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与清廷角逐北洋新军控制权
2017-03-26马雷
马雷
清末新政奠定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框架,意义重大。就新政本身而言,其重中之重是实现军事近代化,按“西法”建设新军,逐步裁汰旧军,完善军事教育系统,建立近代军事体制。袁世凯一手编练的北洋新军,是当时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建制最为完整的新军部队,从建成之始一直充当着“中央军”的角色。从北洋新军的建设之初,直到清朝覆亡,围绕着它的控制权和主导权,一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角力与争斗。
袁世凯与北洋六镇
庚子事变后,清廷痛下决心,开始施行新政。新政举办之时,正值庆亲王奕劻主政中枢。奕劻处世圆滑,深得慈禧信任,权倾一时。但他能力平庸,又为人贪鄙。时李鸿章死,袁世凯署理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在袁的重金笼络下,奕劻成为袁在朝廷中的重要奥援。无论办洋务、练兵、实业,凡遇重要事件,必先商就于袁。因此,新政一直是在袁的主导下进行。
1901年,朝廷下令将全国原有的制兵防勇严行裁汰,募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同时废除武科考试,在各省建立武备学堂。袁上任后不久,即奏准从善后赈灾款中拨银100万两,在直隶各属招募新兵6000人,汇集于保定进行训练,号称“新练军”。同年夏秋之际,袁将拟订的常备军营制饷章上奏清廷,得到批准。随后,袁成立了直隶军政司,作为直隶练兵的领导机构,并将新练军改编为北洋常备军左镇,同时又将直隶旧军一部进行改编,作为成立右镇的基础。
在北洋常备军组建的同时,清廷也有意在旗兵中编练新军。1902年底,朝廷谕令在八旗禁旅中挑选3000名壮丁交给袁世凯训练,袁奏准以此成立京旗常备军,并推荐内阁学士铁良为京旗练兵翼长。此人日后即成袁之强敌。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袁世凯借此之机,将右镇添募成立,旋将左右两镇改称北洋常备军第一、二镇。其后到1905年春夏之交,北洋常备军陆续扩充到五镇。此外,京旗常备军的实力相当于半个镇。1905年2月,袁世凯奏请清廷,提议统一全国新军番号,将常备军各镇一律改称陆军各镇。从这年夏天,练兵处开始着手实施改编,将京旗常备军扩充为镇,定名为陆军第一镇,北洋常备军第一至五镇分别改称为陆军第二、四、三、六、五镇,以上六镇仍概由袁世凯负责训练指挥,即所谓的“北洋六镇”。
北洋六镇的程度各有差别,但总体而言要比其它各省新军的水平高出一个档次。第二、三、四、六镇与袁世凯的关系较近。第五镇远在山东,受北洋大臣与山东巡抚的共同节制。第一镇以旗兵为主,仍存有一定的旗人积习,但最为清廷所倚重。因此,第一、五两镇与袁世凯的关系较为疏远,但该两镇的军官仍是由袁推荐委派,大多出自小站集团。
袁世凯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编练起一支颇具规模的近代化新军,首先得益于朝廷的强力支持。1903年底,清廷设立了练兵处,专责全国的新军编练事务,由奕劻任练兵处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处三个司的正副使、提调委员等,几乎清一色出自袁世凯的部下。且奕劻仅是挂名而已,日常事务均由袁世凯管理。练兵处每年从全国各省收缴约600万两的练兵经费,其中大多数都拨给北洋练兵。因此,北洋六镇实际上是倾全国财力编练而成,这是其它各省所无法享受到的特权。
其次,袁世凯掌握的干部资源也是练兵不可或缺的条件。从袁世凯在小站训练新建陆军之始,即認为“练兵必先选将”,注意系统化地培养军官。小站时期的将领多来自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在淮系旧军中,学堂毕业生受到歧视,一直得不到重用,他们被袁世凯搜罗入小站之后,委以重任,才得以施展抱负。此外,袁世凯在小站建立了新建陆军随营学堂,将一批批学兵培养成初级军官。因此,在袁世凯接任北洋大臣时,手中已积累了相当一部分近代军事人才,具备独有的优势。在北洋新军成立后,高级军官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为多,基本全有小站的经历,中低级军官大多出自小站的随营学堂。这些军官的地位、命运均与袁世凯息息相关,也是袁赖以控制北洋新军的基础,日后的北洋军阀集团即肇始于此。
在中央财力的支持下,北洋六镇的军饷得到极大保障。军官的薪水银、公费银的标准要比旧军军官高得多。而且在士兵军饷发放上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制度,以避免军官克扣军饷。新军士兵的军饷本就比旧军要高,发饷又比较正规,因此许多下级官兵对袁世凯感恩戴德,视为衣食父母,唯袁马首是瞻。再者,北洋六镇的士兵基本从华北各省的壮丁中招募,较为单纯朴实,文盲较多,新思想的流行不易,更易于在思想上受袁的控制。这点与南洋新军有所不同,湖北、江苏等省读书人较多,自废除科举、断了出路后,相当一部分士人进入了军队,因此文化程度较北洋新军为高,思想也更为复杂。
狭义地看,北洋新军主要就是指北洋六镇,均受袁的节制。
袁世凯与铁良对北洋六镇控制权的争斗
袁世凯作为一个汉人大臣,掌管了这么重要的一支近代化新军,难免会受到朝廷的猜忌。因此,袁世凯在练兵之始,除了以重金结交奕劻、李莲英等外,还选择了满人铁良作为自己的练兵助手,以减少慈禧太后的疑忌。铁良是满洲镶白旗人,出自官宦人家,少时家贫,进入神机营办差,从底层干起,后入大学士荣禄幕府,协助处理军务,在旗人中有“知兵”之名。经袁世凯推荐,铁良先后当上了京旗常备军练兵翼长和练兵处襄办,协助袁世凯办理各项练兵事务。
铁良虽是一个干事的“能吏”,但苦于手下无人可以驱使,周围都是袁的旧部,因此在上任之初不得不处处仰袁的鼻息行事,不敢稍有违抗。曾有御史密参,说袁世凯在阅兵时公然“僭越”礼仪,并言铁良“甚畏袁世凯,不敢发一言”。因此,在最初几年,袁铁之间保持了较为融洽的关系,练兵条令也多以二人联署发布。在外人眼里,铁良不啻是袁的“爪牙”。
但铁良的内心极其保守,一意维护满人政权,只是因实力、地位与袁相差太多,初时不得不委曲求全。到1905年铁良出任户部尚书后,即开始从财务上对北洋财务严加稽核,使得袁世凯再也无法将练兵处筹来的经费随心所欲地充实到北洋军上。袁曾计划在北洋建立第七镇,但囿于财力支绌,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清廷自庚子事变后,即从国内选送学生赴日本学习军事,程度好点的可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当北洋六镇建立后,留日士官生开始陆续回国,逐渐形成了一个非袁系的军事人才集团。留日第二期士官生中有多尔衮的后代良弼,是旗人中难得的军事人才,回国后被铁良所倚重,介绍入练兵处工作。铁良以良弼来结交延揽士官学生,与袁抗衡。这一切都招致袁的不满,袁、铁关系日趋恶化。
1906年8月,清廷召开御前会议,讨论立宪事宜。铁良以反对袁世凯的“急进”为由,与袁发生激烈争执。会后,袁世凯联合奕劻,奏参铁良阻扰新政,反而引起了慈禧太后的疑忌,袁世凯因而成为清廷众臣的众矢之的。11月,清廷颁布上谕,改革官制,将兵部与练兵处等机关合并成立陆军部,一切军务归之管辖,任命铁良为尚书。陆军部各司局员役中,有不少都是留日士官学生出身,袁系的人大为减少。陆军部的成立,标志着全国练兵的领导权从袁世凯手中转入铁良手中。
陆军部设立后,着手收归北洋军的军权。袁世凯也知大势已去,只得以退为进,主动奏请将第一、三、五、六镇交与陆军部直接管辖,但请求将最精锐的第二、四两镇仍归直隶统辖,得到清廷允准。铁良派自己的亲信凤山为训练近畿陆军各镇大臣,专门统辖袁世凯交还的四镇。
1907年9月,清廷谕令袁世凯担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了他最后的军权。但袁对北洋六镇仍有一定的影响力。首先是由于铁良手中的士官生资源尚不够雄厚,凤山又是个颟顸的满族官僚,并无多少能力,因此交还陆军部的四镇中的袁系干部并未进行大的调整。其次,因继任直隶总督杨士骧与袁世凯的私交很好,对袁极为推崇,亦步亦趋,凡涉及直隶管辖的第二、四两镇军务,都向袁请示后再办理,为朝中众臣所侧目。
袁铁之争最后以铁良占了上风而告一段落,这主要是因为铁良背后有慈禧太后的支持。慈禧太后之为人,阴鸷而多权谋,对满汉大臣恩威并重,权不旁落。帝国最精锐的新军全部操于袁世凯之手,显然并非慈禧所愿。所以,新军一旦练成,收兵权也是必然之举,铁良只是慈禧的一颗棋子而已。当然,慈禧自认可以控制局面,并无除掉袁的想法,仅是做到让其“无害”而已,仍希冀袁继续为帝国效力。
载沣对北洋新军的去袁化改造及其失败
1908年11月,慈禧、光绪去世,宣统帝即位,由其父摄政王载沣监国摄政。载沣对袁世凯素抱恶感,初亦有杀袁之意,但由于张之洞、奕劻等老臣的劝阻,又忌惮于北洋新军的异动,不敢动手。袁遂以“足疾”奏请开缺,回河南彰德故里“养病”。
载沣执政后,重用宗室少壮派,军务交给弟弟载涛和宗室贝勒毓朗办理,这就与陆军部尚书铁良产生了矛盾。据闻,铁良曾密劝隆裕太后训政,以排挤载沣的势力,更增载沣恶感。不久,载沣开除铁良的陆军部尚书职务,贬往南京任江宁将军。铁良的亲信凤山也被外放任广州将军,北洋六镇先后全部改归陆军部直辖。之后,由载涛、毓朗倚重良弼为智囊,主持军务决策,陆军部尚书荫昌则负责处理日常军务,这一格局持续到武昌起义爆发为止。
在局势基本稳定后,载沣等开始着手对北洋新军进行去袁化改造。这一进程基本上由良弼主持筹划,其要点有二:一是对袁系干部进行分化,将拥袁态度明确的将领进行调离或撤职,对态度较为和缓的予以笼络与留用;二是选取留日士官生背景的将领调入北洋新军,充实到关键位置上。
北洋六镇各统制官中,拥袁最力的当属第六镇统制赵国贤。赵国贤是袁世凯的同乡,曾是袁早年的随从,一直受袁的提携,极其忠心。赵国贤此前曾补授了潮州镇总兵实缺,但袁世凯以北洋军务重要为由,奏请将赵仍留直隶带兵。载沣处置袁世凯之前,曾征求了各镇统制意见,赵的反对态度最为激烈。因此在袁世凯开缺回籍后不久,载沣就解除了赵的统制职务,将其赶去广东赴潮州镇总兵之任。第六镇是由袁世凯起家的新建陆军延续下来的旧部,受袁的影响最深,为安抚軍心,载沣任命袁的亲信段祺瑞继任统制。袁世凯赖以控制北洋军的几个最重要的助手,除王英楷、刘永庆已死外,王士珍、冯国璋的态度较为平和,对清廷表示了忠心,受到朝廷的笼络。唯独段祺瑞素来自有主张,在北洋军中威望很高,与袁的关系最近。慈禧死后,段曾派兵前往保护袁,之后对撤袁亦有微词,对朝廷而言终究是个隐患。1910年,载沣以明升暗降的手段,任命段祺瑞为江北提督,去苏北上任。
到宣统年间,回国的留日士官生较前几年又有增加,良弼大加笼络,以为中枢所用。北洋之外的各省由于近代军事人才稀缺,对归来的士官学生特别重视,常常一开始就给予管带、标统等高级职位,升迁也较快。而袁世凯对留洋学生的思想倾向一直抱有怀疑态度,兼之手下的军事教育已成气候,梯次分明,人才也较多,因此对回国的留日士官生限制使用,很少给予实权,只让他们干教育、参谋方面的差事。因此在袁主政时,北洋新军中的留日生势力不大,且处于被排挤的地位。到宣统年间,情况就不同了,在良弼的居中运作下,载沣陆续任命了一批南洋出身的留日士官生到北洋新军担任了协统以上的高级主管职务。
留日学生或多或少地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如吴禄贞(第六镇统制)、蓝天蔚(第二混成协统领)等受同盟会革命思想影响较深,张绍曾(第二十镇统制)则对立宪主张较为推崇。曾有人向良弼提醒过注意吴禄贞等人的思想倾向,良弼与吴等交情颇深,也并非全无所知,但一来去袁化的步骤时不我待,一时也无其它合适之选;二来良弼自信凭借私交与权术,加上朝廷的号令与权威,一切尚在可控之中,因此并未采取什么措施。
以上进入北洋新军任职的士官生,除张绍曾原先出自北洋,关系尚能理顺外,其余人等的处境则非常困难,几乎受到了军中上下的一致仇视。以吴禄贞为例,此前在东北处理延吉边务,在国内负有盛名,任第六镇统制之初也曾雷厉风行,撤去了亲袁的协统周符麟等人,但仍感到一筹莫展,仅有参谋何遂等少数亲信可以谋事,其余协统、标统以下各级官弁均系袁世凯旧人,对吴阳奉阴违。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惊慌失措,再度请袁世凯出山,载沣被迫交出了权柄,跋扈一时的载涛、毓朗也辞去了职务。吴禄贞因密谋发动革命,被其担任卫队的马队管带刺杀。张绍曾、蓝天蔚均经清廷一纸命令而交出了军权。北洋新军轻而易举地被袁世凯再度完全控制,成为袁手中最大的本钱与工具。到1912年1月下旬,清廷主战最力的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同时北洋军将领以段祺瑞领衔实行逼宫,通电支持共和政体,直接导致了清朝的垮台。
结语
自太平天国之役后,清朝中央的权威削弱,地方督抚的权力增大,中央在财政、政务、练兵等事务中越来越依赖于地方,呈现内轻外重的局势。甲午战争后,荣禄设立武卫军,期冀通过整顿军事,重新将军权收归中央,但因庚子事变而被迫中止。清末的军事改革旨在进行军事近代化的转型,参照德国、日本等国的模板进行,设想一方面通过改革体制、教育、后勤等系统,实现军队从旧到新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收兵权于中央。清末的军事改革在前一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后一方面却出现与初衷渐行渐远的局面。这不单是军事本身的问题,而是历史情势和各方政治博弈的结果,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值得深思。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