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
2017-03-27许春凤
许春凤
【摘 要】本文阐述思维能力的概念及其拓展内容,并重点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案例分析,以期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从而达成及时教学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124-02
一、思维能力及其拓展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明确要求,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能够获取、辨析并运用历史材料,实事求是地对历史进行分析、阐释和论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了历史思维,才能真正提高历史素养。因为历史学习中其他几种能力发展都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或作用、反作用于思维能力。例如:“能够感悟和体会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探究历史的方法,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解释与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够增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这几种能力都是基于思维能力的延伸或拓展。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
在中学生历史学科的發展中,思维能力普遍缺乏。在学校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高二选修班学生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得分率只有 26.2%,平均分 0.79,标准差只有 1.32。
例题:“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道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孙中山的这一思想()
A.突破了民主革命的范畴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C.效仿了苏俄的经济政策
D.开始了自身的政治转变
在选项得分率中,选择A的占18.8%,选择 B 的占 26.2%,选择 C 的占28.2%,选择 D 的占 26.2%, 也就是说,学生对四个选项都要没有明确的把握。所幸的是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选择 B 的占 92%。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会出现如此错乱,在与这些学生交流后发现,思维能力欠缺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且此题中涉及的几种能力恰恰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容易忽视的。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笔者结合本题所涉及到的问题,谈谈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求引起同仁的重视。
(一)概念理解中的辨析思维能力。从本题中可以看出,一道题可以、可能包含多个历史概念。本题的题干中的材料涉及对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理解,题支中涉及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性质和革命范畴的理解;对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发展脉络的掌握;对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政策及其转变的理解等。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对本题中的这些概念的理解是相当含糊的,对历史概念的理解缺失了历史的视角。此题中,学生没有真正读懂题干中材料的内涵,也没能区别新、旧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历史差别。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随着其“三民主义”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教版教材在对“三民主义”的阐释是有结论性总结: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创刊号的发刊词中,将这个(同盟会十六字)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天下地价,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考据其原始文档《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查证其中表述为:“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在孙中山的言论集中,笔者还查到:“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此时的民生主义是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这种“平均”思想早在孙中山确立革命目标中就提出了。人教版教材在对“新三民主义”的阐释中指出,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查证一手资料,必须查找《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该宣言明确写道:“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道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这里的“节制资本”是反对资本垄断的思想。反对“外国人之企业”“操纵国民之生”,公开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显然,根据本题答案的反馈信息,学生对新旧民生主义的辨析掌握得较差。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概念的比较、分析是不可缺失的。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历史概念,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果对新旧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加以区别分析,学生在分析此题时,就很容易读懂题干的材料内容了。
(二)历史本质范畴思考中的扩散思维能力。基本历史史实的性质特征的分析还是必须的,因为分析了本质属性才能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例如,世界历史文艺复兴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美国独立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在生产力发展的标准时代,阶段属性的讨论已经淡化,但是历史分析中往往沿袭传统说法,还用阶级属性来表达,以至出现一些错误。尤其是历史事件的本质属性后面的范畴是学生掌握的难点。如:辛亥革命的性质。1997 年,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教师一般会认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种约定俗成的理解。实际上,民族民主革命说法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说法要更准确。在教学中,教师要从革命的目标和任务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革命的性质。也就是引导学生从一个中心点出发,扩散思维。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整个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都是为了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都属于民族民主革命的范畴。因此,无论是孙中山的早期革命还是后来的改组国民党的行为统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包括毛泽东领导的土地革命、解放战争等也统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
(三)材料分析中的创造思维能力。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能够获取、辨析并运用历史材料,实事求是地对历史进行分析、阐释和论证。所以,阅读材料、辨析材料,是学生学习历史、分析问题的一种基本能力。因此,现在的历史试题中大都提供新的情境,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一种强调价值的、非结论的能力。它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是历史思维能力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需要学生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打破惯常解决问题方式,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例如:笔者在分析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时,对孙中山是否完全仿效苏俄,笔者提供了一些新的材料:
材料一 1921 年底,孙中山在桂林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现尚有一事可为我们模范,即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我们现在并无国可治,只可说以党建国。待国建好,再去治他。”——《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103 页)
材料二 1924 年 1 月 25 日,孙中山在关于列宁逝世的演说中说:二次革命后“在日本虽想改组,未能成功,就是因为没有办法。现在有俄国的方法以为模范,虽不能完全仿效其办法,也应仿效其精神,才能学得其成功。”——《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137 页)
他的建军思想也是要“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1924 年 1 月,孙中山与鲍罗廷等的谈话,《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l82 页)
请学生思考:孙中山是否完全仿效苏俄?在哪些方面仿效了苏俄?然后让学生对比孙中山的实业救国等民生主义政策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这样学生在对比中,打破了对教材所表述的“联俄”等于“全面仿俄”的狭隘的理解。
有了这些能力培养的铺垫,学生在解题中自然能够结合题干中的新材料,分析出它是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后的民生主义,也就能够找到正确答案是 B。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