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艺术的相伴相随
2017-03-25张敏
张敏
常人以为艺术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其实艺术是和我们相伴相随的,它受我们主导思想的影响,但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生活,相互影响的过程翻来覆去。总之,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它伴随着我们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艺术就其重要的社会功能来说,是要能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生活,娱乐充其量只是它的一个小功能,这样的功能定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期公映的张艺谋的《长城》忽然遭到大众的口诛笔伐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其实张艺谋的风格近十多年来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电影《长城》的手法和题材也沿用了他自2000年以来《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金陵十三钗》等一贯的风格。这个时期的电影总体上的特征都是内容较为空洞,内涵缺乏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但画面华美,重视特技和视觉的冲击效果,《长城》也符合这些特征。作为一个商业大片,单从票房收入来看,一周5亿的收入《长城》也还算过的去。这类题材的流行其实是和中国社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了拜金重利的商业时代的时序相吻合的。 过去的二十年,由贫穷到拜金,这也是社会发展要经历的必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 艺术不会独善其身,独自在象牙塔中,社会的滚滚洪流必然裹挟着所有的行业泥沙俱下,这就有了张艺谋电影题材和方式的重大转型。就中国社会的组成结构来看,能够欣赏阳春白雪的人群的占比应该是不大的,这和中国的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是相对应的,张导为了迎合大众群落的需求开始使用形式大于内容的的表现手法,并以商业的成功去诠释所谓的成功,从而忽视了艺术在更深层面的社会意义,而这一部分意义也正是大众对于高级艺术工作者的期望。张艺谋没有变,但随着温饱问题的慢慢解决,大众对审美的艺术要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大艺术家”却没有跟上这种变化。
艺术要能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反思,要唤醒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和对人性的演绎。他既是来源于生命和生活,又是高于生活,要去唤醒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其实在上世纪80-90 年代间,张导合作了很多有思想的作家, 他们有莫言、苏童、刘恒和余华等,也创造出了很多很好的作品, 其间充满了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高层次的价值, 并构造了丰富的思想空间和情感世界。而现在,在大众习惯了张导的华美的形式感后忽然感到了对这种形式的厌烦,只能说明大众的审美水平提高了,所以对张导这样有崇高声誉的人却只能去满足人们最低层面的审美需求而感到了深深的失望。
再举书法为例,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江湖书家大行其道,甚至出现“书法第一人”这样的称号,中国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那么这个连中国书圣王羲之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又是誰评定为“第一”的呢?那时各类不合法度的书法盛行,误导了市面上的人们,使得人们渐渐地丧失了对书法美的感知,也似乎书法不需要继承就能自然天成,只要敢于挥毫都是书法家了。近两年以来,书法界也在慢慢地正本清源,回归到书法的本质上来。书法是艺术,不仅仅是用毛笔写字,艺术性的追求是必须的。但由于文字的抽象性和艺术的二次抽象性更增加了审美的难度,汉字书写的普及性和书法造型的艺术性的矛盾又使得人们在书法的艺术和实用上会产生模糊的概念,但这些依然挡不住人们学习书法的热情。现代书法艺术早已脱离了实用的范畴,但喜欢和学习书法的人像雨后春笋般地层出不穷,这也是人们脱离了温饱后的必然的追求。
这两个事例说明,艺术总在不远的前方等着我们,艺术要能够唤醒深层次的生命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在娱乐层面上的,艺术既受到时代主流思想的引导,也能被人的自省精神所牵制。艺术和人生的关系总是这样反反复复,这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形态,所以艺术是和我们相伴相随的。