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残疾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思政教育对策研究

2017-03-27陆忠华李承锋

大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研究

陆忠华 李承锋

[摘 要]听力残疾大学生因自身的听力障碍和语言的缺陷与健全人交往很少,无形中缩小了他们的信息来源。通过对听力残疾大学生的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以提高听力残疾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听力残疾大学生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11-03

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054万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听力残疾青年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2]听力残疾学生由于听觉的障碍、语言的缺陷制约着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制约着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制约着他们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3]因此帮助听力残疾大学生克服听力障碍,提高听力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听力残疾大学生特点和现状的分析,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寻找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能符合听力残疾学生的思想实际,使他们易于接受,真正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的实效性。

一、听力残疾大学生现状的分析

听力残疾大学生因自身的听力障碍和语言的缺陷与健全人交往很少,这无形中缩小了他们的信息来源。在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的今天,他们获取的信息更多的来源于书本和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等各种外来思想、观念充斥着他们的生活[4],从而使他们易产生迷茫、偏激等思想,严重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此背景下,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特点。

(一)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淡薄

听力残疾大学生因自身缺陷及社会与家庭的过度关爱,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思考问题单一,认为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集体意识淡薄。

(二)过于依赖网络,辨别是非能力差

网络作为新时代、新事物的代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载体,其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各种电子产品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听力残疾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效、时尚、个性的网络信息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听力残疾大学生由于与外界接触甚少,以及阅读量欠缺导致对语言的理解有限,据相关调查显示听力残疾大学生上网时长高于普通大学生,他们更愿意相信网络信息,但网络的虚拟以及不良的诱导使他们对现实社会认识较浅,缺乏对现实是非的准确判断能力。

(三)独立意识强,自理能力差

听力残疾大学生大多数家庭环境复杂,一般都有多个子女或单亲,又因从小求医无效导致家长总有一种愧疚感,对孩子倍加呵护。长此以往,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上了大学,他们渴望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时间,渴望自由和独立。但由于家长长期的过量呵護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上对家长形成依赖,遇事往往表现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不会与同学沟通,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

(四)自尊心强,受挫力弱

由于听力的障碍,听力残疾大学生从小就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对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他们自尊心强,情绪高度紧张,做事小心谨慎,唯恐出现差错受到老师或领导的批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遇事常表现出退缩的现象。

二、听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听力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康复,做好听力残疾大学生的缺陷补偿[5]

听力残疾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消极心理因素较为突出,这些消极因素在不良社会现象及政治观点的影响下容易形成负面的政治心理。学校心理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对听力残疾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心理康复与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矫治和发展并举,致力于听力残疾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开发和培养。在做好听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注意他们是否真正受到教育,真正有所收获。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听力残疾生的视觉、触觉等其他感官优势,加强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切身感知,从而通过缺陷补偿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感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看到、接触到、领会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6]利用听力残疾大学生的缺陷补偿进行心理康复教育,有助于激发听力残疾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提高听力残疾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听力残疾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心理康复活动为听力残疾大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听力残疾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潜能,扬长避短。

(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

听力残疾大学生由于听觉的障碍,接受的社会信息少,大大减少了信息源。[7]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又加上听力残疾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语言学习非常困难,对包含在语言中的抽象的社会意义很难理解。听力残疾大学生在社会认知方面极易出现片面性,甚至出现较大偏差。所以,对听力残疾学生的政治教育上至学院领导下至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建立教育意识,增大听力残疾大学生的信息源,减少认知偏差,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

1.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有所体现。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上课,与专业教师的接触频繁,对专业教师的了解甚多,特别是听力残疾大学生,对专业教师的认可度非常高,他们愿意与专业教师探讨问题。专业教师利用专业教育时间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树立学生专业信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现的重要基础。

第一,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与引导、认知能力的提高、沟通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第二,专业教师应多带领学生参加校外的科技竞赛活动。开阔听力残疾大学生视野,增大听力残疾大学生的信息源,在参与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水平、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辅导员、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有所体现。

辅导员、班主任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紧跟学工部门的教育思路,结合本系各班学生学风班风特点,制订班级活动计划,定期召开与专业相关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班会活动中多角度的获取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到班会既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娱乐的过程,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3.宿舍管理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有所体现。

宿舍管理员对听力残疾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学校全方位育人的有力补充。学生每天在宿舍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听力残疾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偏低,主动到图书馆学习的时间也不长,每天除了上课和处理自己的事情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与宿舍管理员接触较多。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宿舍管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使其有对学生主动管理的意识,不能单纯地认为学生思想教育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通过管理员在生活层面的带动和教育,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思想动向,有利于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三)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体系

1.组建系学生会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通过竞聘上岗的形式选拔优秀听力残疾大学生作为系学生会干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建立早自习检查、宿舍卫生检查机制,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干部在管理过程中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干部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汇报,真正使学生会干部成为老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各部门应结合听力残疾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听力残疾生的参与意识、协调能力、团队和集体荣誉感。

2.加大榜样教育力度,实现自我教育

完善学生的奖励机制。每年召开一次系级的表彰会,将这一年来荣获各项比赛奖励的同学和好人好事等一一进行表彰,一方面可增强听力残疾生的自信,另一方面可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通过表彰扩大听力残疾生的信息源,向他们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实现自我教育。

3.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社会实践团队,培养听力残疾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认知能力。

用以一点带一面,以一面带一片的模式激励听力残疾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奉献的乐趣,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增强自信与沟通能力。带领听力残疾生走出宿舍和校园到活动中修正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召开党的理论知识培训会,在学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气氛,提高听力残疾生思想认识水平,增强思想觉悟,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四)占領网络阵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1.建立网站,有计划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听力残疾大学生的听觉障碍造成他们主要是通过视觉进行认知。研究表明,很好地利用视觉也能补偿因失去听觉线索而导致的认知缺陷。[8]充分利用视觉认知途径,可以丰富听力残疾生的社会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听力残疾生过于依赖网络这种现象,建立听力残疾大学生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中有计划地对听力残疾大学生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入党程序、专业知识、国家大事、时事政治等的介绍,并设立讨论区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网络虚拟环境的特点,增强听力残疾大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利用人人网、QQ、飞信、博客等信息沟通平台,拓宽师生互动型的信息交流渠道,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交流。

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人人网、QQ群、飞信等网络通信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开通班主任、专业教师、辅导员博客,建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平台。鼓励学生通过日志、博客记录自己的思想与成长经历。开通社团博客、班级博客,记录团体的成长历程,扩大社团的知名度,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网络平台,同时促进专业发展,拓宽听力残疾大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主动参与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研究[J].教育探索,2011(7):134-137.

[2] 李长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58-659.

[3] 张宁生.听力残疾儿童心理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4.

[4] 陆忠华.关于90后听力障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9.

[5] 宋志强,曲艳.视障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

[6]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9:178.

[7] 肖阳梅.聋生的社会认知及其培养[J ].中国特殊教育,2001(3):21-25.

[8] 陆忠华.关于加强残疾大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1(5):7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