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
2017-03-27传喜法师
传喜法师
刚出家不久,我的师父悟公上人就叮嘱我:要常常给家里写信,不要忘记父母,要劝他们吃素。佛教界有很多高僧大德把父母带在身边。像一代高僧明旸大师、蕅益大师、莲池大师,父母在的时候带在身边,父母去世后牌位用布包着仍带在身边,走到哪里挂单就把牌位供到哪儿。更不要说地藏菩萨了,他想尽一切办法累世为父母超度。
我妈妈去世了。我梦到她特别希望我们兄弟能吃个团圆饭,最好是火锅。我想,妈妈怎会要求我们吃火锅呢?她还把她的心意传达给我们:你们吃火锅的那个滚烫的水,犹如妈妈爱你们的心,就是妈妈对你们的爱。
尽管妈妈不识字,可她给予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爱的教育。看到那“跳跃、沸腾”的水花,热气一下就泪湿了双眼。我们围坐在一起,兄弟几个都在哭。那“蒸腾而起”的是妈妈浓浓的爱,当妈妈爱的阳光照进我们心坎的时候,感恩的泪水禁不住汩汩地流淌……
我妈妈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种种运动,上世纪60年代随父亲下放,80年代末又回到上海,担惊受怕,含辛茹苦,哺育六子。她的生命没有空过,她真正地爱过,用她的身口意辛勤劳作,抚养子女,用她至诚的孝心,孝敬父母。我妈妈对父母的孝顺是这样的场景:家里烧好饭菜,先端给我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吃好了,我们吃;我们吃好后,已所剩无几,妈妈才吃。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上有老下有小,何其艰辛!妈妈的整个生命就是付出的一生!
我以前常常回向父母长寿。刚出家时,6年不受供养,是为了身口意出家,修一点功德回向父母。以前爸爸身体不好了,马上为爸爸修功德,依着佛陀的教法,戒定慧庄严,依教奉行,然后做功德回向。
现在忙得连妈妈身体不好也不知道了。本来跟妈妈约好:春节来庙里过年,我心里就只想着过年时会在庙里看到妈妈,“过年时会见面哦……”所以,非常惭愧。这次妈妈没生病,走得非常快。
作为子女,父母若健在,真的要多去拥抱一下父母,捶捶背、洗洗脚,烧点好吃的;兄弟姐妹要多团圆,不要有纷争,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若起纷争就等于割肉一样,一定要和合,常跟父母团圆,看到孩子们和乐团圆,父母是最幸福的。
有父母的孩子,再苦也不知道苦,家再小也觉得那么大。尽管长大后,再看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家”竟是那么小,可只要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天堂。随着年长,每个人都有了所谓的事业,我们的天地宽了,有时反而疏离、淡忘了父母的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限一到,生死两隔,这时惟有功德才不相舍离。否则,子女孝顺父母,能给予父母什么?父母爱孩子,能给予孩子什么?如果没有解脱轮回的苦海,爱河也是千尺浪!要用心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少给自己留下遗憾。
我为妈妈流泪的同时,也在想:生生世世,我有多少妈妈?轮回的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妈妈,我为哪一个妈妈流泪呢?尽管还在流泪,但真心感受到地藏菩萨为什么会再发重愿。
大乘佛教修持菩提心的初级阶段,第一步就是观想“母恩”——念母恩、忆母恩、感母恩、报母恩,这是基础。在这种恩情的忆念中,再推而广之,一切众生在无量劫的轮回中都做过我们的父母。有一个众生在轮回,作为佛子“心”何以“安”? 有一个众生没成佛,地藏菩萨就不会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大乘修法的要义!
地藏菩萨为什么会这样发愿? 儒家有言“妇人之仁遍及天下,便是圣人之仁”,妈妈的爱就是佛的爱!佛讲八万四千法,就是“不忍众生苦”!妈妈有我们这些孩子,这么真切地爱我们,这就是她心的天堂;有孩子可以愛,对有缘众生的那种慈悲,这就是她的天堂!
对妈妈来说,哪个孩子在生病,都会心痛得比自己生病还要痛!佛教里说“悲”“智”双运,“悲”是不忍众生苦,跟众生同业同生,生在一处,与他为友、为父母、为亲人,作众生的不请之友!我妈妈不识字,没想到她用一个比喻将她的爱永远地留给了我们。妈妈离去了,如果我这个“心”还能有一点愿心的话——生生世世的父母,一切众生都当成我的父母去尽孝!
“我”扮演着一个出家人的角色,“你”或许是一位企业家、公务员,人生的任何一个角色再成功,也无法替代母子间的那分情感,对妈妈的那分情感,将是生命中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崇尚孝道的国家,回望中华民族的历史,不难发现支撑国家和民族强盛的一块重要基石就是“孝道”。“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父母总有要“走”的一天,只要我们在,我们就是父母的延续。我们要保持健康的身心,要对得起父母。儒家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仅是磕磕碰碰的毁损,也是指精气神要保持饱满的状态,特别是要用智慧来驾驭这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