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的“小不点儿”句子

2017-03-25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短句抒情宁静

聪明猴:

作文里的短句,又称“小不点儿”句子。它活泼可爱,虽然很短,但是极为精致或深刻;它神出鬼没,充满变化,从不会固定出现在作文的某一个位置;它还身兼数职,可以胜任写景、议论、抒情等各个任务的需要,简直可以称作是“万能”的“小不点儿”!

“小不点儿”的自述

“我很小,但我很温柔。”

小,是针对句子的长度而言的,那么,“小不点儿”句子究竟有多小呢?哈哈,说来会吓你一跳。最小可以是一个字,最长也就两行不到,怎么样?是够“小”的吧?

”我很巧,但我也很美。”

巧,是针对句子精彩度而言的,这里的“精彩”主要集中在“言辭优美”“句意深刻”这两个方面。越是短句,就越是要将最佳的笔力充分展现,因为此时读者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里,可以说是“一览无余”,所以,不可有明显的瑕疵(cT),更不能有“败笔”出现。

坏境描写显奇功

在文头、文末甚至是文中的环境描写中,“小不点儿”首当其冲,扮演了“四两拨千斤”的角色,为交代事件发生场所、渲染氛围,甚至是烘托人物心理等,贡献不小呢!

例1夜,月亮都显得极为慵懒。

例2秋惊了微雨,红叶落。

墙角的蜗牛缓缓地爬着,很慢,仿佛时间。秒表转了一圈又一圈,我就静静地坐着,看那只蜗牛,寂寥(liao)地前行。

分析:事件的进入,少不了环境描写,这样才能让读者最快“进人”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上两条短句的出现,就明确地告诉读者:事件是发生在“夜晚”和“秋天”这两个时间,读来一目了然。之后,情节的推进或许都是因为有了环境描写的支撑,才更能使读者认同,直到产生情感、志趣的共鸣。“地点”的介绍也同样可以让“小不点儿”来完成。

例3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将这迷人的金黄飘过乡间的田野,刹那间,融入这清新的空气之中,让人无限的喜悦。

乡下老屋后的小河旁,一切都是那么宁静。

午后,父亲饶有兴致地走过来,提出与我一起去钓鱼,我想都没想,就爽快地答应了。

分析:划线句子既交代了活动地点,还写出了河畔的宁静与美好。

抒情议论点中心、

在紧紧扣准“作文中心”的前提下,“小不点儿”开始“上马扬鞭”,来了个抒情“意味深长”,议论“人木三分”,真是令人拍手叫好,我们快来看看吧。

例1一样的雨,一样的景,一样的人。

例2天空中的雨很快就打湿了我们的衣裳、头发,但我们都舍不得离开,看枫树红了发,梧桐掉了叶,桂树开了花……

秋,这顽皮的女孩。

她咯咯笑着,穿行过街道、城镇、小巷,把颜料肆(si)无忌惮(dan)地洒了出去,世界才有一片五彩……

分析:抒情、议论既是表达中心的需要,更是升华主题的必要。“小不点儿”句子抒情干净利落,议论直接明了,深深叩击着读者的心灵。有时候,将作文的中心词直接用在“小不点儿”句子中,也有“挂牌营业、童叟无欺”的点睛效果。

例3我提起笔,理所当然的认真,当笔尖刷刷滑行在本子上,当白纸已满是黑色的痕迹,我仿佛总会看见那只蜗牛又爬上去了许多。灯光柔柔地寻着远方,那一袭长衫也被雨染成了深黛(dai)色,像蜗牛一样行着。

奋进如水,梨花新。(本文主题为“清淡生活”。)

分析:点题“一针见血”,直扣人心。

猜你喜欢

短句抒情宁静
短句,让表达更丰富
宁静之宅
春 日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双阳』抒情十八大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