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意义”这件事
2017-03-27钟二毛
钟二毛
昨天,看到一组数据,讲真,当时我就震惊了: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这组数据来自一个题为《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演讲,演讲者是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这组数据是这位教授调查的结果。
对于这组调查数据,我不知道是否非常准确。但我想,这组数据有它的价值。它撕开了一些口子,让我们认清到:呀,连北大的学生都这样,这个问题该重视。
可以说,这个调查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我归纳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对未来的无能为力。”
是啊,我们对未来无能为力,所以才认为学习无意义、人生无意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现实如此。举个例子:
以前,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曾经是真理。至少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是的,90年代、80年代、建国、民国,可以一直推到夏商周。“学而优则仕”“鲤鱼跳龙(农)门”“范进中举”,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宋代小朋友很小就要读一首名为《四喜》的诗。诗里说:“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乃人生四大喜之一。我是90年代中期上的大学,那时候,谁家里出了个大学生,绝对是一件大事,方圆十里要放鞭炮,感谢祖上积了阴德。
现在呢?显然不是的。大学扩招制度,让曾经非常热门的两个词“天之骄子”“象牙塔”再也不提的(我估计很多80后、90后都不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现在上了大学,不仅变得稀松平常,甚至成为负担。高学费、高生活费、毕业意味着失业,这都是看得见、看不见的负担。
读书不再是平民子弟进入社会上升通道的重要方式。平民子弟,要想改变命运,越来越难。
有人可能会说,平民子弟對未来无能为力,容易理解。那富家子弟、富二代、官二代,为何他们也觉得学习无意义、人生无意义呢?不难理解。对于富家子弟,生活优越,一身名牌,连内裤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挫败,他们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宛如一叶孤舟漂浮于无尽的海面上。他们精神虚空,无处寄托,这不是什么稀奇事。
我们可能还必须要有一个准备,那就是,这种普遍存在的这种“无意义”感,会持续很长时间。为什么?听我分析——
大概10年前,日本作家三浦展一本《下流社会》的书在岛国畅销一时,它反映了一个残酷现实:长时期的和平经济建设发展,社会却出现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倾向,日本国曾自以为傲的1亿中产阶级正逐渐演化消失,出现“上流”和“下流”的两极分化,少部分变得更加富有,而大部分却向下沉沦。社会的新生力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不像父辈那样握有大把机会,并能顺利实现阶层上流,反而面临就业难和婚姻压力的困扰,不得已,他们放弃抵抗,甘愿进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L型,即意味着中国经济不会有类似于当年邓小平搞市场经济这种大变革,也不会有类似于2008年投入4万亿元货币这种大刺激,暴富机会变少。按日本这位作家总结的规律,中国阶层固化日渐明显。穷人想变富人,大门基本关闭了。
阶层固化,人自然容易滋生“无意义”的感觉。
怎么办?
认知是很重要的一步,即认识到“无意义”背后的原因、时代背景。先认知,再面对。
如何面对?
未来能改变命运的人,不再是靠胆大或者敢冒险,而是靠智识:智慧、知识。知识改变不了命运,但要改变命运必须要有知识,就是这个逻辑。
同时,更高层面上认识“人生”和“意义”。有人生就有意义,或者说活着就是价值。这一点,我结合一部电影,可能讲得更形象。
这部电影叫《阳光小美女》,美国很老的一部公路片。电影里的一家人都是失败者,从爷爷到父母到舅舅到两个孩子(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电影接近尾声时,男生和舅舅有过一段长长的谈话——
哥哥说:“有时候,我希望我能一觉睡到18岁……躲过那没用的高中,还有其他一切,通通躲过。”
舅舅是这么回答他的:“你知道马赛尔·普鲁斯特吗?法国作家,彻头彻脑的失败者,从没有过一份真正的工作,得不到回报的单相思,同性恋。花了20年来写一本书,几乎没有人读,但他也可能是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作家。
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回首往事,审视从前所有痛苦的时光,觉得痛苦的那段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日子,因为那些日子塑造了他。那些开心的年头呢?你知道啦,彻底浪费了,什么都没学到。
所以,如果你一觉睡到18岁的话,想想你该错过多少痛苦啊?高中可是大好的痛苦时光,你再也找不到更难忍受的日子了。”
——不要再说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