,在网络上看不到有关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慕课构建的研究文献。

2.3.2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没有融入互联网+教育背景的另一个表现是高职任课教师没有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改革之中

如果说这个结论稍有些绝对化的话,那么,任课教师没有充分地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这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于那些仅存在于高职院校校园网络中的相关精品课程而言,很少有其他院校的高职教师关注。

2.3.3 教改热点课题没有能够融入到目前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之中

例如,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教改热点而言,几乎没有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改革之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实现学生终生学习的关键,也是落实以人為本教学理念的基础。可是,任课教师由于过度强调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技能性,而忽略了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再如,对于“工匠精神”而言,它也没有能够有效地融入到对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改革的探索之中。虽然说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的课程,但它却是任课教师用来检验学生工匠精神的基础。如果能够根据这种检验的结果,任课教师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无疑更能突出工匠精神的内涵。

2.4 效果评价的简单性

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性评价存在着过于“评估结果简单”的误区。所谓评价结果简单的误区就是指针对这门课程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价,不能真实地反馈教学改革的真实情况。

“电气控制”和“PLC技术”两大块教学内容的核心技术都是针对控制要求和问题,完成工程设计实现控制要求的。但是在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中,这两部分内容的评价结果往往会合二为一,通过一组抽象化的数字来体现评价的结果。但是,这一组抽象化的数字又怎能使任课教师发现自己在“电气控制”教学中的问题,在“PLC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呢?退一步讲,即使任课教师能够发现这在任何一教学内容中存在教改的问题,他们又怎样才能发现这些问题是由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引起的,还是由理论指导的单一性引起的呢?因此说,这评价结果的简单性也是目前这门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重要误区之一。

3 结语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既涉及到课程教学改革与互联网+这一时代教育背景相互融入的问题,也会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整合,指导理论的互补等诸多的方面。因此,本文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改革过程中的回顾与反思,对这些“教改误区”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以其引起任课教师对解决这些“教改误区”方法、措施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丁伟.教学改革动态初探——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为中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2]冮明颖,姜丕杰.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09).

[3]裴玖玲,孙少杰,周丹.《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6(04).

[4]刘玉,徐天宏.《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作者简介

李伟文(1968-),男,湖南省长沙市人。现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控制。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 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

猜你喜欢

PLC技术电气控制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对基于PLC技术的电气控制技术的几点探讨
对基于PLC的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PLC技术的电气控制应用分析
板框压滤机电气控制的改进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