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0001号”家庭农场背后的故事

2017-03-27

农民科技培训 2017年3期
关键词:马兰头浦东集约化

如何在国家惠农、强农、富农的政策指引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发展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的家庭农场,立足“三品”战略,探索浦东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浦东“0001号”家庭农场的发展变化,无疑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

乡村巨变, 浦东“0001号”家庭农场

2014年10月,书院镇余姚村和平组109号的乔占家庭农场通过认定,成为浦东“0001号”家庭农场。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乔占家庭农场发展如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两年前,屋里厢到地头的“两点一线”,是乔占家庭农场日常的耕作路线。

如今,家庭农场有了固定的办公地点—— 一座占地3亩多、宽敞明亮的玻璃联动大棚。在通风、日照全部自动化控制的阳光大棚里,可自行培育西甜瓜苗;可清理、打包新鲜采摘的蔬菜、水果;可存放农机、化肥等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大棚成为乔占家庭农场洽谈业务、产品集散的大本营。

两年前,作为当地的马兰头种植大户,乔占家庭农场的种植面积是93.22亩,搭建的是简易的临时大棚,“看天种地”依然主导农业生产过程。

如今,家庭农场新流转了近180亩土地,建起了100多亩标准化种植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水泥路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也一并配套到位,成为浦东马兰头种植特色基地。大棚内,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马兰。有些大棚里,还试种着引进的新蔬菜品种——长像酷似多肉的养心菜、更清香嫩口的西芹;160亩稻田已进入冬季翻耕休整期,蓄势待发与西甜瓜的来年轮作……

两年前,家庭农场收上来的蔬菜要跑上近百米运到马路上,现在汽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装运;而继续依靠机械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面积虽然扩大了近两倍,家庭农场仍主要依靠家里人在种,劳动力基本没问题。

在乔占家庭农场里,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三轮机车……各类农机设备应有尽有。尤其是新建标准大棚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电钮一摁,要浇多少很方便,省心省力;而往年马兰头生长的时候,乔占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运水、浇地。

正是有了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机好帮手,使种植规模日益扩大的乔占家庭农场,不僅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种植、经营农场成为现实,而且还能在种植品种创新、品质保证方面,“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品牌效应也日益突显。

“今年,我们家的蔬菜、水果根本供不应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还帮助收购周围农户的产品联合销售。销售额保守估计在七、八百万元,经济效益还是很明显的。”又是一年丰收季,乔占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土地碎片化,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是关键

从浦东“0001号”家庭农场——乔占家庭农场的乡村巨变中,可以欣喜地看到,浦东家庭农场正在“适当规模、机械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上高歌前行。相比之下,浦东农村土地碎片化问题依然令人喜忧参半。

“虽然流转到了土地,但现在270多亩土地分布在80多个地点”,乔占说。以前,乔占家庭农场93亩的土地被分成大大小小26块,平均一块土地面积不到4亩,最小的一块土地只有0.7亩。其中,可连成片的土地40亩,不到总面积的一半。如今这一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土地碎片化不利于家庭农场扩大规模,不利于实现集约化管理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之道,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依然是关键。一方面,浦东鼓励农民承包土地流转的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每流转出一亩土地,农民不仅可获得1600元左右的流转费,还有800元的流转补贴,300元的生态保护补贴;并坚持土地流转面向家庭农场倾斜,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农业。

另一方面,在浦东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经是寸土寸金的当下,农户将自己的承包土地以更高价格私自转租、转包,或者依然乐以保有、自己耕作的“惜地现象”依然存在。而“惜地”现象还变相地表现为,村民将承包地统一流转到了所在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后,有些仍会将自己房前屋后的一些土地流转回来(由于村民支付的土地再流入费用要低于流出费用,等于还多出一部分收益),这样一来,交通便利、位置优越的土地基本被瓜分殆尽,土地碎片化、偏远化的局面在所难免。

所幸的是,这一局面正慢慢得到改善。“一方面,现在一些土地流转‘钉子户的思想也在转变,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做大规模的规划、种植;另一方面,政府‘村村通的新农村道路建设,基本把土地都连接了起来。既方便农产品运输,减少劳动力使用,也一定程度缓解由于土地碎片化造成的管理成本高的问题。”乔占介绍说。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乔占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属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类型。其中的“农民合作社”是乔占的父亲、“农一代”乔文龙创建的“上海庭娆蔬果专业合作社”。

2012年,书院镇开始实行土地流转政策,乔文龙从村委会流转了80多亩土地,形成了最初93亩的家庭农场种植规模。当时,所在余姚村全村的马兰头种植面积也达到800多亩。正是那个时候,乔文龙与村里的5户人家组建了“绿妮菜蔬合作社”(庭娆合作社的前身),实行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产品销售的联动协作,以降低采购成本,占据销售主动权。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2014年,乔占家庭农场申报成立,与庭娆合作社实行“一个班子、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以合作社为基础,优势互补,继续探索家庭农场在规模化、集约化道路上的创新之路,培养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如今,在乔家父子的带动下,余姚村共有马兰头种植农户100余户,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

而浦东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的最初思路,正是在原有已经发展起来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将条件成熟的种养大户单独出来加以培育、发展。不仅有利于形成“两头统、中间分”的新型农业经营联合体,而且有利于调动农场主的生产积极性,实现生产中间环节适度规模的集约化发展,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三品”(品质、品种、品牌)战略,构建起优势互补的联合发展模式。除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有“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投公司+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混合型经营模式,成为浦东发展家庭农场的一大亮点。

伴随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市场主体成长起来的,则是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担当的新型职业农民、年轻农场主。这里面有成功转型的“农一代”,更有茁壮成长、日益成熟起来的“农二代”。“我已经退居‘二线,让成长起来的乔占来接班。” 乔文龙笑着说。

“父子同心,其利断金”。“老乔小乔”,一个懂技术、有经验,一个有想法、善经营……随着国家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乔家父子”这对新型职业农民“父子兵”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浦东时报记者 何维华

猜你喜欢

马兰头浦东集约化
马兰头
三十年的浦东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关于无线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集约化建设探讨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番茄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浦东好人”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