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吃面
2017-03-27黄亚明
黄亚明
我是懒人,为图方便,秋冬的大清早爱寻个面摊,吃一大碗面。筷子挑起,嘴巴一张,哧溜溜,热汗冒出,胃口大开,又挡饥,又解馋。如果在宋朝吃面,就没有这么痛快了。
宋朝的面条叫“汤饼”,你要是腰里揣几个小钱,对店小二吆喝:“喂,小二,爷们急着赶路,快上面!”小二一准不知所云。你要说“上汤饼”,那也坏事,小二可能送上来一碗面片汤,就是刀削面、面疙瘩、馄饨之类的,而不是在街上所吃的面条。这说明,“汤饼”另有讲究。在宋朝,大伙管所有的面食都叫饼,炉子里烤熟的叫烧饼,笼屉里蒸熟的叫炊饼,水锅里煮熟的叫汤饼。
在北宋,孟元老会带你逛东京(开封),在川饭店,能吃到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等;在南食店,吃鱼兜子、桐皮熟脍面、煎鱼饭等。川饭店与南食店是专为四川与江淮以南的游子所开设的,怕他们饮食水土不服。在南宋,吴自牧会带你逛都城临安的汤饼店,你可以在猪羊庵生面、絲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里选择。
如果以爱吃面来定义北方人,那么宋代到处都是北方人。宋代福建泉州的紫帽山,曾经有位高人做过“梅花汤饼”:用水浸白梅、檀香粉,然后用这种香水和面,做馄饨皮,再用梅花样的模子拓,包成馄饨,下到锅里,煮熟,捞在鸡汤里,味道好极了。所谓食不厌精,显然,汤饼到了南方,做法已经变异,变得精细、讲究。
也有在南方吃瘪的汤饼食客。比如倒霉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均贬官南下,在广西梧州市、藤县之间,居然相遇了。路边有个卖汤饼的,两人就买来吃。可是那汤饼味道差,吞不下去。苏辙丢下筷子,长吁短叹,而苏轼几下就扒拉光了。苏轼放下碗筷,抹抹嘴,教训兄弟:“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兄弟,你还要细嚼慢咽吗?然后,大笑而起。
今天早上我对面摊老板说,如果你有能耐穿越到宋朝卖饼,利润起码比现在高出一倍。因为《水浒传》写得清楚:武大郎整个就一自由职业者,一个雇工也没有。每天大概卖“十扇炊饼”,就算每扇有20个,也只卖200个烧饼,他却拥有一座临街楼房。那座小楼,前有相当宽敞的客厅,后有作坊。倘若武大不贪图一点房租,没把一楼租给王婆做生意,一定是超级幸福的人生。(选自《郑州晚报》)
【赏析】
一碗普通的面,却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遥想。在宋朝吃面,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这是一个十分新颖的命题,吊足了我们的胃口。作者调动丰富的积累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宋朝的面,名目繁杂,花样迭出,讲究多多,适合各类人的口味。没钱的吃素面,填饱肚肠;有钱的品汤饼,食不厌精。五花八门的宋朝的面伴随着宋人一路走过,定格在历史的云烟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文章语言明白晓畅,表达方式多样,融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炉,读来长知识,增智慧,添情趣,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