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善教育探索
2017-03-27王荣礼
王荣礼
【摘 要】本文以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为例,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实施崇善教育的必要性,从文化与课程角度探索高中崇善教育,实现对善性的激发、唤醒、张扬和挖掘,对善行的催生、引导、规范和推动,以及对善品的浸润、历练、塑造。
【关键词】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善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24-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诉求的高度凝练,它始于真,为了善,追求美。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拥有崇高的精神因子,涵盖了学校德育的最基本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成为学校德育的目标引领、价值引领和内容引领,使学生通过内心体悟、情感体验、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过程,形成坚定的个人信仰,实现自我完善与超越,理应成为学校的时代追求。本文以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为例,探索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善教育。
一、崇善是教育价值的本真
“教育”概念的本义充分内蕴着“使人从善”的伦理本性。汉语中的“教育”初始涵义便有使人向善的道德意蕴。如《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儒家《大学》则明确提出“修道之谓教”。
教育活动是一种充满伦理价值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教育的原始功能是由外在的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对象导向一种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引人向善。“教育是使儿童(或每个人)都变得善良的各种活动”,是人对人的一种影响性、导向性和价值性的活动。可以说,教育是从善开始,到善终结,由善贯穿其始终。如果脱离善的引导,教育就没有了价值,也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众多人对“善”的理解就是“做好事,当好人”,但具体做哪些好事,当什么样的好人,在心底没有投射的影像,只是片面化去理解“善”的概念,也就带来“善”的多样性的丧失。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学生自主、积极展示出的各类活动,理应都是善的形态。如遵规守纪是善,刻苦学习是善,热心助人是善,孝敬父母是善,尊敬师长是善,团结友爱是善,热爱集体是善,爱护环境是善,珍爱生命是善,珍惜时间是善,追求真理是善,战胜邪恶是善,立志成才也是善,回报社会更是善。
二、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实施崇善教育的必要性
(一)让崇善教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
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启迪心智,引人向善、为善与乐善的地方;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与中坚力量。高中阶段的孩子,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转型与成型的关键期;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方向,只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落实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才不会是空中楼阁。友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攻点,是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质的核心,只有夯实诚信做人、友善待人的根基,才可能坚守“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爱国”的信念操守。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意义在于:褒扬友善之举、吹动友善之风、净化社会风气、密切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
正是基于上述共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上,我们尝试从公民个人价值取向的道德建设上取基点,紧紧扣住“友善”的支点,借助文化熏陶的契点,强化实践的落点,帮助学生扣好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颗扣子,以点带面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将其融入校园文化、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校本研发、社会实践和网络课程中,真正实现以融入促深化、以渗透促内化、以载体促转化、以课程促固化。
(二)让崇善教育成为带动和引领现代化学校内涵发展的突破口
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根本性目标是培养现代化的人,善良是人性的底色,崇善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能力。我们以崇善课程作为德育校本课程进行研发,不仅仅是停留在德育层面,在提倡大德育的今天,课程作为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核心部分,我们正以此作为突破口,力推学校在精善管理、美善环境、崇善德育、汇善课程、真善课堂、雅善文化方面的品牌建设,致力构建以“崇善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培育学生过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生活、崇善为乐的道德生活和尚美育美的艺术生活。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崇善教育的实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是一个理论认知、价值认同、道德规范和自觉践行的过程,其中价值认同是本质要求和前提,道德规范是内在保障和基础,自觉践行是主体内化和关键。对于学校而言,不是道德规范的中间环节缺失,而是价值认同的弱化和践行载体的缺失,其中的认同偏差表现在:认知认同程度偏低、情感认同程度不深和行为认同明显脱节。因此,我们应借助课程的承接性、规范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构建好课程的目标维度、教材维度和实践维度,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
(一)让校本课程成为培育学生成长的沃土
1.以学科课程作为内化认同的基点,深化学生的理性认知。学生在校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主要精力花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中,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德育的关键环节,德育的落实就有了途径、载體、时间和空间。因此,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生群体中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必须保证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德育回归课堂,努力挖掘学科课程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营造德育生成的情境、心境、环境,以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需求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接受点为切入点,重在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浸润,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效结合,实现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无痕”德育,促进学生在求真的过程中向善。
例如,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教学采用事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及课堂游戏等学生易于接受且乐于参加的形式展开教学,从而让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
2.以感恩教育作为内化认同的起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感恩,作为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倡导的重要道德规范,是人性的需要与回归,也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但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我们尝试从环境氛围营造与活动载体搭建,培养青少年的感恩独立意识和塑造自主行为。
(1)环境氛围营造。晨会是一堂重要的育心课堂,晨会的主题可选取“爱自己、爱他人、爱长辈、爱学校、爱自然、爱国”等,营造“感恩教育”的舆论导向氛围;以宿舍和教室的楼层文化建设,打造“感恩教育”的环境导向氛围;以“能帮就帮”志愿者小组为依托,塑造“感恩教育”的践行导向氛围。例如晨会感恩教育主题可以设计成表 1 所示。
(2)活动载体搭建。将日常德育活动进行块状分解,经过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布置,同步推广,逐步形成“点线面”的学校感恩教育体系,力争将每一次活动开展都有机融入感恩教育,实现感恩教育的效果最大化。表 2 是学校开展六个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的“点”—— 活动载体。
3.以拓展型课程作为内化认同的重点,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拓展性课程是学校最为灵动、最有感召力、最具凝聚力的课程,我们将拓展类课程按照多元化发展的方面进行提炼,以经典文化浸润、洒扫应对引导、仪式教育激励、主题教育融合等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化行,引领学生价值追求和提升学生道德水准。
4.以研究型课程作为内化认同的拐点,升华学生的道德体验。研究性课程是学校自主化实践的课程,结合学校的传统和学生成长需求,我们针对性开展“读、写、讲、辩、宣”等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积极的道德体验。
“读”—— 结合读书节活动,学生读一到三本最喜爱的书,就书中的一个场景、角色、情节等做一个微型书评,以培育学生学会选书、读书、品书和评书;班级开展“读书之星”和“书香班级”的评选,引导学生多读纸质媒介的书、阅经典名著、品启迪智慧滋养心灵的书;学校开展“品味经典书香,感受诗词韵美”朗诵比赛活动,让学生都能满腹经纶,知书达理,赏文章之美,晓意境之美,颂经典之美。
“写”—— “一笔一划写真字,一言一行做真人”。利用每天早上 20 分钟的时间,在高一、二年级集中开展书法练习活动,让高一的学生学会写规范的字,高二的学生能够快速写规范的字,以实现高三的学生能规范而快速地答题;学生书法训练的范本都是一些美文美句和关于做人做事的哲理故事,学生在训练过程既体验中国文字构建上的严谨和美,又能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讲”—— 用活用实道德讲堂。2014 年,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4 字,提前计划,精心策划,利用团队力量精心准备了 12 个道德讲堂课程,每月开展一个主题讲堂活动。这些课程充分融入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故事,融入了现实生活中很多感人和深思的事例,融入了身边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的事迹,学生在聆听、欣赏、讨论、情景演绎、内省等多种形式下,达到心灵的净化,激发对真善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辩”—— 辩论赛。以辩论赛为抓手,融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一体,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 价值观宣讲。以学生身边的榜样为示范,组织学校宣讲小组,对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讲。
5.以责任教育作为内化认同的终点,促进学生的自觉践行。责任是道德的核心,是生存的基础、行为的根本、创造的源泉,责任就等同于价值;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善行的出现,因此,我们尽可能借助主题教育活动来渗透责任、以节日专题活动来体验责任、以常规育人活动来承担责任等,提高学生责任意识,锻炼责任能力,养成责任行为,熏陶责任情感,形成责任品格,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他人、集体和社会负责的习惯。
(二)让水育文化成为浸润学生精神的家园
水是生命之源,具有兼容、净化、聚能等属性,可益智,可育德,可炼志,可怡情,可养心。文化则具有启迪、陶冶、愉悦等功能。學校提炼并以水的精神孕育学校精神文化,简称为“水育文化”。它是依托水的特点和功能,彰显水的柔美、韵致、刚毅,促进师生精神成长的学校文化。它贵在“文化”,重在“育人”。
总之,善是教育启蒙的起点,也是教育追求的极点,善是学生成长的支点,也是学生成熟的亮点,善是最低的道德门槛,却是最高的境界修养。因此,我们应理性地强化善的教育,把她当作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让其走在知识技能的最前面,将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其体现在做人做事的结果上。崇善教育不仅仅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一种特色、一张名片,还让师生成为善的传播者、善的受益者和善效应扩大的推动者。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